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德國比較法學研究(歷史與方法論)

  • 作者:朱淑麗|責編:趙秋蕙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9787552042719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5
人民幣:RMB 63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德國為核心,考察比較法學的成長、實踐和發展歷史,並以方法論為重點,從社會學和法哲學角度描述這門學科的發展脈絡,旨在揭示西方比較法學的發展規律。
    本書共分為八章,兩個層面。前五章著重敘述德國比較法學的各個發展時期和社會實踐。后三章則從具體上升為抽象,重點考察德國比較法學的方法論,即功能主義,並以社會學和法哲學視角,揭示比較法學研究範式的轉向、反形式主義進路及其背後的深層原因。

作者介紹
朱淑麗|責編:趙秋蕙
    朱淑麗,河南汝州人。法學博士。著有《法律與民間規範:以榮譽決鬥為視角》《歐盟民法法典化研究》等,並在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近代德國比較法學的發展演變
  第一節  比較法學的早期發展
    一、比較法學的起點
    二、法哲學對比較法學的影響
    三、比較法學的發軔階段
    四、「比較法律科學」學派
  第二節  比較法學的現代轉型和興盛發展
    一、德國比較法學的現代轉型
    二、比較法學的興盛發展
  第三節  比較法學的停滯
第二章  當代德國的比較法學
  第一節  比較法研究機構、雜誌和學會
  第二節  比較法的研究方法
    一、功能比較方法
    二、跨學科研究方法
    三、經濟學與比較法
  第三節  比較法的研究範圍
    一、社會主義法系
    二、非洲和東歐國家
    三、公法領域
    四、宏觀比較領域
  第四節  比較法的功能
    一、協助立法
    二、籌備法律的協調和統
    三、幫助法官進行司法解釋
  第五節  比較法的追求目標——「歐洲共同法」
  第六節  比較法和法律教育
第三章  比較法學者對「共同歐洲私法」的推動
  第一節  歐盟對私法的干預使「共同法」成為可能
  第二節  歐盟立法的嚴重缺陷使「共同法」成為必要
  第三節  圍繞《歐洲民法典》的爭論
    一、對《歐洲民法典》的基本立場
    二、關於民法典的實質方面
  第四節  構建《歐洲民法典》文本
    一、歐洲合同法委員會及其工作成果
    二、《歐洲民法典》研究組
  第五節  締造共同法律文化
    一、法學研究
    二、法學教育
第四章  茨威格特和克茨的《比較法總論》
  第一節  功能比較方法
    一、功能比較的出發點
    二、問題性思考和調查的範圍
    三、「類似的推定」——功能比較方法的基礎
    四、「比較的第三項」與比較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  法系劃分理論
    一、對以往理論的批判
    二、樣式理論
    三、法系劃分的相對性原理

  第三節  對西方法系的「深度描繪」
第五章  20世紀末德國比較法學的新發展
  第一節  發展背景
  第二節  后現代主義者對傳統比較法的批判
    一、對功能主義的批判
    二、對傳統比較法追求目標的批判
    三、對傳統比較法分類的批判
  第三節  德國比較法新方向的開創——「文化比較」
    一、弗蘭肯伯格的「批判性比較」
    二、格羅斯菲爾德的跨學科研究
第六章  西方比較法學中的功能主義
  第一節  功能主義的出現
    一、背景
    二、新方法的提出
    三、方法論的來源
    四、方法論的核心要素
  第二節  功能方法的成長與深化
    一、正統地位的確立
    二、理論的成長
    三、理論的深化
  第三節  功能主義的實踐性力量
    一、廣泛應用
    二、具體應用中的矛盾
  第四節  后現代主義的挑戰
    一、背景
    二、批判性比較
    三、解釋學活動
    四、后現代主義的特質和局限
  第五節  對后現代批判的回應
  第六節  結論
第七章  研究範式的后現代轉向及其限度
  第一節  研究方法上從偏好「共性」轉向強調「特殊性」
  第二節  研究目標上從實踐轉向認識
  第三節  在學科的發展邏輯上將反形式主義進路推向極致
  第四節  效果上加劇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分裂
第八章  比較法學中的反形式主義進路
  第一節  反形式主義的起點
  第二節  以社會學為導向的反形式主義
    一、社會條件的轉變
    二、功能方法的反形式化因素
    三、形式化因素的保留
  第三節  以人文學科為導向的反形式主義
    一、新形式主義的勃興以及后現代的「逆勢挑戰」
    二、研究目標上的反形式主義
    三、研究方法上的反形式主義
  第四節  反形式主義的效果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