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京劇與現代教育(第九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

  • 作者:編者:傅謹//吳新苗|責編:肖楠
  • 出版社:中國戲劇
  • ISBN:9787104053873
  • 出版日期:2023/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964
人民幣:RMB 4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一部近現代戲曲史,同時也被公認為是戲曲社會史與戲曲啟蒙教育史,戲曲教育研究者多著力于社會教育和職業教育兩方面,或將戲曲視作娛樂教育、通俗教育、社會教育的利器,廣泛考察其從內容到形式與社會變革間的聯動,或以科班、戲校為重點,考察梨園內部在「東西」「新舊」碰撞中的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江棘關注了上述研究視野之外的盲區,即現代學制教育體系中普通學校的戲曲選文,考察了在新文學史觀與新舊劇論爭的雙重「約束」下,在不斷變化的政治時局中,教科書編選者以何種標準遴選和解讀戲曲作品及戲曲史。她認為,深入現代公民教育、美育、國語文教育的核心訴求,揭示古典戲曲文本在現代學制體系內「再經典化」的歷程,包括其間始終未能解決的難題,有助於探討中國戲曲研究現代學術轉型與現代戲劇學科創建等問題。
    京劇群體調度極其重要,中國戲曲學院閻俊副教授說,目前戲曲院校基本不開這門課程,理論研究也很欠缺,而且不系統不全面。隨著老一代藝人們逐漸離去,一些傳統的規矩法度也被他們帶走,有的院團幾乎出現了整體性的失憶,導致傳統被異化、規矩被肢解。因此,他呼籲京劇現代教育要重視對京劇群體調度的研究,建立京劇群體角色學,以「群體角色」為主要研究對象,內容涉及群體角色表演,群體調度套路,群體人物服飾、化妝、臉譜,音樂曲牌以及美學等。

作者介紹
編者:傅謹//吳新苗|責編:肖楠

目錄
「京劇與現代教育」——第九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代序)
一、理論與政策
  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談京劇的守正創新、繼承發展
  為京劇而奮鬥的父子革新家
  面向現代的京劇教育
  張庚先生與戲曲學科體系建設
  從劇場文化學看戲曲演出模式的特色
  口述史與教科書:《舞台生活四十年》的寫法和讀法
  新中國十七年戲曲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問題與路徑
  職業教育視野下戲曲教育的困境與突圍
  新舊交織的民國戲曲教育
  京劇男旦藝術的文化成因與現象思考
  道德的理想主義——中國戲曲教化功能的再評價
  經典化的難題:民國國語文教科書戲曲類選文研究
  論王詩英戲曲身段教學的理念與成就
  交織表演文化理論視野中的中國現代戲曲
  中國京劇選本之編選作者與編輯出版探論(1880-1949)
  京劇對崑曲的反哺——從1959年的一份檔案說起
  齊如山能不能教梅蘭芳身段?——兼談戲曲「教身段」的三種形式
  反對闡釋對中國傳統戲曲的確證
  現代教育背景下京劇教育芻議
  京劇現代戲與表演程式技術運用——以向錢浩樑老師學習現代京劇《紅燈記》李玉和為例
  京丑藝術與蕭長華的京劇教育
  淺談京劇瀕危流派傳承過程及其問題對策
二、科班與劇場
  富連成社對京劇藝術教育的傳承與創新研究
  富連成社與中國戲曲教育傳承芻論
  「富連成社」對京劇教育的啟示
  回望富社寓舊于新
  京城戲曲科班富連成社劇目教育與傳承
  新科班戲曲學校——中華戲校戲曲改良觀念研究
  近代實業家張謇的戲劇改良計劃——南通伶工學社藝術教育現代轉型研究
  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京昆戲曲活動
  尚小雲戲曲教育成就及其思想論略
  尚小雲與陝西戲校
  演劇商業化:晚清民國堂會戲的運作與議價機制
  上海一所茶園戲園遺址迷蹤溯源
  20世紀初戲曲舞台空間美學觀念嬗變與視覺拓新
三、教學與實踐
  動作記憶與京劇的口傳身授及親授:兼論「口傳心授」
  「口傳心授」在現代教育中的可能性
  關於普通高校開展京劇藝術教育的一份研究報告
    ——以復旦大學的京劇藝術教育為例
  論凈行「揉臉」化妝
  京劇表演人才培養中的流派教學
  通識教育背景下戲曲課程建設的思考
  為戲曲人才培養謀划「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做出的偉大創舉
    ——論青研班戲曲教育模式
  從轉軌到接軌:朱文相與高等戲曲教育
  戲劇影視表演創作對戲曲表現手法的借鑒與運用

    ——中國戲曲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戲曲特色優勢教學研究
  從醜行的表演劇目審視丑角的位置與作用
  京劇表演三要素與現代戲劇教育對比性研究
  淺談少兒京劇現代教育的守正與創新
  以美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南開大學京劇傳承基地的探索與實踐
  戲曲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探究
  「技」「術」並重方能守正,「學」「養」兼具始談創新
    ——京劇理論課程教育教學的一些思考
  淺談「守正創新」帶給戲曲教學「思政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論京劇現代教育表演專業教師的基本素質
  現代教育與京劇中專基礎教學之我見
  淺談高等教育階段的京胡教學
  「好角兒」成因芻議
  偏音是否要繼續「偏」下去
    ——我對京劇音樂音高之準確度的思考
  京劇音樂繼承與傳播中的瓶頸之一
    ——基於京劇曲譜中速度標記的研究
  「中字理論」之引申
    ——用「線條、滑音」分析京劇唱腔
  借鑒現代教育法則,進一步認識京劇藝術傳統的特質
    ——以對《大回朝》情節、台詞的演變分析為例
  新時代高等教育京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
  當代戲曲普及路徑與大眾化藝術教育
    ——從「印象京劇課堂」活動想到的
  戲曲現代教育中的「團帶班」模式
  三全育人視域下京劇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邏輯前提與實踐指向
  「京、舞、體三結合」在京劇現代化進程中的教學實踐
  移植語彙化生語法
    ——舞蹈創作對戲曲形態和意蘊的借鑒
  傳統戲曲舞台美術傳承與創新教學研究
  京劇表演專業中的「防禦性教學」行為
  從京劇進課堂看某校「戲娃子」藝術素養的提升
  守正創新融入時代
    ——高等戲曲教育育人模式新探索
四、域外視野及其他
  談談京劇劇本的靜態視覺成分
    ——以《四郎探母》為例
  A CASE OF MYTH AS HISTORIOGRAPHY:NEMIROVICH—DANCHENKO,STANISLAVSKY AND MEI LANFANG
  關於京劇和崑曲中笑的研究的幾個問題
  20世紀早期留美學生對中國戲曲發展的影響
  在海外踐行京劇教育國際化的體驗式教學策略
  童伶「小桂芬」及其唱片考辨
  民國時期「小」唱片公司歷史初探
  從京劇《童女斬蛇》的改編談古典神話的現代角
  京劇《紅燈記》的政治倫理和民族情結
  災荒視野下的民間祭祀演劇研究
    ——以旱災為考察中心
  論林兆華京劇《宰相劉羅鍋》的戲曲舞美觀念
  京劇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淺談戲曲舞台的虛擬運用
  京劇在海外的傳播與發展
    ——訪談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呂鎖森
  清代宮廷弦索學
  演評編導六場通透
    ——京劇戲劇家翁偶虹述略
  戲曲舞台虛擬化視覺傳達與數字合成影像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基於文化的視覺表達:通過京劇臉譜(POPF)對人臉的情感分析
  京劇嗩吶曲牌文本傳承研究
    ——以遲景榮《京劇嗩吶曲牌(附源流及運用)》為中心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