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The Science of Why」系列是傑·英格拉姆博士最具代表性的科普傑作,它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解答孩子提出的「奇葩問題」,講述妙趣橫生的科學故事,充分尊重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和有趣、好玩的「口味」偏好。本書不是詞條式的知識類科普書,而是著墨于某領域問題的來龍去脈,讓孩子有機會窺探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科學博士們處理問題的智慧、邏輯嚴密的思維和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這種敘述方式,對於培養孩子理解複雜問題的能力,培育跨學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探索精神大有裨益。
本書的傑出之處在於,把對身邊問題的思考引向了更廣闊的未來,值得推薦給8歲以上的所有「孩子」。
本書是此系列的第三冊,內容包括:超自然現象、人體、動物和奇奇怪怪的科學與機器。
作者介紹
(加)傑·英格拉姆|責編:趙秋蕙|譯者:杜冰
傑·英格拉姆博士是加拿大家喻戶曉、影響廣泛的科普大咖,他主持加拿大探索頻道黃金時段的科普節目《每日星球》長達16年,是該頻道的開創元老。在加盟探索頻道之前,他在CBC電台主持科學節目「Quirks&Quarks」。他不僅擅長演講,且長期堅持科普文章創作,出版了近20種科普讀物,包括極為暢銷的「The Science of Why」系列作品。他還擔任旨在促進創造性科學寫作、傳播和社交媒體發展的班夫中心主席。
因其在科學普及方面的努力,英格拉姆博士在加拿大獲獎無數,曾獲加拿大皇家學會的桑福德·弗萊明獎(Sandford Fleming Medal and Citation)、加拿大皇家社科院的麥克尼爾科普獎(McNeil Medal for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Science)、 加拿大科學與工程研究理事會的邁克爾·史密斯科學促進獎(Michael Smith Award for Science Promotion) 等多項榮譽。他是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榮譽校友,獲得過6個榮譽博士學位,也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鑽石勛章和加拿大總督功勛獎的獲得者。
目錄
第一章 超自然現象
1.茫茫宇宙,人類能否覓得外星夥伴?
2.能讓恐龍重生嗎?
3.緣何天空藍如許?
4.有可能建一部太空電梯嗎?
5.要是月亮消失了,會怎樣?
6.為何夜空一片漆黑?
7.百慕大三角有何危險?
8.瀕死體驗是怎樣的?
歷史迷霧:彩虹七色光破解之謎
第二章 人體
1.為什麼會打嗝,如何停下來?
2.自己胳肢自己為何不癢癢?
3.宿醉是怎麼回事,如何解決?
4.排尿定律是什麼鬼?
5.兩歲前的事情為何啥也記不住?
6.我們能總是筆直前行嗎?
7.人的手與足為何都是五個指頭?
8.指關節為何能「?吧」作響?
歷史迷霧:我們呼吸的空氣真和愷撒時的一模一樣嗎?
第三章 動物
1.電鰻如何電暈獵物?
2.?為何不怕被眼鏡蛇咬?
3.貓跌落與麵包片跌落有什麼區別?
4.章魚如何偽裝自己?
5.大象能跳躍嗎?
6.蠕蟲會消化彼此的記憶嗎?
7.人類可能冬眠嗎?
歷史迷霧:亞特蘭蒂斯確有其城嗎?
第四章 奇奇怪怪的科學與機器
1.打水漂時石頭為何能在水面跳躍
2.人類難道活在電腦虛擬世界中?
3.公共衛生間中人們如何挑選小便池?
4.永動機能造出來嗎?
5.有多少人在游泳池中撒尿?
6.黑洞里是啥情況?
7.機器有情感嗎?
8.你的衛生間里都潛伏著什麼?
9.何為圖靈測試?
歷史迷霧:何為安提凱希拉裝置?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