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識美十法(精)

  • 作者:曹棟|責編:陳佳//齊立娟
  • 出版社:學苑
  • ISBN:9787507768312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34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該作品是一部非常有現實意義的美學讀物,有助於普通讀者提高識美水平。
    作者擺脫了教科書上那種抽象的美學論述,指導讀者基於自身體驗去發現的,將藝術美和生活美關聯起來去感受美。
    中西方藝術比較研究帶來的開闊的藝術視野、對兒童藝術現象的觀察理解,以及對傳統造型藝術的深入研究是支撐本書的理論基礎。
    本書呈現給大家的沒有晦澀的美學概念,也沒有堆積任何美術史知識,是在用日常的語言來說藝術審美的事,用詩化的意象給大家觀看藝術乃至自然之物以啟發。翻閱本書讀者會感嘆生活中處處都載有美的信息,只是需要識美的人去發現。

作者介紹
曹棟|責編:陳佳//齊立娟
    曹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士、碩士中央美術學院博士,清華大學吳冠藝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山西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美育與美術教學研究工作及創作實踐活動。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現代繪畫比較研究、中國美術傳承與發展的理法研究。著有《繪畫透視學》《孩子的繪畫與心智成長》等,繪畫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和美術館收藏。。

目錄
第一章  氣韻生動之美
  一、尋找一種沉浸於自然之中的感覺
  二、與自然萬物一道起舞
  三、先要激活自身的感受力
  四、被動地感受不如主動地模擬
  五、看氣韻如何在藝術形象中顯現
  六、通過運動的線條辨識美的意蘊
  七、看「離披點畫」皆有意
  八、基於自己的生命體驗去審美
  小結
第二章  身體力勢之美
  一、更深刻的美感源於觸覺
  二、畫畫之前,先感受一下自己的手
  三、看不懂的話就聯想一下身體經驗
  四、在簡單的幾何形中看畫家的立場
  五、在身體姿勢的模仿中讓美感顯現
  六、基於體態推理圖形的意旨
  七、借身體姿勢揭示藝術形象的氣質
  八、看到了畫中的力就看出了畫中的意
  小結
第三章  感應成形之美
  一、「聽見」一條跌宕起伏的線
  二、換個角度讓藝術批評能力邁進一大步
  三、圖形里藏著的音樂你看得見嗎
  四、從有形的畫面延展出無限的想象
  五、辨識出氣味讓畫面的意境陡升
  六、幾何形如何構造出清晨的氣息
  七、豐富的味覺不只來自舌尖也來自眼睛
  八、基於味覺的社會現象批判更觸動人心
  小結
第四章  格物遐想之美
  一、從智者樂水說起
  二、水的情調與自由的遐思
  三、蘊含在平凡中的似水流年
  四、在對水的想象中照見了優美
  五、聽耕牛和大犁車說說土的涵養
  六、看火的精神如此耀眼地顯現
  七、在壯美的意象中探尋凈化心靈的力量
  八、鑠金為器的法度之美
  九、在遐想中探尋秩序美的圖式
  小結
第五章  氤氳成象之美
  一、想象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痛快
  二、藝術的想象源於渴望,忠於心愿
  三、想象是一個既普通又離奇的現象
  四、在想象的世界里,你我就是造物主
  五、看想象和設想相伴而生的美
  六、通過想象來充實關於自我的知識
  七、想象為書,夢為馬,看飛在空中的美
  八、有無限可能性的世界是美的

  小結
第六章  個性顯現之美
  一、看到真正有生命力的東西
  二、透過動物的外形特徵看到自我個性的美
  三、個性美在動作與情態中顯現
  四、動物形象可以用來隱喻人的個性
  五、抽出那條寓意著個性美的線條
  六、屬相和我們的審美有什麼關係
  七、生活于特定文化氛圍中的群體面孔
  小結
第七章  心情愉悅之美
  一、美,起始於一種感同身受的同情
  二、在直面鄙俗中獲得超越的感覺
  三、選個適當的角度看自畫像
  四、照見自我性情本來的模樣
  五、為什麼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六、看得見的東西都是俗的
  七、如何看「天上人」的神情氣宇之美
  八、微笑中顯現神性的光暈
  九、開啟一條超越自然心性之路
  小結
第八章  知天明理之美
  一、大簡至美
  二、中正無邪
  三、圓滿之美
  四、光影隨心
  五、明心見志
  小結
第九章  剎那永恆之美
  一、無法閉合的圓
  二、一剎那的容量有多大
  三、唯有對生命力的渴望可以持久
  四、在寂滅中感傷宇宙?古的蒼茫
  五、在躍動間照見生生不息的美
  六、抓住那條系在傳統造型藝術魂魄上的線
  七、于古拙處舉新生,于平淡處見天真
  八、留一片虛空讓心靈去飛
  小結
第十章  齊物逍遙之美
  一、自然入了心便是從容
  二、心靈任於自然便是逍遙
  三、按照自己的氣質看自然便是審美
  四、看生活世界萬物有情
  五、得萬物之養便可有共生之美
  六、得萬物之意便有了情深意厚
  七、與俗浮沉,便可識人情世事之美
  小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