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網路傳播法導論(第2版21世紀新媒體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邵國松|責編:湯慧芸//謝旋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23626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7
人民幣:RMB 4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網路傳播法導論》從兩個板塊(即網路本體法和網路關聯法)、三個維度(網路傳播與國家、網路傳播與社會、網路傳播與公民)出發,全面闡釋了網路傳播所面臨的一系列法律問題以及各國政府所採取的應對之策。具體而言,全書主要由網路傳播與國家安全、網路傳播與社會秩序、網路侵犯名譽權、網路侵犯隱私權、網路侵犯知識產權等內容組成。作者對上述內容所涉及的法律原理進行闡述,對相關判例進行分析,對重要議題展開進一步討論,並在這一過程中力圖展示觀點的多樣性和競爭性,注意挖掘不同觀點背後所蘊含的價值,以幫助讀者全面、辯證地理解相關法律問題。
    第2版在首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訂。一是與時俱進,涵蓋了前沿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以確保內容的時效性和有效性;二是在保持國際視角的同時,加強本土化論述,使得讀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國網路規制的特點以及對自身的影響;三是在保障專業性和權威性的同時,以深入淺出、簡潔明了的方式進行寫作,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本教材適用於所有學習網路傳播法及相關課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作者介紹
邵國松|責編:湯慧芸//謝旋
    邵國松,美國亞拉巴馬大學大眾傳播學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     2013年11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學之前,曾先後擔任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和南京財經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主要研究中國的互聯網法律及互聯網政治。致力於將中國問題放在國際化背景下進行考察,為解決本土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提供可供借鑒、可以信賴的經驗。同時,又試圖以中國問題來檢驗國際上經典及新興的社會科學理論,為國際學術界的發展做出獨特貢獻。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網路傳播之興起
    一、網路傳播發展簡史
    二、網路傳播的特點
  第二節  網路傳播之治理
    一、國際層面的網路治理
    二、我國對網路傳播的管控
  第三節  網路傳播法之構建
第2章  言論自由
  第一節  言論自由的價值
    一、發現真理
    二、監督政府
    三、促進民主參與
    四、維護社會穩定
    五、實現自我
  第二節  言論自由的內涵
    一、知情權
    二、採訪權:一種特殊的知情權
    三、表達權
  第三節  言論自由的限制
    一、受限的範疇
    二、限制的方式
      討論  網路空間的言論自由
第3章  危害國家安全
  第一節  發表煽動性言論
    一、煽動標準在美國的發展
    二、我國對煽動性言論的懲治
      案例  黃某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
      案例  張某某宣揚恐怖主義案
      案例  麥合蘇木。納麥提、亞森江·麥麥提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案
      案例  郭某、楊某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案
  第二節  泄露國家秘密
    一、國家秘密的概念
    二、美國對國家秘密的保護
      案例  合眾國訴曼寧案
      案例  斯諾登泄密案
      案例  合眾國訴《進步》雜誌案
      案例  五角大樓文件案
    三、我國對國家秘密的保護
      案例  孫某、伍某明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
      案例  師某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案
      討論  網上泄密的法律規制
  第三節  破壞網路安全
    一、網路安全和網路攻擊
      案例  俄羅斯對喬治亞的網路攻擊
      案例  美軍「捕食者」無人機信息被截獲
      案例  「震網」病毒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
    二、美國對網路安全的保護
    三、我國對網路安全的保護
第4章  危害社會秩序

  第一節  虛假信息
    一、概述
    二、虛假信息的治理
      案例  趙某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案
      案例  陳某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案
      案例  兩起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案
      討論  我國虛假信息規制體系的改進路徑
  第二節  網路色情
    一、概述
    二、網路色情的管制
      案例  英國政府訴吉布森案
      案例  英國訴皮科克案
      案例  合眾國訴賀利案
      案例  索某某、王某某、羅某某、郭某某傳播淫穢物品車利案
  第三節  網路廣告
    一、概述
    二、廣告管理之關鍵領域
    三、網路廣告之特殊議題
      案例  中國首例網路虛假廣告案
第5章  侵害名譽權
  第一節  概述
    一、名譽權的發展
      案例  曾格案
      案例  奚弘訴《人民日報》及其記者案
三名譽權的概念
    三、名譽侵權的對象
      案例  張某訴俞某某侵犯名譽權案
    四、名譽侵權的形式
    五、名譽權的法律保護
  第二節  侵權構件
    一、內容的發表
      案例  唐季禮名譽糾紛案
      案例  匿名簡訊案
      案例  弗思訴紐約州案
      案例  金德訴百度侵犯名譽權案
    二、內容的侵權性
      討論  如何看待網路內容的誹謗性?
    三、指向特定人
      案例  張某、曾某某等訴《湖北日報》等侵害名譽權案
    四、主觀過錯
      討論  公共人物概念在我國的運用
  第三節  抗辯事由
    一、內容真實
    二、公正評論
    三、特許權
      案例  雷諾茲案
      案例  劉某某訴河南省遂平縣廣播電視局等侵害名譽權案
    四、其他事由
      案例  陳某某訴中國博客網案
第6章  侵害隱私權和個人信息

  第一節  概述
    一、比較法層面的考察
      案例  沃倫訴羅伊案
    二、我國的立法保護
  第二節  隱私權
    一、相關概念
    二、侵權形態
      案例  李某某強姦案
    三、抗辯事由
      案例  卡茲訴合眾國案
  第三節  個人信息
    一、相關概念
    二、侵害方式
      案例  滴滴公司非法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案
      案例  龐某某訴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趣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隱私權糾紛案
      案例  中國被遺忘權第一案
    三、免責事由
      案例  微信讀書案
      案例  微博解救兒童案
第7章  侵害其他人格權
  第一節  姓名權
    一、姓名權的歷史
    二、姓名權的概念
      案例  黃某某等訴養天和集團姓名權糾紛案
      案例  「雲菲菲」案
    三、姓名權的侵害
      案例  周星馳訴中建榮真無錫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肖像權、姓名權糾紛案
      案例  齊玉苓案
  第二節  肖像權
    一、肖像權的歷史
    二、肖像權的概念
      案例  光文·堪達雷里訴湖北漢家劉氏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案
      案例  葛優訴藝龍網侵犯肖像權案
      案例  易洋千璽訴成都綻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侵犯肖像權案
      案例  湯麗訴張旭龍和吉林美術出版社侵犯肖像權案
    三、肖像權的侵害
      案例  劉翔訴《精品購物指南》報社等侵犯肖像權案
      案例  電影《秋菊打官司》之肖像權糾紛
  第三節  公開權
    一、公開權的發展
    二、公開權的概念
      案例  芙拉莉等訴Facebook案
      案例  喬丹姓名權糾紛案
      案例  姚明訴雲鶴公司侵害人格權及不正當競爭案
      案例  邁德爾訴福特公司案
    三、公開權的限制
第8章  侵犯知識產權
  第一節  著作權
    一、概述
      案例  中國噴泉著作權糾紛第一案

      案例  錢鍾書書信手稿拍賣案
      案例  鄧麗君經典歌曲演唱會案
      案例  陳佩斯、朱時茂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侵犯著作權案
    二、網路侵犯著作權
      案例  陳興良訴數宇圖書館侵犯著作權案
      案例  「Micro POG」電腦軟體著作權糾紛案
      討論  深度鏈接的侵權問題
    三、著作權和公共利益
      案例  美聯社訴融文集團案
      討論  戲仿作品的「合理使用」
  第二節  商標權
    一、概述
    二、商標侵權
      案例  上海大眾搬場公司訴百度公司商標侵權案
      案例  大宇公司訴盛大公司商標侵權案
    三、互聯網域名
  第三節  專利權
    一、概述
    二、電腦軟體的可專利性
    三、商業方法的可專利性
第9章  智能傳播的相關議題
  第一節  機器寫作
    一、機器寫作的興起
    二、機器寫作帶來的問題
    三、相關立法和案例
  第二節  演算法推薦
    一、演算法推薦的興起
    二、演算法推薦帶來的問題
    三、相關法律規制
  第三節  沉浸式體驗
    一、相關概念
    二、沉浸式新聞
    三、元宇宙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