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遼史探源/二十四史校訂研究叢刊

  • 作者:苗潤博|責編:胡珂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44215
  • 出版日期:2020/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90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元修《遼史》是研治遼代歷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文獻,獨自鑄成了當今學界有關契丹王朝歷史的主體認知框架,形塑了既往研究的主要學術取徑。但是,學界對元修《遼史》的史料來源和編纂過程的探討卻頗為薄弱,這從根本上限制了遼金史研究的深入。
    為了徹底釐清元修《遼史》的史源問題,《〈遼史〉探源》一書採用通論與專論相結合的形式,首先對《遼史》各部分的文本來源做總體性探討,其次分專門章節分別考證《遼史》中元代史官編纂因素較多而前人研究不夠充分的部分,包括《天祚皇帝紀》《營衛志》《兵衛志》《地理志》《禮志》《樂志》《儀衛志》《食貨志》和「西遼事跡」。通過系統地研究元修《遼史》的各部分的文本來源、生成過程、存在問題和史料價值,呈現出《遼史》本身的生命歷程,對元朝史官編纂建構的敘述框架加以離析。
    本書將《遼史》放置在整個中國古代正史文本生成、流變的大背景下,凸顯其所具有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意義,推動正史史源研究走向精耕細作。透過《遼史》這一典型個案,對傳統的史源學研究作方法論層面的反思,探索歷史學視野下文本批判的可能路徑。

作者介紹
苗潤博|責編:胡珂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遼金兩朝的遼史編纂與流傳
  第一節  遼朝歷史撰述的衍變過程與自身特點
  第二節  金修《遼史》考辨
  第三節  元末所據遼金舊史之來歷
第二章  元修《遼史》史源通論
  第一節  紀
  第二節  志
  第三節  表
  第四節  傳
第三章  《天祚皇帝紀》
  第一節  取資《契丹國志》?質疑
  第二節  採摭金朝實錄考實
  第三節  遼《皇朝實錄》所記天祚朝史事?沉
第四章  《營衛志》
  第一節  宮衛門:斡魯朵制度文本來源蠡測
  第二節  行營門:契丹捺?研究基礎文獻重審
  第三節  部族門:《遼史》部族敘述框架的衍生
第五章  《兵衛志》
  第一節  序文剖析
  第二節  兵制門所見南北文獻系統之雜糅
  第三節  巧立名目:卷中、卷下的生成過程
第六章  《地理志》
  第一節  從《遼史》內證看《地理志》主體部分之史源
  第二節  陳大任《遼史》與元人所記遼朝地理知識的文本淵源
  第三節  《地理志》所見元末史官之增纂
第七章  《禮》《樂》《儀衛》三志
  第一節  從遼金舊籍到今本《禮志》
  第二節  樂制延續抑或文本抄襲:遼樂研究基礎再檢討
  第三節  抄撮充湊的另類儀典:《儀衛志》批判
第八章  《食貨志》
  第一節  史源分梳
  第二節  錯謬例析
  第三節  文獻價值
第九章  「西遼事跡」
  第一節  問題緣起:作?史料抑或文本的「西遼事跡」
  第二節  「西遼事跡」的文本結構與敘述邏輯
  第三節  跨越文明邊界的信息流通:西遼史事如何進入元修《遼史》
  餘論:漢字書寫的中亞史——「西遼事跡」文本特質的生成
結語
    一、走出元人的遼史觀
    二、正史的祛魅
    三、史源學研究的舊與新
附錄一:有關《裔夷謀夏錄》諸問題的新考索
附錄二:遼代帝王簡謚?沉——以王士點《禁扁》?中心
附錄三:《?郛》本王易《燕北錄》名實問題發覆
附錄四:《遼史補注》與史注傳統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