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國史大綱(上下新校本)/錢穆先生全集

  • 作者:錢穆|責編:陳春玲//劉瑞蛟
  • 出版社:九州
  • ISBN:9787510809941
  • 出版日期:2011/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981
人民幣:RMB 2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國史大綱》是一部中國通史,力求簡要,舉其大綱,刪其瑣節。在不到1000頁的篇幅里,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又顯示了作者駕馭繁複歷史的偉力,整書綱舉目張,簡繁得當。
    《國史大綱》縱論中華傳統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之演變發展,兼及中外形勢,以求我國家歷史之通貫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闡其一脈相承之統系,指陳吾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錢穆先生著述本書于抗戰期間,在國家危亡中,讀書人以筆為戎,以「歷史*完備之國家」為著述之深厚根基,洋洋灑灑近80萬言,盪氣迴腸,以激揚國人之民族精神,因應現實,更作為抗戰建國之鏡鑒。
    九州版《國史大綱》,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整理編輯而成的聯經一九九八年《錢賓四先生全集》中版本為底本,重排新校,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誤,至於本書內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的註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作者介紹
錢穆|責編:陳春玲//劉瑞蛟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蘇無錫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后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1967年遷居台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家的旗幟,在大陸、香港、台灣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等。此外還有結集出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目錄
引論
書成自記
第一編  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  中國史之開始夏時代
    一  近代對上古史之探索
    二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
    三  夏代帝系及年歷
    四  虞夏大事
  第二章  黃河下游之新王朝  殷商時代
    一  殷代帝系及年歷
    二  殷人居地之推測
    三  殷人文化之推測
    四  殷周關係
  第三章  封建帝國之創興  西周興亡
    一  西周帝系及年歷
    二  周初之封建
    三  西周勢力之繼續東展
    四  幽王見殺與平王東遷
第二編  春秋戰國之部
  第四章  霸政時期  春秋始末
    一  春秋年歷及分期
    二  霸前時期之形勢
    三  齊桓晉文之霸業
    四  霸政衰微後之大夫執政
    五  春秋時期之一般文化狀態
  第五章  軍國?爭之新局面  戰國始末
    一  戰國年歷及分期
    二  從宗法封建到新軍國之種種變遷
  第六章  民間自由學術之興起
    先秦諸子
    一  春秋時代之貴族學
    二  儒墨兩家之興起
    三  學術路向之轉變
    四  士氣高張
    五  貴族養賢
    六  平民學者間之反動思想
第三編  秦漢之部
  第七章  大一統政府之創建  秦代興亡及漢室初起
    一  秦漢帝系及年歷
    二  國家民族之搏成
    三  次統一政府之出現及其覆滅
    四  平民政府之產生
  第八章  統一政府文治之演進  由漢武帝到王莽
    一  西漢初年之社會
    二  西漢初年的政府
    三  西漢初年的士人與學術
    四  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開始
    五  漢武一朝之復古更化
    六  士人政府之出現  昭宣元成一段
    七  漢儒之政治思想

    八  王莽受禪與變法
  第九章  統一政府之墮落  東漢興亡
    一  東漢諸帝及年歷
    二  東漢室
    三  東漢之外戚與宦官
    四  外戚參加王室之由來
    五  宦官參加王室之由來
  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  東漢門第之興起
    一  士族政治勢力之逐步膨脹
    二  東漢之察舉與徵辟制度
    三  太學?議
    四  黨錮之獄
    五  門第之造成
    六  東漢士族之風?
  第十一章  統一政府之對外  秦漢國力與對外形勢
    一  兩漢國力之比較
    二  西漢與匈奴
    三  東漢與西羌
第四編  魏晉南北朝之部
  第十二章  長期分裂之開始  三國時代
    一  魏晉南北朝之長期分裂
    二  舊政權之沒落
    三  離心勢力之成長
    四  新政權之黑暗
    五  思想界之無出路
    六  三國帝系
  第十三章  統一政府之迴光返照  西晉興亡
    一  西晉帝系及年歷
    二  西晉王室之弱點
    三  胡人之內地雜居
    四  懷愍被虜與人心之反映
    五  文化中心之毀滅
    六  新宗教之侵入
  第十四章  長江流域之新園地  東晉南渡
    一  東晉帝系及年歷
    二  東晉一代之北伐與內亂
  第十五章  北方之長期紛亂  五胡十六國
    一  五胡十六國撮要
    二  十六國前後形勢之大概
    三  五胡十六國大事簡表
    四  胡人之漢化與胡漢合作
  第十六章  南方王朝之消沉  南朝宋齊梁陳
    一  南朝帝系及年歷
    二  南朝王室之惡化
    三  南朝門第之衰落
  第十七章  北方政權之新生命  北朝
    一  北朝帝系及年歷
    二  北方之漢化與北方儒統
    三  魏孝文遷都及北魏之覆滅
    四  北齊北周文治勢力之演進

  第十八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  魏晉南北朝之門第
    一  九品中正制與門閥
    二  學校與考試制度之頹廢
    三  南渡後之僑姓與吳姓
    四  當時之婚姻制度與身分觀念
    五  北方的門第
    六  郡姓與國姓
  第十九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下之社會形態(上)  在西晉及南朝
    一  漢末之荒殘
    二  農民身分之轉變
    三  西晉之戶調制與官品占田制
    四  南渡之士族
    五  兵士的身分及待遇
  第二十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下之社會形態(下)  在五胡及北朝
    一  五胡時代的情況
    二  北魏均田制
    三  西魏的府兵制
  第二十一章  宗教思想之瀰漫  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思想
    一  古代宗教之演變
    二  東漢以下之道教與方術
    三  魏晉南北朝時代之佛教
    四  北方之道佛衝突
    五  隋唐時期佛學之中國化
第五編  隋唐五代之部
  第二十二章  統一盛運之再臨  隋室興亡及唐初
    一  隋代帝系及年歷
    二  隋代國計之富足
    三  煬帝之誇大狂
    四  唐代帝系及年歷
    五  貞觀之治
  第二十三章  新的統一盛運下之政治機構  盛唐之政府組織
    一  宰相職權之再建
    二  地方政治之整頓
  第二十四章  新的統一盛運下之社會情態  盛唐之進士府兵與農民
    一  唐代之貢舉制
    二  唐代之租庸調制
    三  唐代之府兵制
  第二十五章  盛運中之衰象(上)  唐代租稅制度與兵役制度之廢弛
    一  由租庸調制到兩稅制
    二  自府兵到方鎮與禁兵
  第二十六章  盛運中之衰象(下)  唐代政府官吏與士人之腐化
    一  政權之無限止的解放
    二  政府組織之無限止的擴大
  第二十七章  新的統一盛運下之對外姿態  唐初武功及中葉以後之外患
    一  安史之亂以前
    二  安史之亂以後
  第二十八章  大時代之沒落  唐中葉以後政治社會之各方面
    一  唐中葉以後之藩鎮
  第二十九章  大時代之沒落(續)
    二  唐中葉以後之宦官

    三  唐中葉以後之朝士與朋黨
  第三十章  黑暗時代之大動搖  黃巢之亂以及五代十國
    一  流寇與唐室之傾覆
    二  五代十國
    三  契丹之興起
    四  中原民眾之疾苦
    五  中國之南北分裂
第六編  兩宋之部
  第三十一章  貧弱的新中央  北宋初期
    一  北宋帝系及年歷
    二  宋初中央新政權之再建
    三  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
    四  宋室內部之積貧難療
    五  宋代政制上的另外兩個弱點
  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覺與政治革新運動  慶曆熙寧之變法
    一  學術思想之新曙光
    二  慶曆變政
    三  熙寧新法
  第三十三章  新舊黨爭與南北人才  元祐以下
    一  熙寧新黨與南人
    二  洛蜀朔三派政治意見之異同
    三  道德觀念與邪正之分
  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  宋遼金之和戰
    一  金起滅遼
    二  遼帝系及年歷
    三  金滅北宋
    四  南宋與金之和戰
    五  南宋之財政
    六  南宋金帝系及年曆
第七編  元明之部
  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之來臨  蒙古入主
    一  蒙古之入主
    二  元代帝系及年歷
    三  元代之政治情態
    四  元代之稅收制度與經濟政策
    五  元之軍隊與禁令
    六  元代之僧侶
    七  元代之士人與科舉制度
  第三十六章  傳統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上)  明代興亡
    一  明代帝系及年歷
    二  傳統政治之惡化
    三  廢相後之閣臣與宦官
  第三十七章  傳統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下)
    一  明初的幾項好制度
    二  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
  第三十八章  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上)  自唐至明之社會
    一  經濟方面
    二  文化方面
    三  南北政治區域之劃分及戶口升降
  第三十九章  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中)

    一  黃河與北方之水患
    二  北方社會所受外族及惡政治之摧殘
  第四十章  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下)
    三  南方江浙一帶之水利興修
  第四十一章  社會自由講學之再興起  宋元明三代之學術
    一  貴族門第漸次消滅後之社會情形
    二  宋明學術之主要精神
    三  宋明學者之講學事業
    四  宋明學者主持之社會事業
第八編  清代之部
  第四十二章  狹義的部族政權之再建(上)  ?代入主
    一  滿洲興起至入關
    二  明末流寇
    三  南明之抗戰
  第四十三章  狹義的部族政權之再建(下)
    一  ?代帝系及年歷
    二  ?代對待漢人之態度
    三  ?代政制
    四  ?代之武功
  第四十四章  狹義的部族政權下之士氣  ?代乾嘉以前之學術
    一  明末遺民之志節
    二  乾嘉盛時之學風
    三  政治學術脫節後之世變
  第四十五章  狹義的部族政治下之民變  ?中葉以下之變亂
    一  乾嘉之盛極轉衰
    二  洪楊之亂
    三  湘淮軍與咸同中興
  第四十六章  除舊與開新  ?代覆亡與民國創建
    一  晚?之政象
    二  晚?之變法自強
    二  晚?之廢科舉興學校
    四  戊戌政變與辛亥革命
    五  辛亥革命以後之政局
    六  文化革命與社會革命
    七  三民主義與抗戰建國
    八  抗戰勝利建國完成中華民族固有文化對世界新使命之開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