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1368--歷史岔道口的抉擇與國運盛衰

  • 作者:姚建光|責編:滄桑
  • 出版社:九州
  • ISBN:9787522517032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7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東北亞置於人類同時期歷史演進的總體格局中,視明朝為東西方先進與落後換位的起點和東北亞歷史發展的拐點,決定了明季以還古代東北亞盛衰命運的看法,是東洋史研究觀的一種新陳代謝,這種更新歷史認識的精神應予肯定。此外,下述方面也體現了他的個人思考和觀點,值得品讀玩味:孔儒哲學思想的柔性和大地主極權專制的剛性緊密結合,共同作用於文明傳承與嬗變的社會生態和致成痼疾;東北亞農耕社會的內部構造及其各要件、各層級相互作用的機理和過程;經濟、思想、政治、知識四大壟斷協同發力的皇權下位體制和運作機制;東北亞的古代社會生態與科學技術發展的畸形關係與後果;東北亞農耕社會商業生態和經商文化的形成、維繫機制和負效應;明朝後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為東北亞向工商業社會轉型所做的準備以及高於英國工業革命前夕總體水平的進度和程度;東北亞傳統海洋觀形成、承襲的自然和認知源流與後效;鄭芝龍海商集團對國家執掌海權的歷史功績和意義,等等。

作者介紹
姚建光|責編:滄桑
    姚建光,四川廣元人,文學學士、語言學碩士、歷史學博士。現駐足於學,側重於史。曾為衣食而遍步五洲,未料成桃李四海之景。今書數年之思而成一著,以饗同好。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縱橫歷史視界
    第一節  表象之下的本質
    第二節  人類歷史進程經歷了三級跳
    第三節  東看西說各不同
  第二章  中國農耕文化的地理與氣候基礎
    第一節  中國的先天地理氣候優勢
    第二節  歐洲不具有中國這樣的先天優勢
  第三章  中國農耕文化的思想基礎
    第一節  哲學源流
    第二節  流弊剖析
  第四章  中國農耕文化的自我中心觀和優越感
    第一節  中國中心觀和優勢感的形成
    第二節  中國中心觀和優越感的歷史慣性效應
  第五章  中國農耕文化的社會層級結構
    第一節  中國農耕文化社會的政治構造
    第二節  中國農耕社會的多重拱衛
下篇
  第六章  中原王朝轉型的早期面貌
    第一節  唐和五代
    第二節  宋朝
    第三節  元朝
    第四節  解析與評價
  第七章  明朝時期的轉型困厄與進展
    第一節  人地矛盾尖銳化與時代風向新變化
    第二節  明朝建國及東西方解決主要社會矛盾的方法
  第八章  清朝時期的轉型脈絡
    第一節  清王朝面臨的吃飯困局及其應對失措
    第二節  原始而發展遲滯的貨幣金融理論和管理,落後西方一兩個世紀
    第三節  康熙皇帝VS路易十四和彼得大帝
    第四節  乾隆嘉慶父子VS葉卡捷琳娜大帝和亞歷山大一世
    第五節  社會轉型在專制縫隙中艱難前移
  第九章  中國轉型自我突圍的可能性
  第十章  尾聲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