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隨著網路交易毒品日益頻繁,各類網路涉毒行為也隨之在網路空間滋生,成為晚近毒品違法犯罪的發展動向之一。本書在界清網路涉毒行為的概念、基本類型、外觀特徵及交互特質的基礎上,系統地分析了我國當前關於網路涉毒行為刑法規制的實踐困境及其肇因。關於其中所涉及的法益、主觀故意和罪數等基本理論立場問題及刑法規制網路涉毒行為的基本立場問題,本書進行了清晰而深入地論證,並以此為基點分別對流通類網路涉毒行為、吸食類網路涉毒行為和信息類網路涉毒行為的刑法規制進行梳理。
作者介紹
付禕|責編:蔣橙
付禕,1992年12月生,法學博士,北京物資學院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2011年至2022年就讀於吉林大學法學院,先後獲得祛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2018年3月獲吉林大學法學院資助,赴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法學院短期訪學,研修俄羅斯刑法、俄羅斯民法。2018年9月隨吉林大學研究生院赴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海牙國際法庭、荷蘭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訪問。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美國弗吉尼亞州威廉與瑪麗學院訪學,研修英美刑法學、比較刑法學。曾在《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學術論文。
目錄
導論
一、研究背景
(一)智能互聯時代的網路犯罪危機
(二)「后疫情時代」的毒品犯罪擴張機理
(三)國內外網路涉毒行為的發展態勢
二、研究意義
(一)理論價值
(二)實踐意義
三、研究現狀
四、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二)文獻分析法
(三)歸納演繹法
(四)跨學科研究法
第一章 網路涉毒行為的界定、類型與特徵
第一節 毒品概念與網路涉毒行為的界定
一、毒品概念的流變
(一)毒品概念的歷史起源與現代變遷
(二)網路因素引發的毒品概念再審視
二、網路涉毒行為的界定
(一)涉毒行為界定
(二)網路涉毒行為界定
第二節 網路涉毒行為的類型劃分
一、流通類網路涉毒行為
二、吸食類網路涉毒行為
三、信息類網路涉毒行為
第三節 網路涉毒行為的外觀特徵及交互特質
一、網路涉毒行為的外觀特徵
(一)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基本構造
(二)網路涉毒行為的環扣狀特徵
(三)網路涉毒行為的混雜性特徵
二、網路涉毒行為的交互特質
(一)網路聚合效應放大了毒品犯罪不良影響
(二)網路感染特質增容了涉毒行為參與主體
(三)網路衍生屬性誘發了毒品相關次生犯罪
第二章 網路涉毒行為刑法規制的實踐困境
第一節 流通類網路涉毒行為規制難題
一、利用網路販賣毒品犯罪既遂認定標準模糊
(一)利用網路販賣毒品行為的本質
(二)販賣毒品罪既遂認定標準之爭
二、網路販賣毒品共同犯罪難以證明
(一)網路販毒行為環扣狀特徵對共同犯罪行為認定不利
(二)網路販毒中共同犯罪故意的認定障礙
三、網路販賣、運輸毒品數量認定含混
(一)網路販毒中未查獲或「已銷未交付」的毒品數量難以認定
(二)網路販毒「代理」的販賣數量難以確定
(三)網路販毒與非法持有、窩藏毒品的數量難以甄別
四、「互聯網+寄遞」販運毒品行為認定粗疏
(一)「互聯網+寄遞」販運毒品案件中第三方責任認定複雜
(二)為自吸通過網路跨境購買毒品的定性爭議
第二節 吸食類網路涉毒行為規制之困
一、網路組織吸毒行為的定性論爭
(一)定性為一般違法行為
(二)定性為容留他人吸毒罪
(三)定性為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
二、網路空間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的適用難題
(一)引誘行為與教唆行為不易界分
(二)「他人」的意義指涉爭議
(三)網路空間本罪何時既遂
第三節 信息類網路涉毒行為規制繁難
一、利用網路傳授制毒技術行為定性爭議
(一)在開放空間中發布、傳播制毒技術行為的定性爭議
(二)在固定範圍內傳授、交流制毒技術行為的定性爭議
二、利用網路發布販賣、運輸毒品信息行為的認定問題
第三章 網路涉毒行為刑法規制困境肇因檢視
第一節 網路涉毒行為的法益侵害不明
一、網路空間法益與物理空間法益的關係審視
(一)法益的「網路—物理」空間對應性
(二)法益的「網路—物理」空間依附性
二、網路涉毒行為法益侵害結果的不確定性
第二節 網路因素造成主觀故意證明障礙
一、行為人犯意表露不明顯
二、網路因素對「明知」認定形成遮蔽
三、共同犯罪犯意聯絡鬆散
第三節 網路涉毒行為交織形成犯罪競合
一、網路涉毒行為類型化不足
二、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與毒品犯罪產生競合
第四章 網路涉毒行為刑法規制的理論確證
第一節 網路涉毒行為的法益侵害
一、毒品犯罪的保護法益
(一)國家毒品管理制度說之否定
(二)公民個人健康說之辯駁
(三)公眾健康說之讚同
二、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的保護法益
(一)理論模型的選取:雙層法益理論
(二)阻擋層:網路秩序法益
(三)背後層:具體犯罪的保護法益
三、法益保護視角下網路涉毒行為的刑法規制路徑
第二節 網路涉毒行為人的主觀故意
一、認識要素的判斷內容
二、意志要素的推定限制
三、共同犯罪中的聯絡要素
第三節 網路涉毒案件中的罪數問題
一、罪數問題基本理論的前提交代
(一)罪數形態判斷之基礎原則
(二)罪數判斷標準的選擇
二、網路涉毒行為中罪數形態的認定
(一)罪數形態可能性之探討
(二)牽連犯的成立範圍及處斷原則
(三)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適用中涉及的牽連犯問題
第五章 刑法規制網路涉毒行為的總體思路
第一節 刑法治理毒品犯罪的基本問題
一、我國毒品犯罪治理概況及反思
(一)暫時向緩,吸毒人數可能上升
(二)合成毒品及混吸引發的毒品犯罪趨重
(三)我國毒品犯罪治理效果反思
二、刑法在治理毒品犯罪中的應然定位
(一)警惕刑法泛化的不良影響
(二)毒品犯罪中的秩序法益保護之限度
(三)毒品犯罪嚴打刑事政策的調試
第二節 網路涉毒行為刑法規制的理念明晰
一、罪刑法定原則的堅守
(一)罪刑法定原則的內涵
(二)網路涉毒行為的刑法規制應遵守罪刑法定原則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貫徹
第三節 網路涉毒行為刑法規制的路徑抉擇
一、司法解釋模式之積極倡導
二、刑事立法模式之謹慎選擇
第六章 網路涉毒行為刑法規制的具體展開
第一節 流通類網路涉毒行為的刑法規制
一、網路販毒案件中「交付既遂說」的提倡
(一)「交付既遂說」的合理性分析
(二)交付既遂說的實質:毒品脫離賣家控制
二、網路販賣毒品的共同犯罪認定
(一)網路販賣毒品共同犯罪行為的認定
(二)網路販賣毒品共同犯罪故意的認定
三、網路販運毒品數量的認定
(一)未查獲毒品或「已銷未支付」的毒品數量認定
(二)網路「代理」販賣毒品數量認定
(三)網路販毒與非法持有、窩藏毒品的數量辨明
四、「互聯網+寄遞」販運毒品行為的認定
(一)利用「同城跑腿」服務運輸毒品行為的認定
(二)利用智能快遞櫃接收毒品行為的認定
第二節 吸食類網路涉毒行為的刑法規制
一、網路組織吸毒行為評價不應適用現有罪名
(一)對適用容留他人吸毒罪的駁斥
(二)對適用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的駁斥
二、增設組織吸毒罪的可行性探討
(一)消費側打擊毒品犯罪的科學性參考
(二)罪名的選擇:「聚眾」還是「組織」
(三)組織吸毒罪在網路組織吸毒案件中的具體適用
三、網路空間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的適用
(一)網路空間中教唆和引誘行為界分
(二)網路引誘、教唆吸毒罪的入罪標準
(三)網路空間「情節嚴重」的規範性適用
(四)網路空間本罪既遂和未遂的探討
(五)網路空間本罪的犯罪對象辨明
第三節 信息類網路涉毒行為的刑法規制
一、利用網路傳授制毒技術行為的認定
(一)在開放空間中發布、傳播制毒技術行為的認定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