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當代台灣人文學術九講(1950-2010)

  • 作者:王東//胡逢祥|責編:賈忠賢//曹迪輝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86989
  • 出版日期:2024/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14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1950—2010年台灣人文學術的發源與演變,不僅有其內在的邏輯與軌轍,其問題意識、現實關懷、理論方法以及研究路徑等,也受到不同時期政治形勢、社會轉型、文化思潮、國際學術研究風氣以及人事興替等因素的深刻影響。
    本書以台灣重大社會文化思潮的起伏以及政治情境的變遷為線索,分析各家各派的學術旨趣及思想意涵。將「二戰」後台灣的政治、思想與學術團成一體,既同條共貫,又線索分明。

作者介紹
王東//胡逢祥|責編:賈忠賢//曹迪輝

目錄
前言
第一講  「去日本化」與「再中國化」:戰後初期台灣社會文化的重建
  一、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漸進同化」政策和「皇民化」制度
  二、國民政府的文化重建戰略與「國語運動」
  三、回歸中華文化的總體戰略及其實踐路徑
第二講  文化保守主義和激進主義的對壘:兩種思潮碰撞下人文學術的走向
  一、民族本位文化思潮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二、自由主義思潮與中西文化論戰
  三、兩種文化理念對峙下的學術走向
第三講  科學實證思潮與台灣人文學術的展開
  一、史語所遷台與台灣人文學術的奠基
  二、實證史風的盛行及其實績
  三、民族學研究的蔚興
第四講  新儒學思潮的振起及其流播
  一、新儒學思潮的興起
  二、新儒學影響的擴大
  三、新儒學在台灣的發展
  四、1980年代后新儒學的再開展
第五講  科際整合思潮與史學的社會科學化
  一、人文學術研究風氣的丕變
  二、「科際整合」的倡導者——殷海光
  三、史學社會科學化潮流的湧起
  四、社會科學理論與台灣史學發展
  五、社會科學方法與台灣的歷史學
第六講  從「西望」到「回歸」:1970年代的思想轉型與人文嬗變
  一、「核心—邊陲」結構下的思想文化困局
  二、「核心—邊陲」結構的鬆動與「邊陲」的文化省思
  三、思想轉型與文學流變
第七講  「回歸」大潮下的學術轉向:人文社會科學的「中國化」運動
  一、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的早期發展
  二、人文社會科學「中國化」運動的展開
  三、從方法論的反思向研究典範的轉移
  四、從「中國化」到「本土化」
第八講  狂飆突進的「本土化」思潮:興起、流布及其影響
  一、「本土」「本土化」與國民黨的「本土化」改革
  二、「黨外」的崛起與「本土」話語的建構
  三、「中國結」與「台灣結」:「台灣意識」論的浮現
  四、從「台灣文學」論到「台灣史」論:「本土化」推進的兩翼
  五、從「台灣主體性」「命運共同體」到「生命共同體」:文化民族主義的突進
  六、「本土化」之後:台灣社會的種種迷思
第九講  「本土化」思潮籠罩下的台灣史書寫:話語、史觀及其「建制化」
  一、戰後台灣史研究的展開
  二、彰顯「主體性」的台灣史書寫及其話語建構
  三、多元史觀的建構
  四、歷史教育的「本土化」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