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刑法學(第7版高等學校法學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張明楷|責編:艾文婷//李闖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 ISBN:9787576404760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748
人民幣:RMB 12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此次修訂除增加了最新的《刑法修正案》的相關內容以及2015年6月以後公布的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外,在犯罪論、法律後果論以及罪刑各論等方面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刪與修改。此外,新版對近幾年來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也展開討論。本書內容專業,結構清晰,通過豐富的資料實證和敏銳的論斷分析,同時為法科學生和實務人士解惑辯難。因而本書不僅適於刑法學課堂教學及自學之用,也適於司法考試及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系統複習和研究之用,還是實務人士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張明楷|責編:艾文婷//李闖
    張明楷,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曾是日本東京大學客員研究員、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客員研究教授、德國波恩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和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刑法格言的展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學(教學參考書)》(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訂版)、《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場》(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2011年第2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構成體系與構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譯《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四百余篇。

目錄
第一章  刑法學的研究對象、意義與方法
  第一節  刑法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意義
  第二節  刑法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刑法的概念、性質與任務
  第一節  刑法的概念
  第二節  刑法的法律性質
  第三節  刑法的任務
第三章  新中國刑法的創製和發展
  第一節  建國之初刑事法制的創製與政策衝動
  第二節  1979年《刑法》的制定和發展
  第三節  刑法的規範性逐步得到尊重
  第四節  如何看待積極主義的刑法立法觀念
第四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罪刑法定原則
  第三節  刑法的平等適用原則
  第四節  罪刑相當原則
第五章  刑法的體系與解釋
  第一節  刑法的體系
  第二節  刑法的解釋
第六章  刑法的效力範圍
  第一節  刑法的空間效力
  第二節  刑法的時間效力
第七章  犯罪概說
  第一節  犯罪的概念與特徵
  第二節  犯罪的分類
第八章  犯罪論體系
  第一節  犯罪論體系概述
  第二節  犯罪論體系的比較
  第三節  本書的犯罪論體系
第九章  構成要件符合性
  第一節  構成要件概述
  第二節  行為主體
  第三節  行為
  第四節  行為對象
  第五節  結果
  第六節  因果關係與結果歸屬
第十章  違法性
  第一節  違法性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違法阻卻事由概述
  第三節  正當防衛
  第四節  緊急避險
  第五節  因法益性的闕如阻卻違法的事由
  第六節  基於法益衡量阻卻違法的事由
第十一章  有責性
  第一節  有責性概述
  第二節  故意
  第三節  過失
  第四節  目的與動機
  第五節  責任能力

  第六節  違法性認識的可能性
  第七節  期待可能性
第十二章  故意犯罪的特殊形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犯罪預備
  第三節  犯罪未遂
  第四節  犯罪中止
第十三章  共同犯罪
  第一節  共同犯罪的基礎理論
  第二節  正犯
  第三節  狹義的共犯
  第四節  共同犯罪的其他問題
  第五節  共犯人的處罰
第十四章  罪數
  第一節  罪數的區分
  第二節  單純的一罪
  第三節  包括的一罪
  第四節  科刑的一罪
  第五節  並罰的數罪
第十五章  刑罰概述
  第一節  刑罰的概念與特徵
  第二節  刑罰的功能
  第三節  刑罰的目的
第十六章  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第一節  我國的刑罰體系和種類
  第二節  主刑
  第三節  附加刑
  第四節  非刑罰的處理方法
第十七章  量刑
  第一節  量刑的概念與基本原則
  第二節  量刑方法
  第三節  量刑情節
  第四節  量刑制度
第十八章  刑罰的執行與消滅
  第一節  刑罰的執行
  第二節  減刑與假釋
  第三節  時效和赦免
第十九章  罪刑各論概說
  第一節  罪刑各論的研究對象與意義
  第二節  刑法分則的體系
  第三節  刑法分則的條文結構
  第四節  刑法分則的注意規定與法律擬制
第二十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一節  危害國家安全罪概述
  第二節  危害政權、分裂國家犯罪
  第三節  叛變、叛逃犯罪
  第四節  間諜、資敵犯罪
第二十一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節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第二節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節  危害交通運輸、公用設施、設備安全的犯罪
  第四節  實施恐怖危險活動的犯罪
  第五節  違反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管理的犯罪
  第六節  造成重大責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二十二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概述
  第二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三節  走私罪
  第四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六節  金融詐騙罪
  第七節  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八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九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二十三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一節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概述
  第二節  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
  第三節  侵犯性的不可侵犯權的犯罪
  第四節  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
  第五節  侵犯名譽、信息的犯罪
  第六節  侵犯民主權利的犯罪
  第七節  妨害婚姻的犯罪
第二十四章  侵犯財產罪
  第一節  侵犯財產罪概述
  第二節  竊取與搶取型財產犯罪
  第三節  詐騙與恐嚇型財產犯罪
  第四節  侵佔與挪用型財產犯罪
  第五節  毀棄與拒付型財產犯罪
第二十五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概述
  第二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三節  妨害司法罪
  第四節  妨害國(邊)境罪
  第五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六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第七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八節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第九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十節  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二十六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一節  危害國防利益罪概述
  第二節  平時危害國防利益的犯罪
  第三節  戰時危害國防利益的犯罪
第二十七章  貪污賄賂罪
  第一節  貪污賄賂罪概述
  第二節  貪污犯罪
  第三節  賄賂犯罪
第二十八章  瀆職罪
  第一節  瀆職罪概述
  第二節  一般瀆職罪

  第三節  司法人員瀆職罪
  第四節  特殊瀆職罪
第二十九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第一節  軍人違反職責罪概述
  第二節  危害作戰利益的犯罪
  第三節  違反部隊管理規定的犯罪
  第四節  危害軍事秘密的犯罪
  第五節  危害部隊物資保障的犯罪
  第六節  侵害部屬、傷病軍人、平民、俘虜利益的犯罪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