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個人信息保護法

  • 作者:編者:彭誠信//劉海安|責編:汪娜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298881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8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採用總分總的邏輯結構,先對個人信息及其保護作了整體性的概覽(第1章),然後就個人信息權益界限從權利視角和義務視角分別展開討論(第2章—第10章),最後就個人信息保護方式及相關問題予以探討(第11章)。本書第1章在介紹相關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討論了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關係和若干基本原理,同時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變遷作了考察。本書以個人信息權益客體為切入點展開個人信息權益的討論(第2章),在確認個人信息權益客體之後,徑直探討了個人信息的權益屬性(第3章)、個人信息權益的配置形態(第4章)、個人在個人信息權益既定配置形態下的具體權利內容(第5章)以及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第6章)。本書也系統探討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本原則(第7章)、個人信息處理的一般規則(第8章),並針對個人信息的特殊類型(第9章)以及個人信息的特殊處理場景(第10章),分析了處理個人信息的特殊規則。在確認個人信息權益界限之後,本書探討了個人信息權益的民事救濟(第11章)。本書的撰寫邏輯十分清晰,能夠涵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核心內容,有助於學生更為體系化地掌握個人信息保護的基礎知識與核心法理。

作者介紹
編者:彭誠信//劉海安|責編:汪娜
    彭誠信,男,1973年生,山東省嘉祥縣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商法學科帶頭人。1994年起任教於吉林大學法學院,2004年任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導師;2007年至2010年任寧波大學「甬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吉林大學法學學士(1994)、民法學碩士(1998,師從崔建遠教授)、法理學博士(2002,師從張文顯教授),英國牛津大學法律系博士后研究(2003.10—2004.10,師從J.W.Har-ris教授)。曾在倫敦大學經濟學院(LSE)(2000.9—2001.9,師從J.E.Penner教授)、啥佛大學法學院(2014.8—2015.9,合作教授為Henry Smittl)做研究學者,在日本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任教(2003.8—2004.3)以及在台灣地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0.11—2011.2)做訪問教授。     代表性作品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庫」《現代權利理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從法律原則到個案規範——阿列克西原則理論的民法應用》(《法學研究》2014年第4期)、《善意取得台同效力的立法解析與邏輯證成》(《中國法學》2009年第4期)等。

目錄
第一章  個人信息保護法概述
  第一節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基本概念
    一、個人信息
    二、個人(信息主體)
    三、個人信息處理者
    四、個人信息處理活動
  第二節  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關係
    一、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關係概述
    二、信息主體與信息處理者之間的法律關係
    三、信息處理者之間的法律關係
  第三節  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原理
    一、個人信息保護的前提性命題
    二、個人信息基本範疇的複合性
    三、個人信息法律救濟的協同性
  第四節  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變遷
    一、歐美個人信息保護的發展歷程
    二、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沿革
  第五節  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個人信息權的客體
  第一節  個人信息與其他客體的區分
    一、個人信息與傳統人格利益的區分
    二、個人信息與數據的區分
    三、個人信息與智力成果的區分
  第二節  個人信息的本質特徵:演算法識別性
    一、識別方式從自然識別到演算法識別
    二、評價方式從自然評價到演算法評價
    三、侵害方式從自然侵害到演算法侵害
    四、損害結果從自然損害到演算法損害
  第三節  個人信息的判斷標準
    一、個人信息的判斷進路
    二、識別的對象
    三、識別的程度
第三章  個人信息的權利屬性
  第一節  個人信息權的本質屬性:人格權
    一、個人信息權的性質
    二、個人信息人格權在人格權體系中的定位
    三、個人信息人格權的私法內涵
    四、個人信息人格權與隱私權的區別
  第二節  個人信息權是內含財產基因的人格權
    一、個人信息內含財產基因
    二、個人信息權內含財產基因外化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  個人信息的權益配置
  第一節  信息主體與信息處理者之間的權益配置
    一、個人信息人格權益的歸屬
    二、個人信息財產權益的歸屬
  第二節  信息處理者之間的財產權益配置
    一、信息處理者之間財產權益分配的司法現狀
    二、信息處理者之間財產權益的應然配置
第五章  個人信息的權利內容
  第一節  個人信息權利內容概述

    一、個人信息各項權利間的關係
    二、個人信息權利行使的限制
  第二節  個人信息知情權和決定權
    一、個人信息知情權和決定權法律定位
    二、個人信息知情權和決定權的特性
    三、個人信息知情權和決定權的內容構成
    四、個人信息知情權和決定權的實現
  第三節  個人信息查閱權和複製權
    一、個人信息查閱複製權的規範目的
    二、個人信息查閱複製權與其他權利間的關係
    三、個人信息查閱複製權行使的條件
    四、個人信息查閱複製權行使的方式
    五、個人信息查閱複製權的行使費用
  第四節  個人信息更正補充權
    一、個人信息更正補充權的內涵
    二、個人信息更正補充權的客體
    三、個人信息更正補充權的要件
  第五節  個人信息可攜權
    一、個人信息可攜權的內涵
    二、個人信息可攜權的客體
    三、個人信息可攜權的內容
    四、個人信息可攜權的法律性質
    五、個人信息可攜權的行使
    六、個人信息可攜權的限制
  第六節  個人信息刪除權
    一、個人信息刪除權的內涵
    二、個人信息刪除權的性質
    三、個人信息刪除權的行使
    四、個人信息刪除權的限制
    五、個人信息刪除權的保護
  第七節  個人信息處理中的請求釋明權
    一、個人信息處理規則請求釋明權
    二、演算法解釋權
第六章  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
  第一節  個人信息安全保障義務
    一、個人信息安全保障義務概述
    二、個人信息安全保障義務的具體措施
    三、個人信息安全保障的具體內容
  第二節  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與記錄義務
    一、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與記錄義務概述
    二、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與記錄義務的適用情形
    三、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與記錄義務的履行
  第三節  個人信息泄露的補救與通知義務
    一、個人信息泄露的補救與通知義務的規範內涵
    二、個人信息泄露的補救義務
    三、個人信息泄露的通知義務
    四、不履行個人信息泄露的補救與通知義務的民事責任
  第四節  特殊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
    一、特殊個人信息處理者義務的概念
    二、特殊個人信息處理者義務的特徵

    三、特殊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內容
第七章  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合法、正當、必要、誠信、自願原則
    一、合法原則
    二、正當原則
    三、必要原則
    四、誠信原則
    五、自願原則
  第二節  目的明確和最小化原則
    一、目的明確原則
    二、最小化原則
  第三節  公開透明原則
    一、公開內容
    二、公開方式
  第四節  質量原則
    一、質量要求
    二、判斷標準
    三、個人權利
  第五節  責任原則與安全保障原則
    一、責任原則的正當性基礎
    二、安全保障原則防範的風險
    三、安全保障原則中的必要措施
    四、違反責任原則的法律責任
第八章  個人信息處理的一般規則
  第一節  個人信息處理的告知規則
    一、告知義務的產生
    二、告知義務的內容
    三、免除告知義務的情形
  第二節  個人信息處理的同意規則
    一、同意的豐富內涵
    二、同意的要件
    三、同意的效果
    四、同意的撤回
  第三節  個人信息處理的法定許可事由
    一、為訂立或者履行合同所必需
    二、為實施人力資源管理所必需
    三、為履行法定職責或者法定義務所必需
    四、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必需
    五、為保護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所必需
    六、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
    七、處理公開的個人信息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章  特殊個人信息的處理規則
  第一節  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規則
    一、敏感個人信息的判斷標準
    二、處理敏感個人信息的法定規則
  第二節  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處理規則
    一、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特點及其特殊處理規則
    二、未成年人的同意能力
    三、監護人同意規則

    四、信息處理者處理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義務
  第三節  已公開個人信息的處理規則
    一、已公開個人信息的限定
    二、已公開個人信息的類型化處理規則
    三、已公開個人信息的處理限度
第十章  特殊場景中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
  第一節  多個信息處理者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
    一、共同處理規則
    二、委託處理規則
  第二節  對外提供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
    一、對外提供個人信息的概念及內涵
    二、對外提供個人信息的類型
    三、對外提供個人信息的規則適用
  第三節  自動化決策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
    一、自動化決策中處理個人信息的規範要求
    二、自動化推薦的限制規則
    三、個人在自動化決策中的拒絕權
  第四節  公共場所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
    一、公共場所和區域的限定
    二、公共場所處理個人信息的規範要求
    三、出入公共場所或區域驗證方式的多重選擇
  第五節  個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規則
    一、個人信息跨境提供的含義
    二、個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路徑
    三、個人信息跨境提供的其他制度
第十一章  個人信息權的民事救濟
  第一節  個人信息權的侵權法救濟
    一、個人信息侵權責任適用過錯推定原則
    二、個人信息侵權的構成要件
    三、個人信息侵權的責任承擔
  第二節  個人信息權的合同法救濟
    一、個人信息保護合同關係的成立
    二、侵害個人信息權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
    三、侵害個人信息權的違約責任承擔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