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過程機理與控制(精)

  • 作者:李雲開|責編:周煒//羅娟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568809
  • 出版日期:2023/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848
人民幣:RMB 5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綜合利用水利、機械、材料、電子等多學科理論及精細結構顯微分析、分子微生物學等現代研究方法,結合大量現場原位試驗,研究黃河水、再生水、微鹹水等複雜水源滴灌條件下灌水器堵塞行為,建立灌水器狹小空間內堵塞物質提取及特徵組分測試方法,揭示灌水器物理、化學、生物堵塞誘發機理;創建灌水器內部三維流動可視化的測試及固-液-氣多場耦合模擬方法,建立灌水器抗堵塞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發抗堵塞灌水器高效製造技術;建立過濾器合理配置、系統運行優化、化學加氯、毛管沖洗等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方法及集成應用模式。
    本書可供農業水土工程、水利工程等領域相關學者、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作為企業家、技術人員、用戶等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李雲開|責編:周煒//羅娟
    李雲開,工學博士、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農業節水與水資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兼任Irrigation Science副主編以及Agricultural WaterManagemenr等10余個國內外學術期刊編委。重點圍繞精量高效滴灌技術、裝備與系統智慧管控等開展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水利部公益性行業專項科研經費項目等40余項。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Water Research、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水利學報〉等國內外刊物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的論文被SCI收錄112篇,連續多年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 )「中國高被引學者」;出版專著2部,均獲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以第一發明人獲授權美國發明專利2項、中國發明專利52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等省部級一等獎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滴灌技術及其應用前景
    1.1.1  滴灌技術及其發展過程
    1.1.2  滴灌技術主要應用區域與主要對象
    1.1.3  滴灌技術應用前景與發展態勢
  1.2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特性及機理
    1.2.1  滴灌系統灌水器物理堵塞特性與形成機理
    1.2.2  滴灌系統灌水器化學堵塞特性與形成機理
    1.2.3  滴灌系統灌水器生物堵塞特性與形成機理
    1.2.4  滴灌系統灌水器物理-化學-生物堵塞耦合作用機理
  1.3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技術與方法
    1.3.1  滴灌系統灌水器抗堵塞產品開發
    1.3.2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的顆粒物沉澱-過濾處理
    1.3.3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的加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方法
    1.3.4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的新途徑
  1.4  我國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研究的新問題與新挑戰
    1.4.1  我國滴灌水源多元化使得灌水器堵塞風險急劇增加
    1.4.2  滴灌系統功能提升對灌水器抗堵塞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5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機理與控制研究的總體思路
    1.5.1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機理與控制研究的目標
    1.5.2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機理與控制研究的總體框架體系
    1.5.3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機理與控制研究的主要內容
  1.6  作者研究團隊灌水器堵塞機理與控制研究取得的主要進展
    1.6.1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發生特性與快速預估方法
    1.6.2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誘發、生長及調控機理
    1.6.3  滴灌系統高效抗堵塞灌水器設計理論與方法
    1.6.4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的技術與方法
    1.6.5  複雜水源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技術體系與應用模式
  參考文獻
第2章  滴灌系統灌水器性能評價與結構特徵
  2.1  滴灌系統灌水器研發歷程
    2.1.1  國外灌水器研發歷程
    2.1.2  我國灌水器研發歷程
    2.1.3  灌水器產品發展趨勢
  2.2  滴灌系統灌水器典型產品結構分析
    2.2.1  灌水器主要構成部分
    2.2.2  壓力補償式灌水器
    2.2.3  非壓力補償式灌水器
  2.3  滴灌系統灌水器流量及其影響因素
    2.3.1  灌水器流量-壓力關係
    2.3.2  灌水器製造偏差
    2.3.3  灌水器流量對滴灌水溫的敏感性
    2.3.4  堵塞對灌水器流量的影響
  2.4  滴灌系統灌水器典型產品水力性能與宏觀水力學特性
    2.4.1  灌水器結構形式對水力性能的影響
    2.4.2  灌水器流道幾何參數對水力性能的影響
    2.4.3  灌水器宏觀水力學特性與消能機理
  參考文獻

第3章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行為測試及評價方法
  3.1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評價指標體系
    3.1.1  單個灌水器堵塞軌跡跟蹤評價指標
    3.1.2  系統多個灌水器堵塞統計評價指標
    3.1.3  灌水器堵塞率分佈評價指標
  3.2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測試方法與裝置
    3.2.1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測試方法
    3.2.2  滴灌系統灌水器性能平台技術指標要求
    3.2.3  智能式滴灌系統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綜合測試平台
    3.2.4  灌水器抗堵塞性能原位加速測試平台
  3.3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行為的原位加速測試方法
    3.3.1  試驗概況
    3.3.2  加速測試方法對灌水器堵塞行為的影響
  3.4  灌溉水溫對灌水器流量的影響及校正
    3.4.1  試驗概況
    3.4.2  灌溉水溫對非壓力補償式灌水器流量的影響及校正
    3.4.3  灌溉水溫對壓力補償式灌水器流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3.5  小結
    3.5.1  材料與方法
    3.5.2  灌水器相對平均流量及灌水均勻度動態變化特徵
    3.5.3  灌水器堵塞發生的隨機性
    3.5.4  灌水器堵塞率分佈動態變化特徵
  3.6  滴灌系統灌水器複合堵塞行為與特徵
    3.6.1  材料與方法
    3.6.2  單個灌水器堵塞發生隨機性評價
    3.6.3  單個灌水器堵塞發生可恢復性評價
    3.6.4  滴灌系統堵塞發生的持續性
  3.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行為及主要特徵
  4.1  滴灌系統灌水器生物堵塞行為與特性
    4.1.1  試驗概況
    4.1.2  灌水器平均相對流量動態變化特徵
    4.1.3  灌水器灌水均勻度動態變化特徵
    4.1.4  灌水器堵塞率沿毛管分佈特徵
  4.2  滴灌系統灌水器化學堵塞行為與特徵
    4.2.1  試驗概況
    4.2.2  單個灌水器堵塞發生的隨機性評價
    4.2.3  毛管上灌水器堵塞的持續性
    4.2.4  不同類型灌水器堵塞率沿毛管分佈特徵
    4.2.5  不同礦化度下毛管堵塞率分佈對水力性能的影響
  4.3  滴灌系統灌水器複合堵塞行為與特徵
    4.3.1  試驗概況
    4.3.2  單個灌水器堵塞發生隨機性評價
    4.3.3  單個灌水器堵塞發生可恢復性評價
    4.3.4  滴灌系統堵塞發生的持續性
    4.3.5  不同堵塞類型下灌水器堵塞發生特性的差異
  4.4  灌水器堵塞特性評估指標之間的定量關係
    4.4.1  水質對灌水器堵塞特性評估指標之間關係的影響
    4.4.2  不同類型灌水器對灌水器堵塞特性評估指標之間關係的影響

  4.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物質提取及分析方法
  5.1  灌水器堵塞物質提取方法
  5.2  堵塞物質物理組分分析方法
    5.2.1  顆粒物干重分析方法
    5.2.2  顆粒物粒徑組成分析方法
  5.3  堵塞物質化學組分分析方法
    5.3.1  元素組成的SEM-EDS聯合應用分析方法
    5.3.2  礦物組分的X射線衍射儀分析方法
  5.4  堵塞物質生物組分分析方法
    5.4.1  黏性胞外聚合物分析方法
    5.4.2  微生物群落結構的PLFAs生物標記分析方法
    5.4.3  微生物群落結構的PCR-DGGE測試方法
    5.4.4  微生物群落結構的高通量測序分析方法
  5.5  堵塞物質表面形貌與空間分佈測試方法
    5.5.1  堵塞物質表面特徵的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方法
    5.5.2  堵塞物質表面三維形貌的白光干涉形貌儀測試方法
    5.5.3  堵塞物質空間分佈的高精度電腦斷層掃描無損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第6章  滴灌系統灌水器內部堵塞物質多尺度分佈特徵
  6.1  滴灌系統灌水器內部生物堵塞物質元素組成及二維形貌特徵
    6.1.1  灌水器流道主體以及進出口生物堵塞物質元素組成分析
    6.1.2  基於ESEM的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二維形貌
  6.2  滴灌系統灌水器內部生物堵塞物質表面三維形貌特徵
    6.2.1  取樣方法與監測點位
    6.2.2  流道結構單元局部微域生物堵塞物質表面形貌特徵
    6.2.3  流道單元段內部生物堵塞物質表面形貌變化規律
    6.2.4  流道多級單元段內部生物堵塞物質表面形貌變化規律
    6.2.5  流道入口與出口生物堵塞物質表面形貌特徵及動態變化規律
  6.3  再生水滴灌系統灌水器內部生物堵塞物質多尺度分佈
    6.3.1  材料與方法
    6.3.2  灌水器內部生物堵塞物質空間分佈的整體表現
    6.3.3  不同堵塞程度下灌水器流道內部生物堵塞物質空間分佈
    6.3.4  不同類型灌水器流道內部生物堵塞物質空間分佈
  6.4  多水源滴灌灌水器內部堵塞物質三維空間分佈
    6.4.1  不同堵塞程度灌水器堵塞物質空間分佈
    6.4.2  不同毛管位置灌水器堵塞物質空間分佈
  6.5  滴灌系統灌水器流道局域水動力-生物堵塞物質耦合作用機制
    6.5.1  試驗概況
    6.5.2  流道局域水動力學特徵對生物堵塞物質生長時空分佈的影響
    6.5.3  壁面附著生物堵塞物質生長對複雜流道局域水動力學特徵的影響
    6.5.4  流道近壁面水力剪切力與生物堵塞物質局域厚度的相關關係及流道優化方法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滴灌系統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形成動力學與誘發機制
  7.1  滴灌水源顆粒物表面形貌及其對生物堵塞物質的影響
    7.1.1  再生水水源及其分形特徵
    7.1.2  再生水水源顆粒物表面形貌及其分佈特徵
    7.1.3  再生水顆粒物與生物堵塞物質組分的相似性

  7.2  滴灌系統灌水器類型對生物堵塞物質形成過程的影響
    7.2.1  試驗概況
    7.2.2  灌水器類型對固體顆粒物形成過程的影響
    7.2.3  灌水器類型對胞外聚合物形成過程的影響
    7.2.4  灌水器類型對PLFAs形成過程的影響
  7.3  滴灌系統灌水器流道深度對生物堵塞物質形成過程的影響
    7.3.1  試驗概況
    7.3.2  灌水器流道深度對固體顆粒物形成過程的影響
    7.3.3  灌水器流道深度對胞外聚合物形成過程的影響
    7.3.4  灌水器流道深度對PLFAs形成過程的影響
    7.3.5  灌水器流道深度對錶面形貌的影響
  7.4  堵塞物質微生物群落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與機理
    7.4.1  試驗概況
    7.4.2  灌水器堵塞物質PLFAs動態變化特徵
    7.4.3  灌水器堵塞物質微生物種類及優勢菌
    7.4.4  堵塞物質微生物多樣性與灌水器堵塞的關係
  7.5  滴灌系統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特徵組分形成動力學過程與模擬
    7.5.1  特徵組分形成動力學模型假設與構建
    7.5.2  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固體顆粒物形成動力學過程模擬
    7.5.3  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胞外聚合物形成動力學過程模擬
    7.5.4  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磷脂脂肪酸形成動力學過程模擬
  7.6  灌水器內部生物堵塞誘發機制與路徑分析
    7.6.1  試驗概況
    7.6.2  灌水器內部固體顆粒物形成與堵塞程度之間的定量關係
    7.6.3  灌水器內部胞外聚合物形成與堵塞程度之間的定量關係
    7.6.4  灌水器內部磷脂脂肪酸形成與堵塞程度之間的定量關係
    7.6.5  灌水器生物堵塞誘發因素的路徑分析
  7.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滴灌系統灌水器化學堵塞形成動力學與誘發機制
  8.1  化學堵塞關鍵組分及其動態變化
    8.1.1  試驗概況
    8.1.2  不同礦化度水質變化
    8.1.3  灌水器化學堵塞物質主要礦物組分動態變化特徵
    8.1.4  灌水器化學堵塞物質總量動態變化特徵
    8.1.5  不同礦化度下灌水器內部堵塞物質組分的動態變化
    8.1.6  不同礦化度下灌水器內部主要礦物組分與灌水器堵塞程度的相關關係分析
    8.1.7  不同礦化度下灌水器內部主要礦物組分累積量變化的相關關係分析
    8.1.8  不同礦化度下灌水器堵塞物質的表觀形貌及粒徑分析
    8.1.9  不同灌水器類型對化學堵塞物質的影響機理
  8.2  水源中多離子共存對碳酸鈣析晶污垢形成的影響
    8.2.1  試驗概況
    8.2.2  多離子共存對碳酸鈣析晶污垢干重的影響
    8.2.3  多離子共存對碳酸鈣污垢晶相和大小的影響
    8.2.4  多離子共存對碳酸鈣污垢晶體表觀形貌的影響
  8.3  水源中雜質離子對碳酸鈣析晶污垢形成的影響
    8.3.1  試驗概況
    8.3.2  雜質離子對碳酸鈣析晶污垢干重的影響
    8.3.3  雜質離子對碳酸鈣污垢晶相和大小的影響
    8.3.4  雜質離子對碳酸鈣污垢晶體表觀形貌的影響

  8.4  滴灌系統灌水器化學堵塞物質特徵組分形成動力學過程與模型
    8.4.1  特徵組分形成動力學模型假設與構建
    8.4.2  灌水器化學堵塞物質固體顆粒物形成動力學過程模擬
    8.4.3  灌水器化學堵塞物質主要礦物組分形成動力學過程模擬
  8.5  小結
第9章  滴灌灌水器複合堵塞物質形成動力學與誘發機制
  9.1  堵塞物質泥沙顆粒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與機理
    9.1.1  試驗概況
    9.1.2  灌水器內部泥沙輸移特性
    9.1.3  灌水器內部泥沙顆粒累積及自排沙行為
    9.1.4  灌水器結構類型對堵塞的影響及調控路徑
  9.2  堵塞物質礦物組分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與機理
    9.2.1  試驗概況
    9.2.2  灌水器內部堵塞物質主要礦物組分
    9.2.3  灌水器堵塞物質主要礦物組分動態變化及其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
    9.2.4  灌水器堵塞物質主要礦物組分動態變化及其相關關係
    9.2.5  灌水器堵塞物質主要礦物組分與流道結構特徵之間的相關關係
  9.3  堵塞物質微生物群落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與機理
    9.3.1  試驗概況
    9.3.2  多種地表水源滴灌灌水器堵塞物質磷脂脂肪酸動態變化特徵
    9.3.3  堵塞物質不同種類磷脂脂肪酸分佈特徵及灌水器堵塞物質優勢
    9.3.4  堵塞物質微生物群落生態學參數影響因素及其與灌水器堵塞之間的相關關係
  9.4  滴灌系統灌水器複合堵塞物質特徵組分形成動力學過程與模型
    9.4.1  堵塞物質特徵組分形成動力學模型構建
    9.4.2  灌水器複合堵塞物質固體顆粒物形成動力學過程模擬
    9.4.3  灌水器複合堵塞物質鈣鎂碳酸鹽沉澱形成動力學過程
    9.4.4  灌水器複合堵塞物質磷脂脂肪酸形成動力學過程
    9.4.5  灌水器複合堵塞物質胞外聚合物形成動力學過程
  9.5  灌水器複合堵塞誘發機理與形成途徑
    9.5.1  灌水器複合堵塞的發生過程特性與機理
    9.5.2  灌水器流道特性參數對複合堵塞的影響
    9.5.3  灌水器複合堵塞形成路徑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滴灌灌水器內部水流和顆粒物運動特性的DPIV測試方法
  10.1  多相流動測試技術與方法
    10.1.1  粒子圖像測速技術
    10.1.2  激光多普勒測速技術
    10.1.3  粒子跟蹤測速技術
  10.2  數字粒子圖像測速測試原理與測試系統
    10.2.1  測試原理
    10.2.2  測試系統
  10.3  灌水器流道單元段透明模型設計與加工方法
    10.3.1  圓柱式灌水器結構簡化與單元段模型構想
    10.3.2  灌水器流道類型選擇
    10.3.3  灌水器流道單元段模型加工方法
  10.4  灌水器內部水流運動特性
    10.4.1  不同壓力條件對灌水器內部流體運動特性的影響
    10.4.2  灌水器流道單元段內流動特徵
    10.4.3  流道結構單元內流動特徵

    10.4.4  灌水器流道齒尖臨近區域流動特徵
  10.5  灌水器內部顆粒物運動特性
    10.5.1  模型與原型灌水器內部顆粒物運動特性相似性分析
    10.5.2  圓柱式灌水器內部顆粒物運動特性
    10.5.3  不同邊界優化形式對顆粒物運動特性的影響
  1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  滴灌灌水器內部固-液-氣多相耦合運動的CFD分析方法
  11.1  固-液-氣多相耦合流動分析方法
    11.1.1  常見CFD分析軟體
    11.1.2  灌水器三維造型方法
    11.1.3  網格劃分軟體簡介
    11.1.4  模擬求解器軟體簡介
    11.1.5  后處理軟體簡介
  11.2  灌水器內部水流運動的數值模擬方法與消能機理
    11.2.1  穩態模擬方法
    11.2.2  非穩態模擬方法
    11.2.3  流動特性與消能機理
  11.3  灌水器內部水沙兩相流動的數值模擬方法與輸移特性
    11.3.1  灌水器內部水沙兩相流動模擬模型
    11.3.2  灌水器流道內連續相流速分佈與離散相顆粒追蹤
    11.3.3  灌水器流道內部懸浮顆粒濃度對堵塞的影響
    11.3.4  灌水器流道內不同粒徑顆粒運動軌跡追蹤
  11.4  考慮堵塞物質影響的灌水器內部多場耦合流動模擬
    11.4.1  堵塞作用下灌水器內流場數值模擬模型
    11.4.2  灌水器流道生物膜壁面構建及簡化模型
    11.4.3  灌水器堵塞形成過程的水動力學機制
  11.5  壓力補償式滴灌灌水器內部流固耦合模擬方法
    11.5.1  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11.5.2  流固耦合模擬模型可行性驗證
    11.5.3  壓力補償式滴灌灌水器內部流動特性
    11.5.4  新型壓力補償式滴灌灌水器優化設計
  11.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  面向設計流量需求的滴灌灌水器流道構型及參數控制閾值
  12.1  不同流道構型對灌水器水力性能與抗堵塞性能的影響
    12.1.1  灌水器流道構型選擇
    12.1.2  不同流道構型水力性能評價
    12.1.3  不同流道構型抗堵塞性能評價
  12.2  結構單元參數對灌水器水力性能與抗堵塞性能的影響
    12.2.1  齒形流道選擇與分析方法
    12.2.2  齒高對灌水器水力性能與抗堵塞性能的影響
    12.2.3  齒角對灌水器水力性能與抗堵塞性能的影響
    12.2.4  齒間距對灌水器水力性能與抗堵塞性能的影響
  12.3  不同結構參數對灌水器水力性能和抗堵塞性能影響的評價
  12.4  灌水器流道結構幾何參數控制閾值
    12.4.1  試驗概況
    12.4.2  流道結構幾何參數對流道速度場流動特徵的影響
    12.4.3  流道結構幾何參數對流道內部湍流強度的影響
    12.4.4  流道結構幾何參數對流道宏觀水力性能的影響

  12.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3章  滴灌灌水器抗堵塞性能預測預估方法與產品選擇
  13.1  滴灌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綜合相對指數及其物理意義
    13.1.1  試驗概況
    13.1.2  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綜合相對指數的提出
  13.2  滴灌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綜合相對指數對堵塞行為的量化表達
    13.2.1  基於CRI_Dra各工況下灌水器的運行性能評估
    13.2.2  基於CRI_CU各工況下灌水器的運行性能評估
    13.2.3  基於CRI_ECS的各工況下灌水器運行性能評估
  13.3  抗堵塞性能綜合相對指數影響因素及估算方法
    13.3.1  抗堵塞性能綜合相對指數影響因素
    13.3.2  基於關鍵影響因素的抗堵塞性能綜合相對指數估算方法
    13.3.3  抗堵塞性能綜合相對指數適用性評價
  13.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4章  滴灌灌水器流道精細結構的漩渦洗壁優化方法與控制閾值
  14.1  滴灌灌水器流道精細結構的漩渦洗壁優化方法
    14.1.1  試驗概況
    14.1.2  不同邊界優化形式對灌水器宏觀水力特性的影響
    14.1.3  不同邊界優化形式對灌水器流道內部泥沙分佈特性的影響
    14.1.4  不同邊界優化形式對流道內水流運動速度矢量分佈的影響
    14.1.5  不同邊界優化形式對灌水器流道內部湍流強度的影響
    14.1.6  漩渦洗壁優化對灌水器性能的影響
  14.2  再生水滴灌系統灌水器流道近壁面水力剪切力控制閾值
    14.2.1  試驗概況
    14.2.2  近壁面水力剪切力對堵塞物質SP含量的影響
    14.2.3  近壁面水力剪切力對堵塞物質PLFAs含量的影響
    14.2.4  近壁面水力剪切力對堵塞物質EPS含量的影響
    14.2.5  近壁面水力剪切力對堵塞物質表面形貌的影響
  14.3  劣質水滴灌系統灌水器流道近壁面水力剪切力控制閾值
    14.3.1  試驗概況
    14.3.2  近壁面剪切力對堵塞物質干物質量的影響
    14.3.3  近壁面剪切力對堵塞物質表面形貌的影響
  14.4  近壁面水力剪切力對化學堵塞物質形成的影響與臨界控制閾值
    14.4.1  水力剪切力對碳酸鈣析晶污垢的影響
    14.4.2  水力剪切力與溫度、雜質離子耦合對碳酸鈣析晶污垢的影響
  14.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5章  滴灌灌水器循環逐級優化設計流程及分形系列產品設計
  15.1  滴灌灌水器設計技術流程
    15.1.1  常見滴灌灌水器設計開發技術流程
    15.1.2  灌水器循環逐級優化設計方法
  15.2  滴灌灌水器分形流道設計
    15.2.1  分形設計指導思想
    15.2.2  分形流道構造過程
  15.3  滴灌灌水器非流道主體部分的輔助結構設計
    15.3.1  進水格柵
    15.3.2  出水口及附屬結構
    15.3.3  預沉處理

  15.4  分形流道滴灌灌水器產品設計
    15.4.1  灌水器初級雛形結構設計
    15.4.2  灌水器二級精細結構設計
    15.4.3  灌水器設計流量校核
  15.5  分形流道滴灌灌水器產品性能測試
  15.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6章  滴灌系統灌水器產品生產製造關鍵技術與工序優化
  16.1  單翼迷宮式滴灌帶產業化及關鍵技術
    16.1.1  單翼迷宮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創新性關鍵設備
    16.1.2  單翼迷宮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創新性關鍵技術
    16.1.3  單翼迷宮式滴灌帶成型工藝
    16.1.4  單翼迷宮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及其產品性能
  16.2  內鑲貼片式滴灌帶生產線產業化及關鍵技術
    16.2.1  內鑲貼片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創新性關鍵設備
    16.2.2  內鑲貼片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創新性關鍵技術
    16.2.3  內鑲貼片式滴灌帶成型工藝
    16.2.4  內鑲貼片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及其產品性能
  16.3  內鑲圓柱式滴灌帶生產線產業化及關鍵技術
    16.3.1  內鑲圓柱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創新性關鍵設備
    16.3.2  內鑲圓柱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創新性關鍵技術
    16.3.3  內鑲圓柱式滴灌帶成型工藝
    16.3.4  內鑲圓柱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及其產品性能
  16.4  流延式滴灌帶生產線產業化及關鍵技術
    16.4.1  流延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創新性關鍵設備
    16.4.2  流延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創新性關鍵技術
    16.4.3  流延式滴灌帶成型工藝
    16.4.4  流延式滴灌帶製造機械及其產品性能
  16.5  再生料滴灌帶改性方法與性能研究
    16.5.1  試驗概況
    16.5.2  增韌劑對再生料滴灌帶外觀的影響
    16.5.3  增韌劑對再生料滴灌帶規格尺寸的影響
    16.5.4  增韌劑對再生料滴灌帶力學性能的影響
    16.5.5  增韌劑對再生料滴灌帶水力性能的影響
  1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7章  不同水源滴灌過濾系統的合理配置組合及運行方式
  17.1  滴灌過濾器結構特徵與典型產品
    17.1.1  離心過濾器工作原理及典型產品
    17.1.2  砂石過濾器工作原理及典型產品
    17.1.3  網式過濾器工作原理及典型產品
    17.1.4  疊片過濾器工作原理及典型產品
  17.2  滴灌系統過濾器性能測試平台研發及應用
  17.3  再生水滴灌系統過濾器合理配置組合及運行方式
    17.3.1  試驗概況
    17.3.2  再生水滴灌系統一級砂石過濾器粒徑級配及運行參數選擇
    17.3.3  再生水滴灌系統二級疊片或網式過濾器適宜的目數選擇
  17.4  引黃滴灌系統過濾器合理配置組合及運行方式
    17.4.1  試驗概況
    17.4.2  黃河水滴灌系統一級離心過濾器結構形式及運行參數選擇

    17.4.3  黃河水滴灌系統一級砂石過濾器粒徑級配及運行參數選擇
    17.4.4  黃河水滴灌系統二級網式過濾器結構型式及運行參數選擇
    17.4.5  黃河水滴灌系統二級疊片過濾器適宜的目數選擇
  17.5  地表湖庫水滴灌系統低壓滲透過濾設施設計及運行方式
    17.5.1  低壓過濾系統外觀結構設計與運行模式
    17.5.2  試驗概況
    17.5.3  低壓滲透過濾器結構參數設計及過濾性能研究
  17.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8章  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灌水器堵塞行為及運行優化
  18.1  系統灌水頻率對灌水器堵塞的控制效應與機制
    18.1.1  再生水滴灌系統灌水頻率對灌水器生物堵塞的控制效應與機制
    18.1.2  微鹹水滴灌系統灌水頻率對灌水器化學堵塞的控制效應與機制
    18.1.3  引黃滴灌系統灌水頻率對灌水器複合型堵塞的控制效應與機制
    18.1.4  引黃滴灌磷肥系統頻率對灌水器堵塞的控制效應與機制
  18.2  系統運行工作壓力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與機制
    18.2.1  微鹹水滴灌系統運行工作壓力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與機制
    18.2.2  黃河水滴灌系統運行工作壓力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與機制
    18.2.3  間歇性波動水壓對引黃滴灌磷肥系統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與機制
  18.3  再生水滴灌系統施加磷肥對水源鈣鎂離子濃度的控制要求
    18.3.1  試驗概況
    18.3.2  施肥濃度對灌水器內部堵塞物質干重和礦物組成的影響
    18.3.3  施肥濃度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效應
    18.3.4  施肥濃度對灌水器內部堵塞物質形成的影響
  18.4  引黃滴灌磷肥系統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及作用機理
    18.4.1  試驗概況
    18.4.2  引黃滴灌磷肥系統灌水器堵塞行為及抗堵塞性能評估
    18.4.3  引黃滴灌磷肥系統灌水器堵塞物質形成機理
  18.5  高鹽地下水滴灌磷肥系統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及作用機理
    18.5.1  試驗概況
    18.5.2  不同磷肥類型和濃度對灌水器堵塞特性的影響
    18.5.3  不同磷肥類型和濃度灌水器內部堵塞物質形成機理
    18.5.4  系統運行溫度對滴灌磷肥系統灌水器堵塞的影響與機理
  18.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9章  滴灌系統毛管沖洗對灌水器堵塞的控制效應與技術模式
  19.1  滴灌毛管斷面平均流速對管道內壁堵塞物質形成的影響
    19.1.1  試驗概況
    19.1.2  毛管平均流速對管壁附著堵塞物質的影響
    19.1.3  流速與快速生長期附著堵塞物質平均厚度間的關係
    19.1.4  流速對快速生長期附著堵塞物質表面三維形貌特徵的影響
  19.2  毛管沖洗頻率對再生水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的控制效應與適宜模式
    19.2.1  試驗概況
    19.2.2  毛管沖洗對灌水器內部生物堵塞物質形成的控制效應與機理
    19.2.3  毛管沖洗對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的控制與適宜頻率
  19.3  黃河水滴灌條件下毛管沖洗對灌水器堵塞的控制效應與適宜模式
    19.3.1  試驗概況
    19.3.2  毛管沖洗對系統平均相對流量的影響及其恢復能力評價
    19.3.3  毛管沖洗對系統灌水均勻度的影響及恢復能力
    19.3.4  毛管沖洗對單個灌水器出流的影響

  19.4  面向引黃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的毛管最優沖洗模式
    19.4.1  試驗概況
    19.4.2  不同毛管沖洗模式對灌水器堵塞的影響
    19.4.3  不同毛管沖洗模式對灌水器內部堵塞物質的影響
    19.4.4  不同毛管沖洗模式對毛管內壁堵塞物質的影響效應
  19.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0章  化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控制灌水器生物堵塞技術與模式
  20.1  化學加氯對滴灌系統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形成的控制機理及適宜濃度選擇
    20.1.1  試驗概況
    20.1.2  化學加氯對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20.1.3  化學加氯對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中微生物種類的影響
    20.1.4  化學加氯對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中微生物活性的影響
    20.1.5  化學加氯對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中微生物分泌黏性胞外聚合物的影響
    20.1.6  控制滴灌系統灌水器生物堵塞適宜的化學加氯濃度
  20.2  化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對灌水器生物堵塞物質形成的控制機理及適宜模式
    20.2.1  試驗概況
    20.2.2  化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對灌水器內部附生生物膜中微生物總量的影響
    20.2.3  化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對灌水器內部附生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20.2.4  化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對灌水器內部附生生物膜中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0.2.5  化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對灌水器內部附生生物膜中微生物活性的影響
    20.2.6  化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適宜的應用模式
  20.3  化學加氯配合毛管沖洗對作物生長及土壤健康質量的影響
    20.3.1  試驗概況
    20.3.2  加氯處理對田間滴灌灌水器堵塞控制效果
    20.3.3  加氯處理對土壤環境質量的影響
    20.3.4  加氯處理對作物生長的影響
    20.3.5  加氯處理對作物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20.3.6  加氯處理對作物品質的影響
  20.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1章  劣質水滴灌條件下灌水器堵塞控制綜合技術體系
  21.1  黃河水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綜合技術體系及應用模式
    21.1.1  基本思路及應用模式
    21.1.2  應用實例
  21.2  微鹹水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綜合技術體系及應用模式
    21.2.1  基本思路及應用模式
    21.2.2  應用實例
  21.3  再生水滴灌系統灌水器堵塞控制綜合技術體系及應用模式
    21.3.1  基本思路及應用模式
    21.3.2  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附錄  作者發表的相關論文清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