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同感他人與道德(從現象學的觀點看)(精)

  • 作者:張浩軍|責編:李靜韜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77318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96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同感」是現象學、精神分析學、心理學、美學和道德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但這一概念的中文翻譯的情況又非常複雜,本書試圖系統辨析不同譯名的不同用法,對它們進行正本清源式的考察,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區別,澄清種種混淆和誤解。本書是一幅現象學全景圖:展現休謨、斯密、狄爾泰、利普斯、弗洛伊德、榮格、拉康、胡塞爾、海德格爾、施泰因、舍勒、舒茨、薩特、梅洛-龐蒂、勒維納斯、霍夫曼、斯洛特等人關於同感的思想,同時作者在「同感-他人-道德」的問題框架下,深入探討了自我與他人、審美與道德、主體性與主體間性等重要的具有實踐意義的倫理學、哲學問題。

作者介紹
張浩軍|責編:李靜韜
    張浩軍,甘肅武威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2008),德國科隆大學胡塞爾檔案館訪問學者(2014.8—2015.8),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院、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11.4—2012.4);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學院副院長兼哲學系主任,主要從事現象學、現象學與分析哲學的比較研究,在《胡塞爾研究》(Husserl Studies)、《哲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譯文20余篇,出版專著1部、譯著2部,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項目4項,先後入選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中國政法大學錢端升青年學者和錢端升學者,兼任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理事等。

目錄
序  張志偉
前言
第一章  Einf?hlung與Sympathie
  第一節  關於「Einf?hlung」與「Sympathie」的漢譯
  第二節  自然哲學中的Sympathy
  第三節  道德哲學中的Sympathy
  第四節  Einf?hlung、Empathie與Empathy
  第五節  Einf?hlung與Sympathie
  結語
第二章  理解Einf?hlung的四條進路
  第一節  同感美學
  第二節  同感心理學
  第三節  同感倫理學
  第四節  同感現象學
  結語
第三章  精神分析語境中的移情
  第一節  何謂「移情」
  第二節  移情與反移情
  第三節  移情與投射
  第四節  移情、反移情與同感
  第五節  移情與道德
  結語
第四章  施泰因論同感的本質
  第一節  何謂「同感」
  第二節  同感與外感知
  第三節  同感的「原本性」與「非原本性」
  第四節  同感與「內感知」
  第五節  同感與模仿
  第六節  同感與類比推理
  結語
第五章  舍勒論同情的本質與形式
  第一節  舍勒對同情倫理學的批判
  第二節  共感、理解與追復感受
  第三節  共感現象中的差異
  第四節  同情的奠基法則
  第五節  共感、愛與道德
  結語
第六章  舒茨論同感、他人與主體間性
  第一節  舒茨社會世界現象學視域中的他人問題
  第二節  舒茨對胡塞爾主體間性理論的批評
  第三節  現象學能夠為精神科學奠基嗎
  結語
第七章  列維納斯論他人與倫理
  第一節  西方哲學與存在論
  第二節  他人與面孔
  第三節  臨近與煩擾
  第四節  人質與替代
  第五節  倫理學與形而上學
  第六節  質疑與批評
  結語

第八章  同感與道德
  第一節  同感與道德動機
  第二節  同感與利他主義
  第三節  同感與道德感知
  第四節  同感與道德教育
  結語餘論同情的邊界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