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理論之後的寫作

  • 作者:劉陽|責編:鄭秀艷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82758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1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提出了「理論之後的寫作」這一新立場。全書觀點與論證思路如下:1、對「理論之後」命題進行基於分析哲學旨趣的語法拆析,初探語言限度、獨異性與文學的內在關係;2、澄清「理論之後」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3、釐定理論/文學的臨界寫作這一可取的選項;4、對臨界之「界」的現有解釋作出反思;5、在此基礎上以喬納森·卡勒「理論中的文學」方案為考察核心,揭示其未完成性;6、用虛空論置換能動論學理基礎,改造卡勒方案;7、以虛空-外界重釋臨界之「界」;8、引出虛潛詩學及其對理論闡釋度難題的解決機制;9、以虛潛與事件思想為聯結點與突破口,走向更合理的理論/文學臨界寫作,使之在概念與倫理上產生新貌;10、例析「理論之後」的漢語寫作因緣。本書據此改進現有后理論研究偏重英美資源的慣習,從英美與法國(歐陸)視野的融合中展開「理論之後的寫作」新圖景。

作者介紹
劉陽|責編:鄭秀艷
    劉陽,1979年10月生於浙江杭州市,復旦大學文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文藝學。已出版個人學術專著5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學術月刊》、《文藝理論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2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等多項課題。榮獲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五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一等獎,以及多種國家與省部級學術科研教學榮譽獎項。

目錄
引論  「理論之後」的語法拆析——對研究現狀作一種新梳理
  第一節  語言遊戲與「理論之後」
  第二節  家族相似與「理論之後」
  第三節  遵行規則與「理論之後」
  第四節  私有語言與「理論之後」
  第五節  語法、限度、重審奇異化及文學
第一章  理論之後的必要條件
  第一節  修補母體與現有解釋
  第二節  現有解釋的盲點
  第三節  新解A:理論逐漸成為被自己所批判者
  第四節  新解B:從指稱/評價的分合到理論困局
  第五節  新解C:崇高均質化與事件超越語言論
第二章  理論之後的充分條件
  第一節  思辨轉向:語言的任意性之後
  第二節  事件轉向:語言的差別性之後
  第三節  生命轉向:語言的發生性之後
  第四節  后理論由此獲得的議題
  第五節  后理論演進至今的本土反應
第三章  理論之後的選項研判
  第一節  吸附型:事件何以在理論中式微?
  第二節  暗合型:理論是否以事件為本性?
  第三節  話語創造型:后理論的可取選項
  第四節  一個話語創造型理論實驗
  第五節  實驗中的臨界指向
第四章  初步臨界寫作及理論困境
  第一節  自控受控的后理論:本體性張力
  第二節  解構建構的后理論:分岔創造意義
  第三節  臨界寫作對思維方式的初步調整
  第四節  四種臨界寫作及學理關係:與理論對比
  第五節  困境來自根本臨界:事件的解構性與保守性
第五章  「理論中的文學」的臨界懸念
  第一節  Agency譯名辨正與「能動」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奧斯汀式的文學事件」
  第三節  重審困境:語境性、非嚴肅性及視角代表性
  第四節  觀念性能否保證倫理:文學副本新方案
  第五節  調動事件視角的后理論
第六章  「理論中的文學」的虛空論置換
  第一節  「能動」的始源殘餘:未能根除的界限
  第二節  虛空論視野中的「能動」:潛能與語言限度
  第三節  去/新主體:虛空與「泰然任之」之別
  第四節  一則例證及其理論中的文學特徵
  第五節  回應「述學文體」與「論筆體」研究
第七章  從虛空外界思想還原臨界寫作
  第一節  臨界之「界」:虛空外界
  第二節  走出關聯性:虛空外界思想的五層學理邏輯
  第三節  被虛空外界思想解開的三道意義闡釋難題
  第四節  虛空外界思想的局限
  第五節  最後一道意義闡釋難題的轉機
第八章  臨界寫作沿此形成的虛潛詩學
  第一節  從藝術符號區分之謎切入

  第二節  從有到有、從無到有、從虛到有
  第三節  「虛」應從「潛在」理解
  第四節  虛潛的客觀性:潛重複中的獨異
  第五節  運用虛潛詩學解題
第九章  用虛潛詩學解決理論闡釋度難題
  第一節  闡釋度:從本體論到方法論
  第二節  現有通道及其困境
  第三節  思路的變更:去界限、由實返虛與潛能
  第四節  適度闡釋是還原闡釋對象的語言限度
  第五節  理論闡釋作為獨異闡釋:對過度的調整
第十章  理論之後的寫作對概念的處理
  第一節  同一主張的相反走向:塊莖與樹
  第二節  誤讀的意義:理論製造概念之勾連與比較
  第三節  概念建立事件:理論之後的悖論與化解
  第四節  對一個概念的改寫示例
  第五節  概念的改寫:從規訓式到事件式
第十一章  理論之後的寫作與倫理的關係
  第一節  潛重複性:iterability/repetition之別與獨異
  第二節  獨異不是個體:一個本雅明式證明
  第三節  獨異也無法普遍化:又一解構式證明
  第四節  自免疫的見證與責任
  第五節  獨異性倫理在語言中的落實
第十二章  理論之後與漢語寫作
  第一節  學理序列:《理論之外》的啟示
  第二節  意圖論變異:逆反·替換·強制
  第三節  從同化到對話:積極變異及方向因緣
  第四節  漢語因緣考量:揚棄后的聯結如何可能
  第五節  在何種意義上讓后理論說漢語
引用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