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虛實共生(真實創造與傳播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

  • 作者:編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責編:董鄭芳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50195
  • 出版日期:2024/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1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數智時代,新聞與傳播學研究須更好地應和時代的發展。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形式不斷迭變,技術與人類命運的關係愈來愈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與談話中。新聞與傳播學在其學科自主知識體系探索中、在國際傳播能力與國際形象建構的緊迫性中、在平台社會與認同傳播的密切關係中、在通過建構數字基礎設施來凸顯的社會平等中,愈來愈呈現出其持續追問的姿態和傳播思想價值觀之轉向中與個人自我的關係。虛實共生,在分化與分離著人與組織的觀念、行為以及行動的同時,也在統合與凝聚著共同體,這為新聞與傳播學應對時代的需要、以跨學科的姿態介入人之本質乃至生命提供了理據。
    本書共收錄16篇文章,分為學科自主知識體系探索、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平台社會與認同傳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平等、傳播思想與價值觀轉向、生命傳播與虛實共生等部分,旨在從真實、創造與傳播等關鍵詞出發,以跨學科的方式直面個體、組織與社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作者介紹
編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責編:董鄭芳

目錄
學科自主知識體系探索
  第五代整合營銷傳播:拓展領域至利潤、人類和地球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新聞與傳播專業教育改革——基於行動者網路理論視角
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
  跨域主義視域下的數字華流:國際傳播的認識論轉向和實踐創新路徑
  古琴文化對外傳播與中國國家形象建構
  俄羅斯青年群體數字能力分析
平台社會與認同傳播
  移動終端屏幕方向對短視頻分享意願的影響——心流體驗視角
  論平台權力的來源——一種轉向「基礎設施」的媒介政治社會學路徑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平等
  從城鄉到終端:數字基礎設施的適老化改造研究
  演算法規訓與「弱者的武器」:演算法時代人的自主性
  追求平等——對智能傳播時代演算法公共性重構問題的研究
傳播思想與價值觀轉向
  思想的「後手」:重溫西學東漸的啟示
  「無價」之「價」:當代青年攝影師互勉交換的價值評判標準
  媒介使用行為如何影響主觀幸福感?——基於CGSS2021數據的實證分析
生命傳播與虛實共生
  虛實共生中追尋「真實」與「創造」的生命敘事
  天幕媒介:論風險時代的遊牧式生存與部落情感
  「實境元宇宙」世界的建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