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馮天瑜學述(精)

  • 作者:何曉明|責編:楊清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86330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00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馮天瑜(1942-2023)是中華文化史領域的學術大家,他提出並論證了「文化生態」說、「文化元典」說、「歷史文化語義學」等,是對研究中國文化的重要貢獻,其著作《中華文化史》《中國文化生成史》被譽為「新中國文化史研究的扛鼎之作」。2019年馮天瑜榮獲「湯用彤學術獎」,頒獎詞寫道:「考析華夏文脈,究探先賢驪淵;述上哲之誥,益後輩之思;觀瀾索源,振葉尋根;鑽仰中外交流之脈絡,昭晰古今發展之源流;察人文以成化,固彝憲而生知。」
    何曉明作為馮天瑜先生的弟子,同為《中華文化史》的合著者之一,追隨馮天瑜研習中國文化四十余年,對馮先生的學術生涯、社會交往與生活情景有著更為細緻的了解。
    本書從馮天瑜少年時代起筆,全面系統地論述了馮天瑜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著作貢獻,為學界同仁領略大家風範,探尋問學路徑提供參考借鑒。

作者介紹
何曉明|責編:楊清
    何曉明,湖北武漢人,1951年出生。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目錄
第一章  從少年到青年
  就讀三所名校
  湖北省圖書館的小讀者
  幼承庭訓
  《武漢晚報》的高產作者
第二章  《孔丘教育思想批判》出版前後
  書稿的投寄
  增強批判力度
  批孔思想由來
  晚年反思
第三章  徜徉在神話世界里
  上古神話特色
  神話三大系統
  上古神話舉要
  神話的文化史地位
第四章  思想家論智力
  智力界說
  影響智力形成諸因素
  智力結構諸側面
  智力培養方法
第五章  文化史研究的報春花
  中國古文化溯源
  中國古文化鳥瞰
  以都城發展為線索的古代文化史
  古都重心的由西向東移動
第六章  新中國第一部文化通史
  寫作緣起
  文化史研究對象
  中國文化生態說的提出
  文化歷程與前景展望
第七章  中國學術源流的梳理
  中國學術的大致路徑
  春秋戰國是先秦學術全盛期
  吸收了佛學成果的宋代理學
  清初之學氣象博大
第八章  元典精神重光
  「元典」概念創製
  元典的內容與結構
  中華元典的精神要旨
  元典精神的近代轉換
第九章  襲常與新變:明清文化五百年
  歷史發展的特別節點
  「集古」與「萌新」
  社會風尚及西學東漸
  標桿人物
第十章  解構專制:新民本思想
  「新民本」的歷史內涵
  理論來源
  思想內容三層面
  標本:《明夷待訪錄》

第十一章  通往近代新學的橋樑
  晚清經世實學的四個階段
  經世實學的內容
  洋務大吏的經世觀念與實踐
  章太炎、嚴復的創造性思想勞作
第十二章  從「文化生態」到「文化生成」
  《中國文化生成史》的由來
  文化生態學說的修訂完善
  重要問題探析
  明確文化史分期
第十三章  在馬克思的故鄉
  訪學特里爾
  在馬克思故居紀念館
  唯物史觀的理論意義
  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成敗得失
第十四章  訪學東瀛
  訪問愛知大學
  與中島敏夫同台講授中國古典研究
  完成《「千歲丸」上海行》
  感受中西日文化互動的脈搏
第十五章  創立歷史文化語義學
  實踐基礎與內在邏輯
  建立歷史文化語義學的當下意義
  三十個關鍵詞的文化史
  詞語、觀念和思想史三重意蘊
第十六章  文化互動與新詞生成
  漢語借詞三階段
  明清時代西洋術語的譯介
  日源漢字新語的釐定與傳入
  對漢字新詞的迎受與拒斥
第十七章  「封建」考論
  「封建」本義
  「封建」名實錯位的表現正本清源
  「三頂帽子」及其答辯
第十八章  情系桑梓
  赤子情懷
  修撰地方志
  盤龍城與武漢
  《荊楚文庫》總編輯
第十九章  武昌首義研究
  幫助賀覺非,完成《首義史》
  武昌首義開創歷史先機
  短時段首義造因於長時段社會變革
  辛亥首義精神不朽
第二十章  為「洋務殿軍」三立傳
  近代史上的過渡型人物
  張之洞與「湖北新政」
  張之洞思想諸側面
  歷史評價
第二十一章  為了和平與正義

  解密日本侵略的鑰匙
  剖析「神國論」與「武士道」
  社會達爾文主義日本版
  批判現代日本歷史修正主義
第二十二章  談笑有鴻儒
  「明清文化史沙龍」
  與饒宗頤的交往
  文藝界的朋友
  為學者速寫
第二十三章  治學理路與方法
  「即器求道,觀象索義」
  義理,考證,辭章
  看家書
  寫作的「一慢,二快,三慢」
第二十四章  人文精神的透視與力行
  「人文精神」界定
  中西人文精神比較
  疫情期間的人文寫作
  批判意識與社會關懷
第二十五章  平民本位與學人初心
  父親是人生楷模
  「遠權貴,拒妄財」
  「馮氏三藏」體現高風亮節
  「向著公民的無悔抉擇」
附錄一  馮天瑜素描
附錄二  馮天瑜學術小傳
附錄三  馮天瑜主要著作名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