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穩固的幸福感(阿德勒談自我超越與人生課題)(精)/心理學大師解讀系列

  • 作者:胡慎之|責編:徐樟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9675088
  • 出版日期:2024/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19
人民幣:RMB 5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蘊含著對世界和自己的看法。態度、動作、表情、野心、習慣,所有行為都圍繞著我們關於生活的某種深信不疑的解釋,在阿德勒看來,這便是一個人對於「生活意義」的理解,也是對自身經歷的詮釋。
    阿德勒認為,與其強調過去的經歷決定了現在的人生,不如說我們的行為與情緒都受到自身目的的影響。我們無法從某種麻煩中走出來,可能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走出來,而是不想走出來。長久地沉浸在失戀的痛苦?,可能是想要獲得關注和憐愛;抱怨自己為家庭或工作犧牲太多的人,可能是因為不這麼做就感受不到自我價值;暴怒可能不是我們真的有那麼憤怒,而是我們無意識中明白這樣的表達方式更能控制對方……阿德勒的「目的論」是一把朝向自己的手術刀,誠實而鋒利,它教我們審視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調整動機以便更好地面對未來。
    而我們在生活中碰到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被歸納於人生的三大課題:工作、交友與戀愛。我們在其中遇到的一切煩惱,都源於沒有做到課題分離。具體表現為干涉他人的課題,或自己的課題被他人干涉;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情感,什麼是無須負責的他人情感。而當我們背負著別人的事情,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時,「認可欲求」就讓我們不再自由了。
    人際關係可以是一切煩惱的源頭,也可以成為一切滋養的所在。本書從「目的論」出發,依次拆解了自卑與補償、生活風格、社會興趣、創造性自我、課題分離等阿德勒心理學中的核心觀點。作者從自身的經驗與理解出發,探討了我們應該如何放棄全能幻想,學會做一個普通人;作為人格核心的四種生活風格是如何形成和影響我們的;如何建立滋養型而非消耗型的人際關係,等等。
    我們對人生課題所做出的反應,體現出我們對生活意義的深層感受。理解這種意義是如何形成的,找到糾正錯誤意義的方式,或許,便能向穩固的幸福感邁進一步。

作者介紹
胡慎之|責編:徐樟
    胡慎之,資深關係心理學家,研究領域包括婚姻關係、親子關係等;曾任中央電視台《心理訪談》特邀嘉賓、湖南衛視《變形計》特邀心理顧問、《家庭教育指導師》教材副主編。     資深心理咨詢師,從事心理咨詢行業長達10余年。廣州向日葵心理咨詢中心創辦人,兼任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未成年人網路工作組主任。     另外,他還是一名作家,著有《變形計——十天變成一個好孩子》《別對我說謊——微表情讀心術》《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等等,同時也是《婚姻與家庭》《羊城晚報》《新快報》《信息時報》等多家雜誌報社特約撰稿人。

目錄
導言  世界沒有那麼糟糕,美好是一種選擇
第一章  目的論
  我們的行為和情緒,都隱含著目的
  痛苦源於目的不明確
  自主選擇是一種能力
第二章  自卑與補償
  自卑感的產生
  自卑情結的運作
  解決自卑感的方式
第三章  追求優越
  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追求優越
  優越感的滿足
  需要被警惕的四種優越感
第四章  生活風格
  生活風格是人格的核心
  生活風格的形成與特性
  影響生活風格發展的因素
  如何看待你的生活風格
第五章  社會興趣
  社會興趣是人類的本性
  什麼樣的人會缺乏社會興趣
  人生三大問題
  如何發展社會興趣
第六章  創造性自我
  「我命由我不由天」
  部分地決定自己的人格
  創造性自我的表現
第七章  滋養型的人際關係
  人的一切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
  只有課題分離,才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人際關係的起點是「課題分離」,終點是「共同體感覺」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