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張存浩傳(科學與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科學文化系列/國家科學思想庫

  • 作者:任連巨|責編:張莉//姚培培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74156
  • 出版日期:2024/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7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記述了著名科學家、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張存浩院士傳奇而感人的經歷。他幼承良好家教,少年時胸懷遠大理想,奔赴重慶、廈門等地刻苦攻讀,后毅然從美國回到祖國投身科技事業。六十余年來一切以國家需要、國防建設為目標,在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火箭推進劑、高能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等方面排除干擾,攻堅克難,堅守初心,勇攀科技高峰:他矢志不渝開展基礎性研究,注意人才培養,一心一意獎掖後學,開創國家科學基金新局面: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耄耋之年繼續投身科研事業。他的故事,不僅對我國科技界具有巨大的鞭策作用,對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青少年也將產生深刻啟迪和深遠影響,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踔厲奮進。
    本書適合青年學子、科技工作者以及對科學家的成長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任連巨|責編:張莉//姚培培
    任連巨,又名任連炬,筆名任世,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人,原無棣縣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無棣縣政協研究室主任,現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協會員、無棣縣作協主席。在國家級、省級文學期刊發表文學作品20余萬字,出版中篇小說集《家鄉的魚鷹》、長篇報告文學《大愛渤海灣》《赤子情懷》《百年風雲》及8冊文史專輯,多部作品獲省市級獎項。

目錄
總序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勵志
  一、名門世家
  二、母親的教育
  三、漫漫求學路
  四、留學美國
  五、「跟著毛主席吃小米,也要回去參加新中國建設」
第二章  無怨無悔的科研人生
  一、初到大連
  二、「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三、婚姻
  四、科研路上無止境
  五、再次轉行,立說立行
  六、01:秘密試驗基地
  七、「敗走麥城」的故事
  八、泥濘中的堅持,嚴冬中的堅守
  九、又一道超級難題:高能化學激光研究
  十、家事國事天下事
  十一、科研、管理一肩挑
  十二、勇於開拓新的邊緣科學
  十三、瞄準前沿
第三章  難忘科學基金十五年
  一、釐清思路,突出創新
  二、彙集智慧,凝聚力量
  三、積極主動,爭取最大支持
  四、豐富和完善科學基金資助格局
  五、大膽探索:「九五」優先資助領域戰略研究
  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培養拔尖人才的孵化器、助推器
  七、推進科學基金國際及地區合作與交流
  八、應運而生的管理科學部
  九、制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個中長期遠景規劃
  十、「海扶刀」誕生記
  十一、「三志」的問世
  十二、都是分內的事,也是「小事」
  十三、讓每一分錢用在刀刃上
  十四、到了基金委,就像到了家
  十五、夯牢基石
  十六、為科學基金保駕護航
  十七、張存泗親歷的一件事
  十八、一個美國科學家眼中的張存浩
  十九、忙著,累著,快樂著
  二十、大家如是說
第四章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一、氣度
  二、嚴謹
  三、謙遜
第五章  大愛無疆
  一、境界

  二、伯樂
  三、人梯
  四、親情
  五、「鑽石」的蘊涵
  六、鄉情
  七、灑向人間都是愛
第六章  追尋那一束光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張存浩年譜
  附錄二  張存浩主要著述目錄
  附錄三  張存浩(個人或研究團隊)獲獎名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