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閩台南音文化生態研究/閩台南音文化叢書

  • 作者:曾憲林|責編:何焰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ISBN:9787533495459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0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閩台南音文化生態研究》立足於閩台兩地的南音文化,比較研究了它的生態、歷史、現狀、傳承、發展、傳播等,然後把它們放在一個較為高層的位置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整體的審視,希望它能為南音在閩台兩地的傳承、發展與研究奠定共同的基礎。福建與台灣存在著「五緣」關係,兩岸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可以促進海峽兩岸的交流與互動,所以,對南音的研究是鏈接閩台兩地閩南人心靈的文化紐帶。在海峽兩岸關係愈加複雜的當下,本書的出版,有利於推動閩台兩地人民的情感融洽與心靈契合,有利於促進閩台人民的文化認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為推進祖國統一與和平發展構建更為強大的文化基礎,具有較高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出版價值——兩岸文化整合。

作者介紹
曾憲林|責編:何焰
    曾憲林,1974年出生於漳浦縣,福建省藝術研究院音樂舞蹈室主任、助理研究員,兼任《福建藝術》音樂編輯。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民間音樂、宗教與民俗儀式音樂,專著《南音「譜」的曲調研究》,為《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國家自籌項目;撰寫論文20余篇,分別發表于《人民音樂》、《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瀋陽音樂學院學報》、《音樂創作》、《戲曲研究》等學術期刊。

目錄
緒論
    一、閩台南音文化生態研究成果述要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閩台南音文化生態系統論
  第一節  閩台南音文化生態系統的理論研究基礎
    一、文化生態學的理論來源與學科理論確立
    二、西方文化生態學理論中國化進程的特色
  第二節  閩台南音文化生態系統及其結構圖示
    一、閩台南音文化生態系統定義
    二、閩台南音文化生態系統結構圖
第二章  閩台南音對諸環境的文化適應
  第一節  閩台自然環境對南音生存的影響
  第二節  閩台經濟環境的變遷與南音重心遷移的關係
    一、閩南地區經濟環境的變遷與南音的文化適應
    二、台灣地區經濟環境的變遷與南音的文化適應
  第三節  閩台社會政治環境變遷與閩台南音的文化適應
    一、閩南地區篇:社會政治環境變遷對南音發展的分化
    二、台灣地區篇:政權輪替對南音發展的影響
第三章  閩台南音社會組織之外生態系統的文化變遷
  ——傳統館閣與專業團體
  第一節  閩台南音社會組織機構之傳統館閣的歷史存在
    一、閩南地區傳統館閣的地理分佈與歷史實錄
    二、台灣地區傳統館閣的地理分佈與歷史實錄
  第二節  閩台南音社會組織的專業化發展
    一、閩台南音社會組織的專業化歷程
    二、閩台南音專業化團體比較
第四章  閩台南音教育的體系化建構
  第一節  閩台南音專業教育體系的歷史建構
    一、閩台南音教育人才培養的初創機構
    二、閩台南音之大學教育的歷史建構
  第二節  閩台中小學南音教育體系的歷史建構
    一、閩南中小學南音教育的歷史範式
    二、台灣中小學南音教育的歷史範式
  第三節  閩台南音社會教育體系的歷史模式
    一、閩南地區南音社會教育體系的歷史模式
    二、台灣地區南音社會教育體系的歷史模式
  第四節  閩台南音教育的體系化比較
    一、閩台南音專業教育體系比較
    二、閩台南音社會教育體系比較
    三、閩台南音中小學教育體系比較
    四、閩台南音傳習成果展示比較
第五章  閩台南音社會組織的制度文化
  第一節  閩台南音社團之組織制度
    一、傳統館閣組織制度
    二、現代南音社團組織制度
  第二節  閩台南音組織中的社員構成制度
    一、館先生——精通者
    二、社員——學習者

    三、站山——奉獻者
    四、聽眾——欣賞者
    五、研究者
第三節 閩台南音樂社的規章  制度
    一、閩南地區南音社團的規章制度
    二、台灣地區南音社團的規章制度
    三、閩台社團的規章制度比較
  第四節  閩台南音組織機構的經濟制度
    一、閩台南音樂社的經費來源
    二、政府主導的南音組織機構的經費來源
    三、南音協會的經費來源
第六章  閩台南音文化整合的行為模式
  第一節  「雅俗融合」:閩台傳統館閣文化生態下的南音行為
    一、傳統館閣的傳習行為——開館
    二、館閣內日常修習自況行為——拍館
    三、傳統館閣交流競爭行為——探館、拜館、拼館、踢館
  第二節  閩台民俗生態下的儀式性行為
    一、春秋祭儀式
    二、人生禮俗儀式中的南音行為
    三、整弦大會的南音行為
    四、傳統民俗文化生態中的南音行為
  第三節  閩台現代社會文化生態下的南音行為
    一、文化與教育系統主導下的南音競技行為及其成就
    二、閩台現代劇場文化生態下的南音行為
    三、閩台新民俗文化生態下的南音會唱行為
  第四節  閩台文化生態中南音行為模式比較
    一、創作演出行為的制度差異
    二、競技行為的平台構建差異
    三、南音會唱行為模式的差異
第七章  閩台南音人之文化身份認同的歷史變遷
  第一節  郎君子弟文化身份的認同
  第二節  御前清客文化身份的認同
    一、南音先賢
    二、「五少芳賢」的文化認同
  第三節  當代南音非遺傳承人的文化身份認同
    一、「非遺運動」前閩台南音名家的文化身份認同
    二、「非遺運動」后閩台南音非遺傳承人文化身份認同
    三、當代台灣的南音傳承人
    四、閩台南音非遺傳承人文化身份認同的規則——以張鴻明為例
  第四節  閩台南音弦友的多元文化身份認同
    結論:當代閩台南音文化融合的社會基礎、歷史證據與發展趨勢
    一、閩台南音文化融合的社會基礎
    二、閩台南音文化融合的歷史證據
    三、閩台南音文化融合的發展趨勢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