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兒童文化新論/兒童學與教育學叢書

  • 作者:彭丹|責編:吳曼麗|總主編:劉曉東
  • 出版社:南京師大
  • ISBN:9787565156571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32
人民幣:RMB 4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追溯文化研究中兒童文化觀的演變開始,分析兒童文化觀的形成和轉變。在認識論層面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本體論層面論述兒童文化。圍繞西方理性主義的反思歷程,從反啟蒙思想家和浪漫派哲人的思想著手,論述兒童和成人都是文化的創造者、文化是內在天性的外化以及兒童是天性的顯現者等。並且援引中國古代思想家的觀點,形成中西對話的思想圖景。最後,探討兒童文化在教育中的應有位置,提出兒童文化是教育的本位原則,是兒童文化生長的樂園。

作者介紹
彭丹|責編:吳曼麗|總主編:劉曉東
    彭丹,教育學博士,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童年哲學和兒童教育哲學。近年來在《學前教育研究》《教育學報》《全球教育展望》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

目錄
總序
序言
緒論
    一、兒童文化研究的兩條路徑:為兒童的文化與兒童的文化
    (一)兒童文化研究領域的劃分
    (二)「為兒童的文化」研究
    (三)「兒童的文化」研究
    (四)構建不斷完善的兒童文化研究領域
    二、核心概念界定:什麼是兒童文化
    (一)概念說明
    (二)概念釐清
    三、本書結構說明
第一章 兒童文化的發現
  第一節 早期文化研究傳統與缺席的兒童
    一、兒童是原始人
    二、兒童是發展中的成人
    三、兒童是非正式社會成員
    四、兒童是不受重視的破壞者
  第二節 兒童文化的邊緣化
    一、兒童文化是低等的成人文化
    二、兒童文化是成人教養的結果
    三、兒童文化是社會化的產物
    四、兒童主動地吸收成人文化
  第三節 成人中心主義文化觀:發展範式的建構
    一、兒童發展類比人類進化
    二、向成人遞進的線性發展階段
    三、面臨危機的發展範式
  第四節 兒童文化的登場
    一、轉向兒童中心的研究
    二、兒童是文化建構者和社會行動者
    三、兒童創造自己的文化
第二章 尋找文化的真義:人人都是文化創造者
  第一節 文化不是理性的專屬
    一、「文化」概念溯源:以理性為前提
    二、思想傳統形成:以理性為文化中心
    三、文化中心消解:反思理性
  第二節 文化是天性的外化一、文化是人的創造性的實現
    二、文化是「自然化的文化」
    三、內在本性表達為多樣的文化
  第三節 文化是本心的擴充
    一、本心與文化的本末關係
    二、本心與文化的融合:良知之外別無知矣
    三、走向平民的文化: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第三章 兒童具有文化:天性的顯現
  第一節 在原始生活徜徉:兒童是自然人
    一、維柯:兒童擁有詩性智慧
    二、盧梭:兒童具有內在自然
    三、哈曼:兒童是完整的上帝之子
    四、赫爾德:兒童具備悟性的胚芽
  第二節 在黃金時代棲居:「兒童」即原我(Ur-ich)

    一、耶拿派尋覓的最高本原:存在之原我
    二、兒童是原我的本真顯現
  第三節 在返鄉的河流漫遊:兒童即存在
    一、荷爾德林詩文中的「兒童」及其互文性概念
    二、海德格爾的闡釋與豐富
  第四節 在心靈的原點呼喚:兒童具有赤子之心
    一、孔子:仁是道,亦是心
    二、孟子:以「心」開「仁」?三、明道:萬物皆具天理
    四、象山:斯人千古不磨心
    五、陽明: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
    六、近溪:赤子之心,渾然天理
    七、卓吾:童心是最初一念之本心
第四章 兒童教育的轉向:從成人文化到更豐富的兒童文化
  第一節 歷史溯源:兒童文化生長的兩種教育設想
    一、聽從成人文化:教育迫使兒童走向遙遠未來
    二、跟隨兒童文化:教育重視兒童現在的生活
  第二節 現實反思:成人文化主位教育的困境
    一、教育時空:成人制度的剛性設計
    二、教育關係:缺失平等的文化交流
    三、課程內容:忽視兒童的大綱
  第三節 應然路徑:教育走向生長著的兒童文化
    一、教育並非讓兒童停留在童年
    二、教育的目的是復歸「第二個更高的童年」
第五章 教育生活的構建:讓兒童文化自然地生長
  第一節 教育生活:兒童和成人的文化對話
    一、教育生活:兒童和成人的共在
    二、對話的達成:兒童文化和成人文化的互補
  第二節 成人支持:兒童文化構成教育文化
    一、尊重:兒童表達文化的權利
    二、傾聽:基於兒童視角的文化理解
    三、順應:兒童創造文化的獨特方式
  第三節 兒童參與:兒童文化融入教育生活
    一、兒童參與模型的發展:逐漸聚焦學校生活
    二、英國的政策經驗:推進兒童參與學校生活
    三、幼兒參與:幼兒園教育生活實踐的探索
結語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