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認知科學導論/清華大學認知科學研究系列叢書

  • 作者:蔡曙山|責編:夏青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36308
  • 出版日期:2021/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733
人民幣:RMB 13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根據作者創立的「人類認知五層級理論」並以此為指導,本書分成17章,從腦與神經認知、心理認知、語言認知、思維認知和文化認知五個部分展開對人類心智和認知的研究。將認知能力培養、思想價值塑造和優秀文化傳承三者融為一體,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團結精神,具有認知科學基礎理論和交叉學科背景和綜合認知能力的、能適應未來智能社會與認知科學時代發展需要的綜合性高級專門人才。
    本書依據作者20多年來從事認知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素材,資料翔實,成果豐碩,一些有關國際國內認知科學研究成果屬於首次披露。作為一本教材,本書是作者在清華大學和貴州民族大學約30輪次的課程實踐的總結,整體框架按照人類認知五大部分構成,包括一個導言和17章內容,按照18周的教學內容安排,易於組織教學。
    本書是《清華大學認知科學研究系列叢書》第二批書目首批圖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語言、思維、文化層級的高階認知研究」(15ZDB017)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書適合認知科學及相關學科專業哲學、邏輯學、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民族學、電腦科學、人工智慧、神經科學等領域教師、研究生、本科生用作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亦可供以上領域科研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蔡曙山|責編:夏青
    蔡曙山,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重大創新基地清華大學認知科學創新基地主任;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中國邏輯學會語言邏輯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信評審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評審組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和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市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界聯席會議顧問專家;國際邏輯學、方法論和科學哲學協會協理(Assessor of International Union of History&Philosophy of Science/Division of Logic.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IUHPS/DLMPS,2007-2011);國際符號學研究會理事(Council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emiotics Studies,IASS/AIS,2004--2007);國際符號交際學會會士(Fellow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ology Institute,ICI)。著有《言語行為和語用邏輯》(1998)、《語言、邏輯與認知》(2007)、《自然語言形式理論研究》(2010);主編Logic,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Proceeding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2011)、主編Mind and Cognition(2014):譯著《聚合四大科技,提高人類能力》(2010)等多部。在國內外SCI/SSCI/CSSCI來源期刊和核心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  《中國知網》全文選用80多篇。研究領域邏輯學、心理學、語言學、哲學、認知科學。

目錄
致謝
叢書總序
導言
第一部分  腦與神經認知
  第一章  認知的神經科學基礎
    第一節  腦和神經系統的進化和基本結構
    第二節  腦的偏側性和左右腦的基本功能
    第三節  左右腦的原始功能和腦的進化
    第四節  大腦偏側性對人類認知的影響
  第二章  心智與意識
    第一節  心智
    第二節  心智的進化
    第三節  心智與意識
    第四節  心智與認知
  第三章  心身問題
    第一節  心身問題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  當代科學的心身問題
    第三節  涉身心智與心智哲學
    第四節  從心智五層級認知自我與他人
第二部分  心理認知
  第四章  感知覺和注意
    第一節  感覺
    第二節  知覺
    第三節  錯覺
    第四節  注意
  第五章  表象和記憶
    第一節  表象
    第二節  記憶
    第三節  表象與認知
    第四節  動物有思維嗎
第三部分  語言認知
  第六章  語言:人類認知的基礎
    第一節  符號的動物
    第二節  語言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語言加工和符號學的三分框架
    第四節  語言是人類認知的基礎
  第七章  句法加工和語句結構
    第一節  自然語言的句法結構
    第二節  傳統邏輯的句法結構
    第三節  一階邏輯的句法結構
    第四節  藝術符號系統和句法加工
  第八章  語義加工和意義理解
    第一節  指稱和意義
    第二節  真值函數語義學
    第三節  模型論語義學
    第四節  形式語義學
    第五節  對不能言說的應該保持沉默
  第九章  語用加工和語言交際
    第一節  語言的意義在於應用
    第二節  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

    第三節  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
    第四節  形式語用學
    第五節  語用交際模型及其應用
第四部分  思維認知
  第十章  概念與認知
    第一節  思維的起點
    第二節  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第三節  概念間的關係
    第四節  概念的加工
    第五節  概念隱喻
  第十一章  判斷與認知
    第一節  思維的基本單元
    第二節  直言判斷與邏輯方陣
    第三節  複合判斷
    第四節  判斷的加工
    第五節  判斷隱喻
  第十二章  推理與認知
    第一節  思維的核心能力
    第二節  解釋前提的推理
    第三節  擴充前提的推理
    第四節  推理的加工和心理邏輯
  第十三章  決策與認知
    第一節  認知科學的新寵
    第二節  理性的決策和非理性的決策
    第三節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論
    第四節  卡尼曼的雙系統加工理論
  第十四章  無意識思維
    第一節  意識和無意識
    第二節  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
    第三節  無意識的心智
    第四節  無意識的認知
第五部分  文化認知
  第十五章  自然、文化與文明
    第一節  自然與文化
    第二節  文化與文明
    第三節  老子的自然文化觀
    第四節  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
  第十六章  科學、哲學與宗教
    第一節  科學認知
    第二節  技術認知
    第三節  哲學認知
    第四節  宗教認知
  第十七章  人類去向何方
    第一節  認知科學的終極問題
    第二節  文化和發展與失落
    第三節  創新和毀滅的發明
    第四節  先進文化引領人類前進方向
後記  我的認知科學之路
附錄一  廿載一覺認知夢  十年辛苦不尋常——清華大學認知科學團隊創建發展及全國認知科學會議歷程回顧
附錄二  蔡曙山認知科學及相關學科研究項目和成果

附錄三  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
附錄四  本書圖片來源一覽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