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山東農村兒童生活變遷(1949-1966)

  • 作者:朱麗麗|責編:陳建萍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62550
  • 出版日期:2024/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2
人民幣:RMB 7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政權進入基層,不僅宣傳兒童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觀念,而且推動執行相關培養措施,進而促使廣大民眾對兒童的認識及實踐發生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曾經長期主導兒童生活的傳統家族本位兒童觀不斷衰退和轉型,國家本位兒童觀迅速提升,個人本位兒童觀在夾縫中成長。作為三種兒童觀的關涉對象,占中國兒童絕大多數的農村兒童,他們的健康、教育、日常生活狀況均開始發生改善,家庭地位及社會地位也開始得到提升。新中國早期成為「幼者本位」被廣泛接受和實踐的起點。

作者介紹
朱麗麗|責編:陳建萍
    朱麗麗,山東東營人,歷史學博士,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教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中共黨史的教學和研究,先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三項。曾在《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歷史教學問題》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中國近代的兒童觀及兒童境況
  第一節  晚清時期國家本位兒童觀的提出及實踐
    一、佔據主導地位的家族本位兒童觀
    二、國家本位兒童觀的成因
    三、國家本位兒童觀的體現
    四、集中於官紳階層的兒童境況之改變
  第二節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個人本位兒童觀的出現及實踐
    一、個人本位兒童觀的成因
    二、個人本位兒童觀的體現
    三、集中於文化圈層的兒童境況之改變
  第三節  國民黨統治區國家本位與個人本位的並行及實踐
    一、國家本位兒童觀回歸的原因
    二、國家本位與兒童本位並行的體現
    三、集中於城市中上層社會的兒童生活境況之改變
  第四節  革命根據地側重國家本位的兒童觀及實踐
    一、側重國家本位兒童觀的體現
    二、農村兒童生活境況的改變
第二章  以愛國衛生運動為契機的兒童衛生與保健
  第一節  推行新法接生減少新生兒破傷風
    一、培訓接生員、改造舊產婆
    二、宣傳新法接生
    三、新法接生的開展效果
  第二節  兒童常見病的預防及治療
    一、逐漸動搖的民間巫術
    二、備受青睞的土醫與土方
    三、救死扶危的現代醫學
  第三節  托兒組織成為新法育兒的最佳實踐場所
    一、成立初衷:保障受托兒童生命安全
    二、勢在必行:將新法育兒引入托兒組織
    三、進行調整:新法育兒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四、新法育兒在民間被廣泛接受
第三章  立足學校主陣地的農村兒童教育
  第一節  山東農村幼兒園的教育之道
    一、擴大招生範圍:從「無人看管者」到「盡收其中」
    二、播撒紅色種子: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及方式
  第二節  農村小學的教育活動變遷
    一、普及小學教育,打破階級與性別
    二、培養以「新式農民」為主的建設者
    三、根據國家需要調整教學內容
第四章  勞動:兒童日常生活變化的重要場域
  第一節  教師生活、學校運轉、國家建設目的共存的集體勞動
    一、為輔助教師生活而勞動
    二、為協助學校運轉而勞動
    三、為支援國家建設而勞動
  第二節  年齡、性別、行第因素交織下的家庭勞動新秩序
    一、貫穿童年的勞動
    二、性別與跨性別勞動並存
    三、年長多勞,分工有序
結語  由童年生活變遷引發的幾點思考

    一、實現兒童崛起的新中國
    二、兒童培養中的「國家與社會」
    三、齊頭並進的「婦女與兒童」
附錄:受訪人員信息一覽表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