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醫文化學(供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等專業用第2版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教材)

  • 作者:編者:張宗明|責編:孔烈//曾純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59788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5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本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第二批規劃教材之一。中醫文化是中醫藥學的根基,也是中醫藥學的靈魂,目前多家中醫藥院校開設了中醫文化學必修或選修課,深受師生歡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了解中醫藥學形成發展的文化基礎,掌握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與思維方式,從而堅定中醫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實現文化自強,為以後的中醫藥學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

作者介紹
編者:張宗明|責編:孔烈//曾純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化
    一、文化的含義
    二、文化的分類
  第二節  中醫文化
    一、中醫文化的含義
    二、中醫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
  第三節  中醫文化學
    一、中醫文化學的研究內容與學科價值
    二、中醫文化學的研究現狀
    三、學習中醫文化學的意義
第二章  古代中醫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
  第一節  易學文化與中醫文化
    一、易學文化概說及其主要內容
    二、易學文化對中醫文化的影響
  第二節  道家文化與中醫文化
    一、道家文化概說及其核心內容
    二、道家文化對中醫文化的影響
  第三節  儒家文化與中醫文化
    一、儒家文化概說及其核心思想
    二、儒家文化對中醫文化的影響
  第四節  佛家文化與中醫文化
    一、佛家文化概說及其核心內容
    二、佛家文化對中醫文化的影響
  第五節  古代科技文化與中醫文化
    一、古代科技文化概說及其主要內容
    二、古代科技文化對中醫文化的影響
  第六節  古代文學藝術與中醫文化
    一、古代文學藝術概說及其主要內容
    二、古代文學藝術中的中醫文化
第三章  近代中西醫文化的交流、交鋒與交融
  第一節  西學東漸與中醫文化思潮
    一、西學東漸
    二、西醫傳入
    三、中醫文化思潮的出現
  第二節  科學主義與中醫存廢之爭
    一、科學主義及其對中國文化思想的影響
    二、中醫存廢之爭
    三、中醫的科學性探索
  第三節  中西醫文化基因的差異與融合
    一、中西醫文化基因
    二、中西醫文化基因的差異
    三、中西醫文化基因的融合
第四章  現代中醫文化的復興
  第一節  醫學生態思想的回歸
    一、現代醫學危機的出現
    二、醫學生態思想的興起
    三、中醫順應了醫學生態思想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化熱的興起
    一、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

    二、20世紀80年代的「文化熱」
    三、21世紀以來的「傳統文化熱
  第三節  中醫文化自信的增強
    一、堅定中醫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
    二、中醫文化自信的來源
    三、提升中醫文化自信的路徑
  第四節  中醫文化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
    一、中醫文化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理由
    二、中醫文化助推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路徑
第五章、中醫精神文化
  第一節、中醫學基本觀念
    一、天人觀
    二、生命觀
    三、疾病觀
    四、治療觀
    五、養生觀
    六、道德觀
  第二節、中醫學思維
    一、象數思維
    二、整體思維
    三、體悟思維
  第三節、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
    一、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的來源
    二、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凝練
    三、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第六章、中醫行為文化
  第一節、醫療行為文化
    一、四、診合參
    二、治療技術
  第二節、著述行為文化
    一、記錄保存
    二、整理傳承
    三、規範醫行
  第三節、教育行為文化
    一、世醫傳承
    二、師徒授受
    三、院校教育
  第四節、醫政制度文化
    一、醫政設置
    二、考核制度
    三、管理法規
  第五節、中醫民俗文化
    一、中醫民俗文化概述
    二、中醫藥行業與民俗
    三、中醫藥衛生保健與民俗
  第六節、中醫養生文化
    一、精神養生
    二、飲食養生
    三、導引養生
    四、藥物養生

第七章、中醫物質文化
  第一節、醫事器具
    一、針砭用具
    二、灸?用具
    三、痧罐用具
    四、炮製用具
    五、診療用具
  第二節、醫藥標識
    一、針灸銅人
    二、串鈴與招幌
    三、葫蘆與青囊
    四、杏林與橘井
  第三節、醫事場所
    一、宮廷醫藥場所
    二、醫館
    三、葯肆與藥局
    四、醫事場所標誌
  第四節、承載文獻
    一、甲骨
    二、縑帛
    三、簡牘
    四、金石
    五、紙張
第八章、中醫文化保護
  第一節、學術流派
    一、學術流派的劃分
    二、學術流派的形成與發展
    三、學術爭鳴促流派紛呈
  第二節、地域中醫
    一、自然地域性中醫流派
    二、人文地域性中醫流派
  第三節、少數民族醫藥
    一、藏醫藥
    二、蒙醫藥
    三、維吾爾醫藥
    四、朝鮮族醫藥
  第四節、中醫藥老字號
    一、歷史與現狀
    二、保護與發展
  第五節、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一、保護現狀
    二、保護意義
    三、保護路徑
第九章、中醫文化傳播
  第一節、中醫文化傳播的簡史與現狀
    一、中醫文化傳播的簡史
    二、中醫文化傳播的現狀
  第二節、中醫文化傳播的路徑
    一、中醫文化的組織傳播
    二、中醫文化的人際傳播

    三、中醫文化的大眾傳播
  第三節、中醫文化傳播內容與方式
    一、中醫文化傳播的內容
    二、中醫文化傳播的方式
  第四節、中醫文化國際傳播
    一、中醫文化國際傳播的傳播背景與定位策略
    二、中醫文化國際傳播的機遇與挑戰
    三、中醫文化傳播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