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戲曲演進史(4金元明北曲雜劇下與明清南雜劇)(精)/台灣地區國學叢書

  • 作者:曾永義|責編:黃瑞麗|總主編:劉東
  • 出版社:九州
  • ISBN:9787522517780
  • 出版日期:2023/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76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戲曲演進史》是曾永義教授以劇種的演進為骨架,參照諸多文獻資料與底本,編成的鴻篇巨制,全面闡述了中國戲曲的演進過程,被認為「完善了一代之學的內涵和外延」,是該領域的標誌性著作。
    本書包括兩大部分:「金元明北曲雜劇編」之第十四章至十五章以及「明清南雜劇」。各部分具體內容如下:「金元明北曲雜劇編」第十四章「北曲雜劇之餘勢:明初憲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評」、第十五章「周憲王及其《誠齋雜劇》」、第十六章「北曲雜劇的尾聲:明中葉至清代名家名作述評」。
    「明清南雜劇」部分:「序說」、第一章「明清雜劇之著錄」、第二章「明清南雜劇演進之態勢」、第三章「明中期南雜劇作家作品述評」、第四章「明後期南雜劇作家作品述評」、第五章「清順康間南雜劇、短劇作家與作品述評」、第六章「清雍乾間南雜劇、短劇述評」、第七章「楊潮觀及其《吟風閣雜劇》」、第八章「清嘉道咸雜劇述評」、第九章「清嘉道咸雜劇述評」、附錄「清嘉道咸雜劇述評」「清嘉道咸雜劇述評」。

作者介紹
曾永義|責編:黃瑞麗|總主編:劉東
    曾永義,生於1941年,台南縣人,文學博士。曾任世新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教授;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中國戲曲學院等十數所院校客座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名譽教授、胡適講座教授、台灣大學講座教授、傑出人才講座教授;亦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荷蘭萊頓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在德國魯爾大學、香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曾獲多項學術大獎。     1967年6月以《洪升及其長生殿》獲台大文學碩士學位,1971年9月以《明雜劇概論》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副教授,迄今未曾離開教職和戲曲。學術和教學範圍以戲曲為主體,以俗文學、韻文學和民俗藝術為羽翼。     除兩本學位論文外,其後學術專著有《蒙元的新詩——元人散曲》(1981)、《說民藝》(1987)、《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1988)、《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1991)、《戲曲源流新論》(2000)、《俗文學概論》(2003)、《戲曲腔調新探》(2008)、《地方戲曲概論》(2011)、《戲曲學》(2016)、《戲曲歌樂基礎之建構》(2017)、《古典戲曲要籍述評》(2017)、《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2019)等13部;另有關涉戲曲史之期刊論文150余篇結集於《中國古典戲劇論集》(1975)、《說戲曲》(1976)、《說俗文學》(1980)、《詩歌與戲曲》(1988)、《參軍戲與元雜劇》(1992)、《論說戲曲》(1997)、《從腔調說到崑劇》(2002)、《戲曲與歌劇》(2004)、《戲曲本質與腔調新探》(2007)、《戲曲之雅俗、摺子、流派》(2009)、《戲曲與偶戲》(2013)、《戲曲新論十題》(出版社改題為《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曾永義卷》,2017)等11書之中;散文類有《蓮花步步生》《人間愉快》《牽手五十年》《椰林大道五十年》《中流自在:曾永義散文選》等8部;戲曲劇本創作有崑劇、京劇、豫劇、歌仔戲、中國現代歌劇在內的21部;舊詩一千數百首。

目錄
丁  金元明北曲雜劇(下)
  第十四章  北曲雜劇之餘勢:明初憲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評
    引言
    一、明初十六子
    二、寧獻王及其他諸家
    三、教坊劇
    四、無名氏雜劇
  第十五章  周憲王及其《誠齋雜劇》
    引言
    一、周憲王之家世與生平
    二、《誠齋雜劇》的總目及所改正的舊本
    三、《誠齋雜劇》的內容和思想
    四、《誠齋雜劇》結構排場的特色
    五、《誠齋雜劇》的文章
    余言
    附:《雍熙樂府》選錄《誠齋雜劇》劇目
  第十六章  北曲雜劇的尾聲:明中葉至清代名家名作述評
    引言
    一、康海與王九思
    二、馮惟敏及其他北雜劇諸家
    三、孟稱舜及其他北雜劇諸家
    四、尤侗的《西堂樂府》
    結語
  結尾
戊  明清南雜劇
  序說
  第一章  明清雜劇之著錄
    一、「明雜劇體制提要」之統計
    二、「清雜劇體制提要」之統計
  第二章  明清南雜劇演進之態勢
    一、明中期雜劇之「南曲化」與「文士化」
    二、明後期雜劇「崑山腔水磨調化」蛻變為「南雜劇」與「短劇」
    三、清代雜劇趨於短劇「辭賦化」
  第三章  明中期南雜劇作家作品述評
    一、徐渭生平與《四聲猿》雜劇述評
    二、李開先、許潮、汪道昆三位短劇作家述評
  第四章  明後期南雜劇作家作品述評
    引言
    一、陳與郊《昭君出塞》《文姬入塞》《義犬記》與徐復祚《一文錢》述評
    二、沈璨《博笑記》及吳江旗下王驥德《男皇后》、呂天成《齊東絕倒》、沈自徵《漁陽三弄》、葉小紈《鴛鴦夢》述評
    三、葉憲祖《懈園雜劇》十二種述評
    四、傅一臣《蘇門嘯》十二種述評
    五、其他南雜劇諸家
  第五章  清順康問南雜劇、短劇作家與作品述評
    一、吳偉業及其他諸家
    二、徐石麒及其他諸家
    三、裘璉及其他諸家
    附錄:無名氏《三幻集》
  第六章  清雍乾間南雜劇、短劇述評
    一、蔣士銓

    二、桂馥和曹錫黼
    三、唐英及其他諸家
  第七章  楊潮觀及其《吟風閣雜劇》
    一、作者的生平事跡
    二、《吟風閣雜劇》的內容和思想
    三、《吟風閣雜劇》的布局、排場和文章
    四、餘論
  第八章  清嘉道成雜劇述評
    一、舒位及其他諸家
    二、許鴻磐、周樂清和黃燮清
    三、陳棟及其他諸家
  第九章  清同光雜劇述評
    一、楊恩壽和陳娘
    二、許善長和劉清韻
    三、袁蟑及其他諸家
結尾
附錄
  一、明代雜劇體制提要
  二、清代雜劇體制提要及存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