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唯物史觀社會形態理論與大的歷史時代觀--鑄就中華思想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學派

  • 作者:王偉光|責編:劉洋//田文|整理:桁林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26052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832
人民幣:RMB 2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唯物史觀及其社會形態理論與大的歷史時代觀,勾勒出相對完整的邏輯體系,揭示了唯物史觀的當代價值,最後落腳在鑄就中華思想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學派上。全書共分六編,各編內容基本上按寫作或發表時間排序,反映了理論創新循序漸進、與時俱進的品質。開篇緒論強調堅守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性;全書主體結構由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編、社會形態理論與大的歷史時代觀及其運用編、中華思想史當代馬克思主義學派構建編、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批判編四個部分組成;最後展望編旨在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布局謀篇。此外,整理了作者早年撰寫的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研讀筆記的目錄,作為附錄。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中華思想史」(20@ZH026)、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學術創新工程「中華思想通史」項目階段性成果。這一著作的出版,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唯物史觀守正創新、加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的道路上無疑有著標識性作用,是中華思想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學派的一份宣言書。它為編撰中華思想通史提供了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進一步夯實理論堅持和理論創新的基礎,是相關專業研究的重要參考。

作者介紹
王偉光|責編:劉洋//田文|整理:桁林
    王偉光,教授,哲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歷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兼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會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哲學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     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問題研究等方面。出版學術專著40余部,代表作有《社會矛盾論》《利益論》《王偉光論文輯》《王偉光講習錄》《王偉光自選集》《哲林漫步》《中國道路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改革開放和中國經驗》《黨的建設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黨校工作規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辦院規律研究》《馬克思主義學習文稿》《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談談民主、國家、階級和專政》《縱論意識形態問題》等。主編著作主要有《新大眾哲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學發展觀概論》《社會主義通史(八卷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共產黨員必備哲學修養》等。在國家級報紙、期刊上發表論文550余篇。

目錄
緒論
  把學好馬克思主義作為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
  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學習歷史唯物主義,運用歷史唯物主義
  堅持唯物史觀及其社會形態理論與大的歷史時代觀
  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和學科創新體系
第一部分  堅持唯物史觀基本原理
  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若干問題
  唯物主義歷史觀
  物質動力原則和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分析方法
  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兩個偉大發現」的重要意義
  不斷彰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貢獻和時代價值
  歷史唯物主義永遠是我們黨的理論指南,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靈魂和精髓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和發展列寧主義
  中國共產黨百年曆程與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偉大勝利
第二部分  捍衛唯物史觀及其社會形態
  理論與大的歷史時代觀
  社會形態理論與社會形態演變一般規律
  社會形態演變規律理論初探
  深入研究中國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
  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三大基本問題
  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以唯物史觀作為歷史時代的根本判斷標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全國人民共同創造的新時代
  歷史唯物主義大的歷史時代觀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唯物史觀社會形態演變一般規律理論,正確認識中國社會形態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第三部分  鑄就中華思想史當代
  中國馬克思主義學派
  構建思想史研究的中國學派
  高揚唯物史觀旗幟,創建中華思想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學派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追溯中華思想核心基因,堅定文化自信
  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科學探索中華思想發展階段與演變規律
  立足中國社會形態演變,科學探索中華思想發展
  堅持社會形態與思想史融通,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思想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第四部分  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守黨的意識形態主陣地
  堅決捍衛唯物史觀,徹底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是事關全局的戰鬥任務
  關於民主、國家、階級和專政
  堅持和發展唯物史觀,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研究
  談談「普世價值」的反科學性、虛偽性和欺騙性
  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是一場嚴肅的鬥爭
  列寧主義及《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的當代價值
  當代壟斷資本主義新形態新特徵:新型帝國主義論
展望
  開創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
  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鞏固馬克思主義思想輿論陣地

  構建中華思想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學派
附錄
  《歷史唯物主義研讀筆記》目錄
編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