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松花江流域鄉村洪災社會脆弱性與韌性時空差異及機制

  • 作者:劉家福//張繼偉//劉春艷//祝悅|責編:楊帥英//謝婉蓉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67370
  • 出版日期:2024/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44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多尺度多源遙感信息,結合野外觀測實驗、理論分析和模型模擬等方法,開展社會脆弱性和韌性機制研究,主要包括脆弱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松花江流域洪澇災害脆弱性評價、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松花江流域洪澇災害韌性評價、流域洪災脆弱性-韌性耦合研究和韌性鄉村建設激勵與途徑研究等。
    本書可供災害學、環境學、地理學等相關學科本科生和碩士研究所參考,也可供相關科研和技術人員查閱。

作者介紹
劉家福//張繼偉//劉春艷//祝悅|責編:楊帥英//謝婉蓉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的科學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現實意義
  1.3  脆弱性與韌性國內外研究進展
    1.3.1  脆弱性研究進展
    1.3.2  韌性研究進展
第2章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處理
  2.1  研究區概況
    2.1.1  自然地理概況
    2.1.2  社會經濟概況
    2.1.3  洪澇災害災情概況
  2.2  數據來源及處理
  2.3  空間數據標準化處理
第3章  指標體系的構建
  3.1  指標體系的選取原則
  3.2  脆弱性評價指標的篩選
  3.3  基於SRP模型的生態脆弱性評價指標體系
    3.3.1  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指標體系
    3.3.2  評價因子釋義及計算方法
  3.4  韌性評價指標的篩選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松花江流域洪澇災害脆弱性評價
  4.1  基於主成分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
  4.2  松花江流域洪災脆弱性結果分析
    4.2.1  時間分佈特徵
    4.2.2  空間分佈特徵
  4.3  松花江流域洪災脆弱性空間格局分析
    4.3.1  空間自相關方法概述
    4.3.2  洪災脆弱性單變數空間自相關分析
    4.3.3  洪災脆弱性雙變數空間自相關分析
  4.4  基於突變理論的松花江流域洪災社會脆弱性分析
    4.4.1  指標體系構建
    4.4.2  評價指標無量綱處理
    4.4.3  突變理論與歸一化公式
    4.4.4  結果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
  5.1  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方法
    5.1.1  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5.1.2  生態脆弱性指數計算方法
    5.1.3  生態脆弱性分級方法
  5.2  基於SRP模型的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時空分析
    5.2.1  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時空分異
    5.2.2  不同尺度下的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
  5.3  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影響因素及恢復與重建
    5.3.1  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性的影響因素
    5.3.2  松花江流域生態脆弱區的恢復與重建

  5.4  驅動力分析及評價
    5.4.1  驅動因子探測
    5.4.2  驅動因子交互作用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松花江流域洪澇災害韌性評價
  6.1  概述
  6.2  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6.2.1  IFAHP確定指標權重
    6.2.2  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
    6.2.3  IFAHP與熵權法集成
  6.3  松花江流域鄉鎮洪澇災害韌性評價結果
    6.3.1  經濟韌性評價結果
    6.3.2  社會韌性評價結果
    6.3.3  環境韌性評價結果
    6.3.4  社區韌性評價結果
    6.3.5  基礎設施韌性評價結果
    6.3.6  組織韌性評價結果
    6.3.7  綜合韌性評價結果
  6.4  松花江流域鄉鎮洪澇災害韌性評價結果分析
    6.4.1  洪澇災害韌性的整體特徵
    6.4.2  洪澇災害韌性的空間特徵
    6.4.3  洪澇災害韌性的影響因素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松花江流域洪災脆弱性-韌性耦合研究
  7.1  概述
  7.2  脆弱性-韌性分析框架
  7.3  脆弱性-韌性相關性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韌性鄉村建設激勵與途徑研究
  8.1  SWOT-AHP分析策略
    8.1.1  SWOT策略
    8.1.2  AHP分析計算
  8.2  韌性提升策略
    8.2.1  提升經濟實力
    8.2.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8.2.3  提升社會韌性
    8.2.4  著重生態保護
    8.2.5  全民防災減災教育
  8.3  松花江流域區域建設意見
    8.3.1  完善洪災預警監測、救援救災系統
    8.3.2  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8.3.3  改善城鄉基礎設施,完善社會結構建設
    8.3.4  提高民眾文化水平,加強社會文化建設
    8.3.5  優化人口結構,降低人口脆弱性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結論與展望
  9.1  結論
  9.2  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