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諾貝爾科學獎成果的方法論研究

  • 作者:曹偉|責編:鄒聰//程鳳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422002
  • 出版日期:201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9
人民幣:RMB 9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從方法論視角對百余年來的諾貝爾科學獎成果進行系統分析,涉及科學研究的各個環節,如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科研選題的類型和特點、獲獎成果研發成功的模式類型、獲獎的重大科學理論建立的具體原則和具體方法、諾貝爾獎得主科研創新的特點和規律等。本書還揭示了諾貝爾獎得主取得重大科研成就的方法論原因,是科學技術史研究的一個新方法和新領域。
    本書對大學生、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和借鑒價值,也適合對科學技術感興趣的一般公眾閱讀。

作者介紹
曹偉|責編:鄒聰//程鳳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科研選題
  第一節  諾貝爾獎得主選題的類型及特點分析
    一、接續推進型
    二、熱點追蹤型
    三、導師指定型
    四、標新立異型
    五、否定謬誤型
    六、資料啟髮型
    七、合作參與型
  第二節  諾貝爾獎得主科研選題的基本原則
    一、需要性原則
    二、科學性原則
    三、創新性原則
    四、前沿性原則
    五、價值性原則
    六、可行性原則
  第三節  科學研究的類型與選題
    一、基礎研究的選題原則
    二、應用研究的選題原則
    三、開發研究的選題原則
  第四節  科技發展的周期與選題
    一、科技發展的周期
    二、科技發展周期對選題的影響
  第五節  社會因素對選題的影響
    一、國際因素
    二、國家因素
    三、單位(科研機構)因素
第三章  觀察(實驗)方法
  第一節  諾貝爾獎觀察成果的成功模式
    一、偶然機遇模式
    二、驗證(否證)假說模式
    三、假說預測模式
    四、創新設計模式
    五、差異對比模式
  第二節  觀察方法的基本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二、全面性原則
    三、典型性原則
    四、靈活性原則
    五、重複性原則
  第三節  電腦輔助觀察方法
    一、電腦輔助觀察方法的客觀性問題
    二、電腦輔助觀察方法中觀察與理論的關係
  第四節  「觀察滲透理論」與觀察的客觀性
    一、科技史案例的啟示
    二、認識論角度的分析
    三、方法論層面的思考
第四章  諾貝爾獎成果研發成功的模式

  第一節  理論創新領域
    一、通過接續研究獲得更深入成果
    二、運用邏輯分析形成重大理論
    三、運用非邏輯思維取得重要理論
    四、建立唯象理論提出重要成果
    五、運用哲學思維建立重大理論
  第二節  科學發現領域
    一、利用簡單設備獨特思路成功
    二、分析常見現象發現深刻規律
    三、借助理論指導成就重大發現
    四、深人分析數據差值獲得成果
    五、自製獨特儀器實現創新實驗
    六、通過敏銳思維抓住理論矛盾
  第三節  技術發明領域
    一、科學發現導致重要直接應用
    二、全新發明實現過去技術設想
    三、運用獨特設計思路開發技術
    四、依據理論成果研發重大發明
    五、改進已有技術形成重大創新
    六、應用已有設計攻克技術難關
第五章  具有方法論意義的新型科學方法
  第一節  基礎研究領域
    一、重整化方法
    二、唯象方程法
  第二節  技術(實驗)領域
    一、兩側相干趨穩法
    二、雙程序差值比較法
    三、判決性實驗方法
第六章  科學理論中的方法論問題
  第一節  諾貝爾獎得主構建理論的原則
    一、公理化原則
    二、解釋性原則
    三、預言性原則
    四、自洽性原則
    五、定量性原則
    六、層次性原則
  第二節  諾貝爾獎得主構建理論的方法
    一、公理化方法
    二、補充深化法
    三、經驗建構法
    四、優選比較法
    五、移植借鑒法
    六、唯象描述法
  第三節  自然界的層次性與理論的發展
    一、自然界的層次性和理論相對性
    二、科學理論的層次性
  第四節  理論與科學語境的缺失和進化
    一、科學語境缺失及其哲學解讀
    二、准科學語境和非科學語境
    三、科學語境的進化及其方式

第七章  諾貝爾獎得主科技創新的特點
  第一節  科研創新的內涵
    一、科學創新的本質
    二、技術創新的特徵
  第二節  諾貝爾獎得主科研創新的特點
    一、興趣濃烈、好奇心強
    二、深入前沿、選題新穎
    三、不懼權威、大膽創新
    四、思路獨特、注重分析
    五、重視應用、關注推廣
    六、多產高產、研究不輟
  第三節  諾貝爾獎得主的創新思維方法
    一、諾貝爾獎得主創新思維的特點
    二、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啟示
  第四節  社會因素對科研創新的影響
    一、諾貝爾獎評選規則
    二、科研課題申報
    三、科研成果評價
    四、科學道德修養
    五、政府干預
    六、科研競爭
    七、成果轉化
    八、人才管理
    九、科研國際化
    十、就業因素
    十一、獲獎者分佈規律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