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研究

  • 作者:王美月//孫占峰|責編:喬雷
  • 出版社:西南財大
  • ISBN:9787550461406
  • 出版日期:2024/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5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為切入點,基於相關理論和前人研究成果,採用定性與定量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的機理、影響因素、社會網路結構、行為特徵以及社會化交互效果的評價,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引導策略。

作者介紹
王美月//孫占峰|責編:喬雷
    王美月,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管理學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吉林省E類人才,吉林省高校優秀青年科研創新人才。近年來,在《圖書情報工作》《情報資料工作》《情報理論與實踐》《現代情報》《情報科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吉林省高教科研課題重點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博士自主創新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目前主要從事網路用戶信息行為與信息資源管理相關研究工作。

目錄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1.1  新媒體環境下科研服務方式與用戶信息行為的變革
    1.1.2  用戶生成內容成為學術虛擬社區知識創新與發展的重要渠道
    1.1.3  社交網路關係對用戶知識分享與傳播的深刻影響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現狀
    1.3.1  學術虛擬社區研究現狀
    1.3.2  信息交互行為研究現狀
    1.3.3  社會化交互研究現狀
    1.3.4  研究評述
  1.4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術路線與創新點
    1.5.1  研究技術路線
    1.5.2  創新點
2  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
    2.1.1  學術虛擬社區
    2.1.2  社會化交互
    2.1.3  學術虛擬社區社會化交互
  2.2  社會網路理論
  2.3  S-O-R模型
  2.4  遠程交互層次塔模型
  2.5  本章小結
3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的機理分析
  3.1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的動機
    3.1.1  知識動機
    3.1.2  成就動機
    3.1.3  社交動機
    3.1.4  情感動機
    3.1.5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動機模型
  3.2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的要素分析
    3.2.1  社會化交互主體要素
    3.2.2  社會化交互客體要素
    3.2.3  社會化交互環境要素
    3.2.4  社會化交互技術要素
  3.3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網路結構
    3.3.1  社會化交互網路關係的形成
    3.3.2  社會化交互網路的二方關係結構
    3.3.3  社會化交互網路的三方關係結構
    3.3.4  社會化交互的星狀網路拓撲結構
    3.3.5  社會化交互的環狀網路拓撲結構
    3.3.6  社會化交互的網狀網路拓撲結構
  3.4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形成過程
    3.4.1  刺激識別階段
    3.4.2  信息加工階段

    3.4.3  行為反應階段
    3.4.4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形成機制
  3.5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機理模型構建
  3.6  本章小結
4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4.1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影響因素理論模型
  4.2  研究假設
    4.2.1  信息質量、服務質量、系統質量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4.2.2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與社會化交互態度
    4.2.3  網路密度、網路中心性、聯結強度與社會認同感和自我效能感
    4.2.4  社會認同感、自我效能感與社會化交互行為
  4.3  問卷設計與數據收集
    4.3.1  問卷設計
    4.3.2  數據收集
  4.4  數據分析與模型驗證
    4.4.1  描述性統計分析
    4.4.2  信度與效度檢驗
    4.4.3  模型分析與檢驗
  4.5  結果討論與分析
  4.6  本章小結
5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網路結構與行為特徵分析
  5.1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網路結構分析框架
    5.1.1  宏觀層——整體網路
    5.1.2  中觀層——內部子結構網路
    5.1.3  微觀層——個體網路
  5.2  研究設計
    5.2.1  研究樣本選取
    5.2.2  數據採集與處理
  5.3  社會化交互整體網路結構與用戶行為特徵分析
    5.3.1  網路社群圖
    5.3.2  網路基本屬性
    5.3.3  網路的關聯性
    5.3.4  整體網路結構下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特徵
  5.4  社會化交互網路內部子結構與用戶行為特徵分析
    5.4.1  二方關係分析
    5.4.2  三方關係分析
    5.4.3  凝聚子群分析
    5.4.4  核心一邊緣分析
    5.4.5  內部子結構網路下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特徵
  5.5  社會化交互個體網路結構與用戶行為特徵分析
    5.5.1  中心性分析
    5.5.2  結構洞分析
    5.5.3  個體網路結構下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特徵
  5.6  本章小結
6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效果評價
  6.1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效果評價的原則
  6.2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6.2.1  評價指標體系選取
    6.2.2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6.3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的物元模型與可拓評價過程

    6.3.1  經典域、節域與待評價物元
    6.3.2  計算待評價物元的可拓關聯函數
    6.3.3  確定指標權重
    6.3.4  評價等級判定
  6.4  實例分析
    6.4.1  評價對象的選取
    6.4.2  數據收集與物元模型的構建
    6.4.3  物元可拓評價過程
    6.4.4  評價方法的有效性驗證分析
    6.4.5  結果分析與討論
  6.5  本章小結
7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引導策略
  7.1  平台環境層面引導策略
    7.1.1  建立用戶訪問風險管控機制
    7.1.2  開發平台層次化檢索功能
    7.1.3  完善用戶生成內容監管機制
    7.1.4  引導社區用戶線上線下互聯
  7.2  網路結構層面引導策略
    7.2.1  激活核心節點用戶價值
    7.2.2  強化用戶社會網路關係
    7.2.3  拓展網路興趣社群
  7.3  用戶感知-認知層面引導策略
    7.3.1  發揮群體智慧,優化知識獲取
    7.3.2  鼓勵知識創生,加速知識內化
    7.3.3  建立高階思維,實現知識遷移
  7.4  本章小結
8  研究結論與展望
  8.1  研究結論
  8.2  研究局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影響因素調查問卷
  附錄B  部分python代碼
  附錄C  小木蟲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效果調查問卷
  附錄D  研究成果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