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神經科學護理指南(原書第2版)(精)/牛津護理指南系列/經典譯叢

  • 作者:(英)凱瑟琳·沃特豪斯//蘇·伍德沃德|責編:劉陽|譯者:韓斌如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 ISBN:9787523604069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引進自牛津大學出版社,由英國謝菲爾德大學Catheryne Waterhouse和倫敦國王學院Sue Woodward護理專家聯合編寫,為全新第2版,是一部細緻全面、專註、系統的神經專科護理學實用參考書。著者結合神經專科護理中的最新進展與最佳循證實踐,進行了多角度的系統闡述。全書共14章,不僅介紹了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生理功能、評估與檢查項目、診斷技術,神經系統疾病的常用藥物和治療方法,神經系統急性狀態的表現及護理方法,神經科常見問題、癥狀、疾病的診療和護理,神經外科疾病的診療和護理,神經重症、神經康復的護理等內容,還對神經科學護理實踐的相關政策、神經疾病診療和護理中的法律及倫理問題進行了探討,並特別介紹了神經科疾病的補充和替代療法、小兒神經科學護理等內容。本書闡釋簡潔,內容實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神經科學護理案頭工具書,可供國內神經專科護理專家、護士及護理專業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借鑒參考,也可為其他專科護士在護理神經系統問題患者時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作者介紹
(英)凱瑟琳·沃特豪斯//蘇·伍德沃德|責編:劉陽|譯者:韓斌如
    韓斌如,主任護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護理部主任。護理管理、外科護理及信息是其主要專業領域。現任中華護理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北京護理學會常務理事、普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在8個護理學術組織任職,擔任《中華護理雜誌》等4家護理核心期刊編委。

目錄
第1章  政策對神經科學實踐的影響
  一、概述
  二、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的長期發展計劃(2019)
  三、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會和相關指南
  四、NHSRightCare:神經病學(2015)
  五、重症監護服務指南,第2版(GPICS,2019)
  六、神經科學實踐標準
  七、神經科學護理專家
  八、神經外科與神經內科醫師
  九、神經系統聯盟
  十、志願部門的作用
  十一、智力障礙與神經科學
  十二、緩和照顧
  十三、照護者
第2章  神經解剖學與生理學基礎
  一、神經系統劃分
  二、神經系統細胞
  三、動作電位
  四、神經傳遞
  五、在健康人群和患者中的神經遞質
  六、大腦功能區
  七、脊髓通路
  八、自主神經系統
  九、腦神經
  十、血腦屏障
  十一、腦血流動力學
  十二、腦脊液循環
  十三、腦血液循環
第3章  神經系統評估
  一、意識水平評估
  二、格拉斯哥昏迷指數
  三、瞳孔評估
  四、肢體運動評估
  五、吞咽評估
  六、疼痛評估
  七、神經病理性疼痛評估
  八、鎮靜評估
  九、認知評估
  十、功能評估:巴塞爾指數
  十一、功能評估
  十二、營養評估
  十三、膀胱功能評估
  十四、腸道功能評估
第4章  神經系統檢查
  一、電腦斷層掃描
  二、磁共振成像
  三、功能磁共振成像
  四、磁共振與電腦體層血管成像與靜脈造影
  五、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掃描
  六、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成像掃描

  七、腦血管造影術
  八、腦電圖
  九、肌電圖
  十、誘發電位
  十一、腰椎穿刺
  十二、肌肉活檢
  十三、睡眠監測
第5章  常用藥物與治療方法
  一、神經遞質
  二、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三、類固醇
  四、免疫抑製藥
  五、鎮痛葯
  六、左旋多巴與帕金森病藥物
  七、多發性硬化的疾病改善療法
  八、抗癲癇藥物
  九、治療性血漿置換
  十、大麻類藥物
第6章  神經系統急症
  一、顱內壓升高與腦疝
  二、癲癇持續狀態
  三、神經肌肉性呼吸衰竭
  四、誤吸
  五、急性脊髓壓迫
  六、自主神經反射不良
  七、神經源性休克
  八、術后惡化
  九、顱腦手術術后
  十、脊柱手術術后
  十一、神經放射干預術后
  十二、急性行為障礙與約束的使用
第7章  常見問題與癥狀
  一、意識水平的變化
  二、照護意識模糊患者
  三、照護昏迷患者
  四、癲癇發作
  五、疼痛
  六、吞咽問題(吞咽困難)
  七、溝通問題
  八、痙攣
  九、肌肉鬆弛
  十、鑽孔手術與開顱手術后
  十一、進行清醒開顱手術
  十二、不穩定的頸椎損傷
第8章  長期神經系統疾病
  一、多發性硬化
  二、帕金森病
  三、多系統萎縮
  四、進行性核上性麻痹
  五、癲癇

  六、癲癇患者的護理
  七、非癲癇病
  八、阿爾茨海默病
  九、血管性痴呆
  十、路易體痴呆
  十一、克-雅病
  十二、其他類型的痴呆
  十三、腦卒中
  十四、腦卒中:FAST和腦卒中識別
  十五、TIA的管理與腦卒中的二級預防
  十六、腦卒中:超急性護理、溶栓和取栓
  十七、高質量的腦卒中康復
  十八、頭痛
  十九、緊張型頭痛
  二十、偏頭痛
  二十一、叢集性頭痛
  二十二、三叉神經痛
  二十三、巨細胞(顳)動脈炎
  二十四、抗磷脂綜合征
  二十五、脊髓梗死
  二十六、運動神經元病
  二十七、遺傳學與遺傳性神經疾病
  二十八、亨廷頓病
  二十九、弗里德賴希共濟失調
  三十、法布里病
  三十一、神經纖維瘤病
  三十二、腦膜炎
  三十三、細菌性腦膜炎
  三十四、其他腦膜炎
  三十五、腦炎
  三十六、HIV的神經系統表現
  三十七、特發性顱內高壓
  三十八、重症肌無力
  三十九、吉蘭-巴雷綜合征
  四十、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四十一、神經病變
  四十二、貝爾麻痹
  四十三、肌炎
  四十四、共濟失調
  四十五、發作性睡病
  四十六、慢性疲勞綜合征
  四十七、僵人綜合征
  四十八、不寧腿綜合征
  四十九、威爾遜病
  五十、斜頸
第9章  神經外科護理
  一、腦水腫形成
  二、顱內壓增高的處理
  三、顱內壓增高的護理管理
  四、腦室引流

  五、創傷性腦損傷
  六、顱腦損傷的原因與類型
  七、顱骨骨折與血腫
  八、急性期管理
  九、顱腦損傷的營養支持
  十、預后與康復
  十一、蛛網膜下腔出血
  十二、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外科治療
  十三、蛛網膜下腔出血:護理管理
  十四、介入放射學干預
  十五、腦血管痙攣及併發症
  十六、顱內腫瘤
  十七、腦膜瘤
  十八、膠質瘤
  十九、垂體腺瘤
  二十、聽神經瘤
  二十一、脊柱腫瘤
  二十二、腦腫瘤的治療
  二十三、較新的治療方案
  二十四、腦膿腫
  二十五、腦積水
  二十六、分流術后併發症
  二十七、脊髓損傷
  二十八、急診與急症護理
  二十九、長期護理及康復
  三十、退行性脊柱病變與椎間盤突出
  三十一、頸椎病變
  三十二、腰椎管區病變
  三十三、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後腦疝
  三十四、脊髓空洞症
第10章  神經重症護理
  一、頭部損傷的管理
  二、顱底骨折
  三、開顱去骨瓣減壓術
  四、脊柱損傷排查
  五、顱內壓監測
  六、管理顱內高壓
  七、電解質紊亂
  八、代謝紊亂
  九、腦組織氧監測
  十、頸靜脈球靜脈血氧飽和度監測
  十一、經顱多普勒
  十二、ICU中的腦電圖
  十三、機械通氣
  十四、鎮靜/鎮痛/麻醉藥
  十五、動脈血氣分析
  十六、氣管切開術
  十七、吸引
  十八、腦幹死亡
  十九、器官捐獻

第11章  神經康復
  一、康復的定義
  二、康復護理
  三、康復結果
  四、生活質量
  五、康復場所
  六、患者與家庭
  七、物理治療師
  八、作業治療師
  九、言語治療師
  十、神經心理學家
  十一、營養師與營養服務
  十二、社會服務
  十三、神經可塑性
  十四、評估
  十五、設定目標
  十六、正確體位的重要性
  十七、性健康需求
  十八、心理/情感考慮
  十九、社會和文化考量
  二十、促進健康
  二十一、與慢病共存
  二十二、小工具,輔助器和工具
第12章  法律與倫理問題
  一、幹細胞研究
  二、基因檢測——生殖選擇
  三、基因測試、披露和決策
  四、隱私、保密和信息披露
  五、查閱醫療記錄
  六、倫理學研究
  七、知情同意與心智能力
  八、臨終關懷
  九、醫療衛生經濟學與定量供應
  十、保存記錄
第13章  補充療法
  一、概述
  二、順勢療法
  三、草藥
  四、針灸
  五、催眠療法
  六、整骨療法
  七、脊柱按摩術
  八、反射療法
  九、芳香療法
  十、按摩
  十一、引導想象法
第14章  兒科神經科學護理
  一、兒童的解剖學特徵
  二、兒童的神經系統評估
  三、兒童癲癇發作

  四、腦性癱瘓
  五、先天性畸形
  六、血管異常
  七、神經退行性疾病
  八、兒童腦積水
  九、兒童時期的腦部腫瘤和脊髓腫瘤
  十、創傷性腦損傷
  十一、獲得性腦損傷
附錄部分
  附錄A  符號與縮略語
  附錄B  腦動脈循環(Willis環)
  附錄C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觀察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