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妙手回春的中國古代醫藥(少年版)/圖文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系列

  • 作者:孫文閣|責編:李蔚蔚//王文靜//胡占傑|總主編:戴念祖//白欣
  • 出版社:河北科技
  • ISBN:9787571713669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42
人民幣:RMB 3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古代醫藥獨特而博大精深,它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人們同疾病鬥爭的智慧,守護了一代又一代人,造福了一輩又一輩人。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為少年朋友詳細介紹了中國古代醫藥的起源與發展,如鑽燧取火與古代的飲食變化、酒的發明與醫學;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如我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黃帝內經》,中藥學的奠基之作《神農本草經》;中國傳統醫學代表人物與成就,如外科名醫華佗發明了麻沸散,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

作者介紹
孫文閣|責編:李蔚蔚//王文靜//胡占傑|總主編:戴念祖//白欣

目錄
一、中國古代醫學的起源與衛生保健
  從「醫」字說起
  醫學與古代的衛生保健
  鑽燧取火與古代的飲食衛生
  酒的發明與醫學
  體育運動、音樂、舞蹈與古代的醫學
  古人對疾病病患的認識與醫療的發生
  早期醫藥衛生之開端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我國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黃帝內經》
  中藥學的奠基之作《神農本草經》
  問難《內經》的醫學著作《黃帝八十一難經》
三、古代名醫的出現
  名醫醫緩與醫和
  中醫的「六氣致病學說」
  名醫扁鵲
  醫響和文摯
  漢代名醫倉公淳于意
  東漢名醫郭玉
  漢末名醫張仲景
  外科名醫華佗
四、道教與中醫
  道教為什麼與中醫關係密切
  漢末的農民軍領袖張角
  葛洪與他的醫學成就
  著名道士醫者陸修靜
  道教領袖兼名醫陶弘景
  唐代著名道士藥王孫思邈
五、皇帝與醫生
  秦漢的皇帝與醫生
  唐代的皇帝與醫生
  宋代的皇帝與醫生
  元朝的皇帝與醫生
  康熙皇帝與醫生
六、中國古代政府與醫學的發展
  政府的醫療機構與醫生
  養疾問病與政府衛生政令
  太醫署與官方醫學教育
  官府頒行國家藥典
  法醫學與法醫檢驗
七、南北朝至隋唐宋時期的著名醫學家
  西晉名醫王叔和
  中國針灸的鼻祖皇甫謐
  隋朝醫學家巢元方
  食療學鼻祖孟詵
  精通《內經》的王冰
  唐朝名醫王煮
  兒科聖手錢乙
  宋朝名醫王惟一
  宋朝名醫林億

  北宋名醫蘇頌
八、金元時期的著名醫學家及其成就
  金元四大醫家
  寒涼派名醫劉完素
  易水學派名醫張元素
  攻下派名醫張從正
  補土派名醫李杲
  名醫王好古
  名醫羅天益
  滋陰派名醫朱震亨
  忽思慧與《飲膳正要》
九、明清時期的中醫名家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外科聖手陳實功
  醫術中的傑士張景岳
  多才的名醫傅青主
  葉天士與溫病學
  溫病學的大家薛雪
  清代名醫王孟英
  溫病學大家吳鞠通
  用藥如用兵的徐大椿
  王清任與《醫林改錯》
  外治之宗吳尚先
  著名女中醫曾懿
  張錫純與《醫學衷中參西錄》
  近代中西醫匯通的名醫唐宗海
  近代名醫惲鐵樵
十、中國的老藥店
  北京鶴年堂
  北京同仁堂
  北京長春堂
  杭州胡慶余堂
  廣州陳李濟
  武漢葉開泰
  蘇州雷允上
十一、古代的瘟疫與防疫治療
  中國古代對流行的瘟疫的認識
  中國古代對疫病的預防和治療
  戰爭與瘟疫的流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