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星龕奕奕翠微邊(洛陽龍門石窟魏唐造像藝術)(精)

  • 作者:編者:黃陽興|責編:張龍|譯者:謝凡雯//劉慧雯//范瑾媛|攝影:張亞光//黃詩金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71774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33
人民幣:RMB 49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龍門石窟位於著名古都洛陽南郊,所處之地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河流淌其間,故又稱「伊闕」。唐代白居易稱:「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佛教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也是中國魏唐時期皇家石窟藝術的最高代表。龍門石窟開鑿始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與全面漢化改革之際,核心部分為魏唐兩代皇室與王公貴族的大規模營建,此後也有零星開鑿。北魏皇室貴族開鑿的古陽洞、賓陽洞彰顯了北魏晚期的中西交流與民族大融合,唐高宗與武則天營造的奉先寺大盧舍那佛則代表了唐代石窟的最高藝術水平。以「龍門二十品」為代表的魏碑以及褚遂良書丹的《伊闕佛龕之碑》均是書法之瑰寶。龍門石窟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古政治、經濟、宗教以及中西交流、文化融合、藝術變遷等諸多領域的歷史發展。

作者介紹
編者:黃陽興|責編:張龍|譯者:謝凡雯//劉慧雯//范瑾媛|攝影:張亞光//黃詩金

目錄
前言
  龍門石窟魏唐造像歷史與藝術流變探微  黃陽興(深圳博物館)
序篇  龍門石窟大事記
第一單元  孝文革新——北魏龍門石窟的開鑿與藝術
第二單元  東都政治——唐皇室與龍門石窟造像的鼎盛
第三單元  文物歸來——海外流失龍門造像的回歸
附錄:龍門石窟流散造像一覽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