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托林寺紅殿壁畫研究(歷史圖像與文本)(精)

  • 作者:王瑞雷|責編:胡畔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09274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36
人民幣:RMB 1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托林寺是吐蕃王室後裔益西沃在象雄文明故地所開創的古格王國的政教中心,它不僅是古格王室參政議政和頒發詔令之所,更是藏傳佛教后弘期開啟序幕之聖地。本書以該寺紅殿壁畫為切入點,通過對歷史、圖像及所據文本的翔實考證,呈現了古格佛教藝術復興之潮、西藏地方政教變遷之景和我國多民族文化交織之維。
    托林寺紅殿是由古格國王赤·南喀旺布平措德主持重建,為現存15—16世紀古格王國佛教復興期遺留至今的最大的佛殿。作為王室貴胄參拜禮佛的重要禮儀空間,其壁畫是昭示早期古格王國政教韜略的歷史之鏡;其圖像配置隱現了西藏西部與衛藏地區諸教派的互動關係和政教話語。通過剝絲抽繭地接通曆史、圖像和文本所依,作者發現紅殿借古開今重構了古格早期藝術傳統,壁畫呈現了先祖益西沃與仁欽桑佈於11世紀所建立的「瑜伽上派」之傳規。該傳規曾被后藏地區年楚河流域諸寺傳承,后經由布頓·仁欽珠和薩迦派叔侄發揚光大,才得以見諸托林寺紅殿的絕世精美壁畫。
    托林寺紅殿遺存的解讀關乎西藏西部文明演進的關鍵性內核,是西喜馬拉雅地區重要的歷史性紀念碑,其壁畫內容為古格王國中晚期撲朔迷離的政教歷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線索。壁畫所據文本及圖像傳承具有連續性、正統性和層累性,其圖像遺存以深奧精妙的視覺語言再現了波瀾起伏的古格政教關係演變進程。托林寺紅殿藝術以冰山一角實證了藏傳佛教是融合本土宗教實踐而形成的文化系統;古格早期藝術傳統及其與衛藏地區在政教方面的關聯互動,豐富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內涵。

作者介紹
王瑞雷|責編:胡畔
    王瑞雷,甘肅庄浪人,藝術史博士。現任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省第七屆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之江社科青年學者」。主要從事漢藏佛教藝術史、絲綢之路與跨喜馬拉雅地區佛教藝術交流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編《七至十三世紀漢藏與多民族文明關係史》(上下冊,與謝繼勝教授合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已在藝術學、考古學、民族學、敦煌學與宗教學等領域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與國別史研究專項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課題以及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多項。

目錄
緒 論
    第一節 托林寺的歷史與現狀
    第二節 研究史回顧
      一、早期調查研究
      二、相關歷史研究
      三、藝術史研究
      四、問題點提出及紅殿壁畫價值
      五、本書論題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紅殿殿堂結構、塑像、壁畫與題記
      一、殿堂結構
      二、塑像現狀
      三、壁畫配置
      四、題記分佈
    第四節 托林寺紅殿的建造者及年代
      一、殿堂結構與壁畫風格的非統一性
      二、經堂題記中有關建殿者的信息
      三、《阿里王統》中赤·南喀旺布平措德與拉傑尊釋迦沃
      四、經堂西壁南側古格諸王肖像中的「遍知傑尊釋迦沃」
      五、小 結
上篇 紅殿佛堂西壁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與二弟子配十二弘化、十六羅漢、藥師八佛及三十五佛圖像
  第一章 金剛座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的圖像形成與演變
    第一節 漢藏史載印度菩提迦耶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
    第二節 印度早期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圖像演化
    第三節 唐代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與二脅侍菩薩的身份及關係
    第四節 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于西藏的傳入、圖像配置與演變
      一、文成公主入藏與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
      二、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在西藏后弘初期的復興與發展
    第五節 小 結
  第二章 紅殿佛堂十二弘化故事與十六羅漢
    第一節 佛堂西壁十二弘化故事
      一、佛堂十二弘化圖像辨識與解讀
      二、十二弘化相關文獻及佛堂十二弘化圖像來源
      三、古格王國早中期所傳十二弘化圖像演變特徵
    第二節 佛堂西壁十六羅漢與居士達摩多羅
      一、佛堂西壁十六羅漢圖像辨識
      二、西藏所傳十六羅漢與佛堂十六羅漢之關係
    第三節 小 結
  第三章 紅殿佛堂藥師八佛與三十五懺悔佛
    第一節 佛堂西壁藥師八佛
      一、西藏藥師佛傳承譜系及經典
      二、佛堂藥師八佛圖像辨識
    第二節 托林寺迦薩殿藥師佛與13—15世紀西藏阿里地區藥師曼荼羅圖像傳承
      一、迦薩殿與藥師佛圖像概述
      二、藥師如來曼荼羅圖像傳承
      三、13—15世紀阿里地區藥師如來曼荼羅遺存與圖像構成
    第三節 佛堂西壁三十五懺悔佛
      一、佛堂三十五懺悔佛圖像辨識
      二、西藏所傳三十五懺悔佛與紅殿三十五懺悔佛圖像之傳承關係
    第四節 釋迦牟尼佛配十二弘化、十六羅漢、三十五佛及藥師八佛
      圖像演變

      一、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與二弟子配十二弘化、十六羅漢在西藏的形成
      二、三十五懺悔佛、藥師八佛的導入與圖像空間的重構
    第五節 小 結
中篇 紅殿佛堂「瑜伽續部三部曲」之主曼荼羅
      ——金剛界、惡趣清凈、金剛薩埵曼荼羅
  第一章 佛堂南壁《真實攝經》之金剛界曼荼羅研究
    第一節 瑜伽續部三賢與《真實攝經》註釋
    第二節 佛堂金剛界曼荼羅配置及圖像所據文本
    第三節 西藏阿里地區早期金剛界曼荼羅圖像體系
    第四節 慶喜藏系金剛界曼荼羅在后藏地區的傳播
      一、乃甲切木與恰姆石窟金剛界曼荼羅窟造像構成
      二、薩瑪達至江孜商道沿線的金剛界曼荼羅遺存
    第五節 小 結
  第二章 佛堂北壁《理趣廣經》之金剛薩埵曼荼羅研究
    第一節《理趣廣經》及相關註釋
    第二節 佛堂金剛薩埵曼荼羅與早期註釋之關聯
      一、佛堂金剛薩埵曼荼羅構成
      二、早期註釋儀軌中金剛薩埵曼荼羅圖像志
    第三節 佛堂金剛薩埵曼荼羅與早期及布頓註釋之關係
      一、布頓與慶喜藏註釋中的金剛薩埵曼荼羅圖像志
      二、佛堂金剛薩埵曼荼羅所據文本溯源
    第四節 小 結
  第三章 佛堂南北兩壁東側《惡趣清凈怛特羅》之惡趣清凈系曼荼羅研究
    第一節《惡趣清凈怛特羅》及註釋
    第二節 佛堂普明大日如來與九佛頂曼荼羅
      一、佛堂南壁東側普明大日如來曼荼羅圖像構成
      二、佛堂北壁東側九佛頂曼荼羅圖像構成
      三、普明大日如來與九佛頂曼荼羅下方 12 尊尊像身份
    第三節 11—13 世紀西藏阿里地區九佛頂曼荼羅遺存
    第四節 小 結
下篇 紅殿經堂《文殊真實名經》廣、中、略三注之主曼荼羅圖像研究
  第一章 廣注:經堂南壁法界語自在曼荼羅研究
    第一節 法界語自在曼荼羅註釋傳存
    第二節 經堂南壁法界語自在曼荼羅構成
    第三節 經堂南壁法界語自在曼荼羅圖像淵源
    第四節 11—13世紀阿里地區白色法界語自在曼荼羅圖像遺存
    第五節 14—15世紀后藏地區白色法界語自在曼荼羅圖像傳承
    第六節 小 結
  第二章 中注:經堂北壁文殊具密攝部族與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荼羅研究
    第一節 嬉金剛與《文殊真實名經》具密註釋
    第二節 文殊具密攝部族與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荼羅圖像源流
    第三節 經堂文殊具密攝部族與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荼羅結構及圖像配置
      一、文殊具密攝部族和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荼羅建壇結構
      二、六智慧輪的建立與本初佛及文殊智慧薩埵的觀想次第
      三、文殊具密攝部族和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荼羅圖像配置
    第四節 經堂文殊具密攝部族與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荼羅圖像來源
    第五節 小 結
  第三章 小注:經堂東壁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與幻化網攝部族曼荼羅研究
    第一節 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和幻化網攝部族曼荼羅圖像源流
    第二節 經堂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與幻化網攝部族曼荼羅結構及圖像配置

      一、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與幻化網攝部族曼荼羅的建壇結構
      二、智慧輪的建立與本初佛及文殊智慧薩埵的觀想次第
      三、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和幻化網攝部族曼荼羅的圖像配置
    第三節 小 結
      結 語
      一、紅殿初建與重建
      二、壁畫內容、文本依據與主題
      三、薩迦抑或俄爾教法與紅殿壁畫之關係
      四、承前啟后與歷史迴流
資料篇
附錄篇
圖版來源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