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藝術的本真抑或人的真實(邁克爾·弗雷德的藝術批評與藝術史研究)

  • 作者:朱橙|責編:董良敏
  • 出版社:文化藝術
  • ISBN:9787503975004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7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關於弗雷德藝術寫作的研究已有序展開,但多局限在對某一個階段或某一個問題的探討,從中很難窺見弗雷德藝術研究的全貌,因而無法以歷史的眼光全面把握弗雷德各個階段藝術研究的相關性。目前,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一部詳細而全面地介紹和研究弗雷德超過半個世紀、共分為四個階段的藝術寫作生涯(從晚期現代主義藝術到極少主義藝術,從法國乃至義大利的現代主義繪畫前史到20世紀70、80年代出現的新藝術攝影)的著作。本書希望能夠補足這塊短板,以系統導讀的方式向學界尤其是中文讀者詳細介紹弗雷德充滿了學術爭議的藝術研究。

作者介紹
朱橙|責編:董良敏
    朱橙,湖北荊州人,藝術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現代藝術理論與批評、中國現代藝術與設計史、國家形象設計。近年來,出版學術專著2部、譯著6部,參與編寫教材2部,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一般項目以及文化和旅遊部委託課題多項,並在各級各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譯文70余篇。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邁克爾·弗雷德及其藝術研究的知識體系與結構
  第二節  從晚期現代主義藝術到新藝術攝影:邁克爾·弗雷德藝術研究的四個階段
第一章  現代主義慣例論:晚期現代主義藝術批評及其哲學基礎
  第一節  作為「物性」解構的現代主義慣例論
  第二節  日常語言哲學與表達現象學的共振:現代主義慣例論的哲學基礎
  第三節  現代主義如何運作:邁克爾,弗雷德與克拉克的現代主義之爭及對藝術定義和概念假設的批判
第二章  「劇場性」的綿延:極少主義藝術批評及其知覺現象學介入
  第一節  早期極少主義藝術實踐及其批評語境
  第二節  從「物性」的內部到「劇場性」的外部
  第三節  「劇場性」的知覺現象學本質
  第四節  如何理解后現代主義:關於邁克爾·弗雷德極少主義藝術批評的接受與演繹
第三章  繪畫與觀者:現代主義繪畫前史研究的邏輯及其缺陷
  第一節  觀者問題的產生:18世紀法國繪畫的反劇場性美學
  第二節  「內置」與「外在」:從庫爾貝的具身化融入到卡拉瓦喬的雙重時刻
  第三節  正視繪畫本體論:作為「1863一代」的馬奈及其藝術的現代使命
  第四節  可見的作品與不可見的觀者:接受美學介入西方藝術史研究的歷史、方法及問題
第四章  美學,抑或觀念:現代主義攝影批評及其問題
  第一節  為什麼作為藝術的攝影前所未有的重要
  第二節  模糊性的意圖:羅蘭·巴特、托馬斯·迪曼德與邁克爾·弗雷德的闡釋悖論
  第三節  美學,抑或觀念:邁克爾·弗雷德現代主義攝影理論的問題
結論  藝術的本真,抑或人的真實
參考文獻
中英文人名對照
關於作者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