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西方心理學史--脈絡與趨勢

  • 作者:馬偉軍|責編:魏冬峰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47119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涵蓋西方心理學史從古希臘早期哲學心理學發展至當代科學認知心理學的全貌,突出呈現西方心理學史的主要理論與應用流派,旨在幫助心理學專業學生掌握西方心理學理論與應用的主要發展脈絡、現狀與趨勢,培養其心理學學科的理論思維能力與應用視角。本書在忠實敘述西方心理學史的重要事件與體系流派的基礎上,結合心理學史編撰學的「厚今說」與「時代精神說」的視角,首次從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的發展線索對西方心理學史進行梳理,並且關注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本書的出版對當今我國西方心理學史教學有一定參考價值,可作為國內心理學專業本科心理學史課程的參考教材。

作者介紹
馬偉軍|責編:魏冬峰
    馬偉軍,男,1970年生。1992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2005年獲日本神戶大學社會心理學方向博士學位。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員,上海市心理學會理事、上海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上海市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與心理咨詢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社會認知、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在社會認知領域,分別用中、英、日文在SSCI/SCI(E)、中國和日本心理學期刊發表機器學習與情緒識別、歸因與記憶等領域的論文近三十篇與日文專著一部。在社會認知、現象學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等領域發表理論心理學論文數篇,長期從事心理學史與理論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目錄
序言
作者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西方心理學的學科性質
    一、「科學」的定義和基本特徵
    二、傳統科學觀的變革
    三、心理學的定義
    四、心理學中的八大永恆問題
  第二節  西方心理學史的對象與體系
    一、西方心理學史的研究範圍
    二、應用心理學的誕生與發展
  第三節  西方心理學史的編纂學原則
    一、偉人說和時代精神說
    二、厚古說與厚今說
    三、內在說與外在說
    四、量的研究和質的研究
    五、連續性研究和非連續性研究
    六、理論和應用
  第四節  學習西方心理學史的意義
    一、吸收精華:「洋為中用」
    二、了解現狀:掌握西方心理學發展的歷史規律
    三、提高理論素養:提高分析、鑒別和批判能力
    四、培養歷史思維
    五、結語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學的起源和建立
  第一節  西方心理學的哲學起源
    一、古希臘哲學中的西方哲學心理學思想
    二、近代西方的哲學心理學思想
  第二節  西方心理學的科學起源
    一、古代醫學中的心理學思想
    二、天文學與西方心理學
    三、生理學與西方心理學
    四、物理學與心理學——心理物理學
  第三節  實驗心理學的建立
    一、實驗心理學誕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實驗心理學誕生的哲學與科學背景
    三、馮特與西方心理學的建立
第三章  內容心理學與意動心理學
  第一節  內容心理學
    一、內容心理學產生的哲學與科學背景
    二、馮特
    三、艾賓浩斯
    四、格奧爾格·繆勒
  第二節  意動心理學
    一、意動心理學產生的背景
    二、布倫塔諾
    三、斯頓夫
    四、形質學派
  第三節  二重心理學
    一、符茨堡學派代表人物

    二、二重心理學
    三、評價
第四章  構造心理學與機能心理學
  第一節  鐵欽納的構造主義心理學
    一、構造心理學產生的背景
    二、鐵欽納生平
    三、構造心理學的體系
    四、對構造心理學的評價
  第二節  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的背景
    一、歷史背景
    二、哲學背景
    三、科學背景
    四、心理學背景
  第三節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
    一、詹姆斯生平
    二、著作、主要觀點與評價
  第四節  美國機能主義先驅
    一、霍爾
    二、閔斯特伯格
  第五節  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
    一、芝加哥學派的機能主義心理學
    二、哥倫比亞學派的機能主義心理學
    三、對機能主義心理學的評價
  第六節  構造主義與機能主義之爭
    一、從時間線看二者之爭
    二、從觀點看二者之爭
    三、結語
第五章  行為主義
  第一節  行為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社會背景
    二、哲學背景
    三、神經生理學背景
    四、心理學背景
  第二節  早期行為主義
    一、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
    二、拉什里
  第三節  新行為主義
    一、新行為主義的產生
    二、托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
    三、赫爾的邏輯行為主義
    四、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
  第四節  新的新行為主義
    一、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二、羅特的社會行為學習理論
    三、米歇爾的認知社會學習理論
  第五節  行為主義的評價
    一、理論貢獻
    二、應用貢獻
    三、結語
第六章  精神分析

  第一節  精神分析的起源
    一、社會背景
    二、思想背景
    三、心理病理學背景
  第二節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與著作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與核心理論
    三、評價
  第三節  其他早期的精神分析學家
    一、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第四節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
    一、從本我心理學走向自我心理學
    二、哈特曼與自我心理學的建立
    三、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學
  第五節  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
    一、克萊因的客體關係理論
    二、溫尼科特的客體關係理論
  第六節  精神分析的社會文化學派
    一、霍妮的文化神經症理論
    二、沙利文的人際精神分析理論
    三、弗洛姆的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
  第七節  自體心理學
    一、科胡特的生平
    二、自體心理學的主要觀點
    三、評價
  第八節  精神分析的發展現狀
    一、拉康與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
    二、主體間性精神分析
第七章  格式塔與信息加工心理學
  第一節  格式塔心理學
    一、產生背景
    二、主要代表人物
    三、主要觀點
    四、格式塔心理學的評價
  第二節  拓撲心理學
    一、勒溫的生平
    二、勒溫的場論
    三、勒溫理論的主要影響
    四、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第三節  皮亞傑學派
    一、皮亞傑生平
    二、皮亞傑的理論
    三、皮亞傑學派的發展
    四、皮亞傑的評價
  第四節  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
    一、歷史背景
    二、與鄰近學科的聯繫
    三、基本觀點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理論與研究
    六、貢獻與局限
第八章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存在主義心理學
  第一節  人本主義心理學
    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思想源泉與主要觀點
    二、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三、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四、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評價
  第二節  存在主義心理學
    一、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思想
    二、弗蘭克爾的存在主義心理學
    三、歐文·亞隆的存在主義心理學
    四、存在主義心理學評價
第九章  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脈絡、現狀與趨勢
  第一節  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脈絡
    一、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脈絡與框架
    二、西方心理學發展的兩條脈絡
    三、20世紀心理學四大主流派對八大永恆問題的觀點
  第二節  西方心理學的現狀與特點
    一、理論與應用
    二、兩種文化
    三、諸多分支與統合的嘗試
    四、全球化與本土化
  第三節  當前西方心理學的前沿與趨勢
    一、當前西方心理學前沿
    二、當前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人物關鍵詞
專業名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