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醫農業理論與技術體系初探

  • 作者:編者:咸陽秦原中醫農業研究院|責編:閆慶健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技
  • ISBN:9787511667243
  • 出版日期:2024/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7
人民幣:RMB 5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醫農業是我國傳統中醫理論及中醫藥產品在農業的應用,是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為了配合咸陽中醫農業科技發展,在咸陽市科技局指導下,由咸陽秦原中醫農業研究院負責組織,編寫了這本《中醫農業理論與技術體系初探》。全書彙集了目前國內外中醫農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最新成果,首次從概念、特點、理念追溯、基本觀念、原則、技術體系、生態循環模式、產業發展等方面,回答了什麼是中醫農業、發展中醫農業的意義、中醫農業的技術體系、相關研究與應用經驗、如何發展中醫農業等問題,意在拋磚引玉,期望可為今後全面推進中醫農業發展提供基礎與借鑒。

作者介紹
編者:咸陽秦原中醫農業研究院|責編:閆慶健

目錄
第一章  中醫農業概論
  第一節  農業及中醫農業的概念
    一、農業及大農業的概念
    二、中醫及中醫農業的概念
  第二節  中國農耕文化與中醫農業
    一、中國農耕文明與華夏文明
    二、農耕文明與中華哲學
    三、中國農耕文化與中醫
    四、中醫農業對農耕文化的影響
  第三節  中醫農業的提出與目的意義
    一、中醫農業的提出背景
    二、中醫農業的提出與發展現狀
    三、中醫農業的目的
    四、中醫農業的意義
  第四節  中醫農業的基本特點
    一、系統性
    二、綜合性
    三、安全性
    四、根本性
  第五節  中醫農業的興起
    一、中醫藥農業產品團體標準發布
    二、中醫農業科學研究深入開展
    三、中醫農業投入品研發生產成效顯著
    四、中醫農業技術應用不斷普及
    五、中醫農業產品初見成果
    六、中醫農業人才培養有序進行
    七、中醫農業助力鄉村發展
    八、中醫農業產生深遠的國際影響
第二章  中國古籍中的中醫農業思想追溯
  第一節  春秋戰國時期
    一、《管子》
    二、《孟子》
    三、《后稷農書》
    四、《呂氏春秋》
  第二節  兩漢時期
    一、《淮南子》
    二、《汜勝之書》
    三、《神農本草經》
    四、《夏小正》
    五、《四民月令》
  第三節  魏唐時期
    一、《齊民要術》
    二、《千金翼方》
    三、《四時纂要》
    四、《司牧安驥集》
    五、《外台秘要方》
  第四節  宋元時期
    一、《陳寡農書》
    二、《農桑輯要》
    三、《王禎農書》

    四、《田家五行》
  第五節  明清時期
    一、《農政全書》
    二、《農說》
    三、《知本提綱》
第三章  中醫農業的基本理念
  第一節  生命至重的「三本」觀
    一、以人為本
    二、以農為本
    三、以食為本
  第二節  順天應時的天人相應觀
  第三節  對立統一的陰陽平衡觀
  第四節  生剋制化的五行系統觀
第四章  中醫農業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扶正祛邪,強基健體
    一、扶助正氣,改善農作物的基礎營養與生存環境
    二、祛除邪氣,殺滅病蟲草害
  第二節  三因制宜,靈活施策
    一、因時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物制宜
  第三節  標本兼治,預防為主
    一、把握輕重緩急——標本緩急論
    二、堅持預防為主——上醫治未病
  第四節  培育良種,抓住根本
    一、培育良種
    二、抓住根本
  第五節  萬物皆葯,為農所用
    一、萬物皆葯,各有其性
    二、應用中藥,種植中藥
第五章  中醫農業的技術體系
  第一節  以健康理念為導向的生態農業布局
    一、中醫農業要以健康為導向
    二、農林牧副漁立體布局成就大農業格局
  第二節  以生物多樣性為目標的立體種植體系
    一、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意義
    二、相生相剋原則指導下的立體種植
    三、利用生物多樣性,打造生態特色產業
  第三節  以葯食兩用為主的種養導向體系
    一、目的和意義
    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葯食兩用中藥材
    三、《農政全書》中的救飢食品
    四、部分葯食兩用中藥材介紹
  第四節  以土壤健康及良種培育為基礎的農業基本建設體系
    一、土壤健康存在的問題
    二、土壤健康培育措施
    三、良種培育
  第五節  以中草藥產品為主的農業投入品體系
    一、種植投入品
    二、養殖投入品

  第六節  以預防為主,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動植物疾病
防治體系
    一、預防的思想及方法
    二、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論治體系
第六章  中醫理論的生態循環種養技術模式
  第一節  稻魚共生系統
    一、稻魚共生系統的原理
    二、稻魚共生系統的應用
  第二節  農牧結合的種養循環模式
    一、農牧結合模式的意義
    二、農牧結合種養模式的應用
第七章  中醫農業在種植業中的研究與實踐
  第一節  間作套種
    一、間作套種在糧食作物種植中的應用
    二、間作套種在蔬菜、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中的應用
    三、間作套種在中藥材種植中的應用
  第二節  土壤修復及土壤與植物營養平衡調控
    一、道法自然的土壤修復技術
    二、生物與土壤平衡調控——有機肥料
    三、植物營養調控——中草藥葉面肥
  第三節  病蟲害防治
    一、抑菌劑和抗病毒劑
    二、殺蟲劑
    三、免疫誘抗劑
  第四節  除草
  第五節  農產品抗菌保鮮
  第六節  增產提質
第八章  中醫農業在養殖業中的研究與實踐
  第一節  增強免疫
    一、中藥復方免疫增強劑
    二、單一免疫增強劑
  第二節  激素樣作用
    一、中藥的生殖激素樣作用
    二、中藥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第三節  抗應激及催乳
    一、抗應激劑
    二、催乳劑
  第四節  抑菌、抗病毒及驅蟲
    一、中藥抑菌劑
    二、中藥抗病毒劑
    三、中藥驅蟲劑
  第五節  增食慾、促生長和催肥
  第六節  飼料保藏和畜產品品質增進
  第七節  肉類抗菌保鮮
第九章  中醫農業發展策略及產業鏈構建
  第一節  中醫農業的發展策略
    一、中醫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二、中醫農業的發展策略
  第二節  以中醫農業打造高效生態農業產業鏈
    一、中醫農業產業模式探索

    二、其他中醫農業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典型案例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