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機工程學原理及應用

  • 作者:編者:陳波//鄧麗//樊春明|責編:李玉暉//金傑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34838
  • 出版日期:2024/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7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機工程學應用於現代製造、航空航天、深海深地探索、智能化數字產品等領域以及人們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其作用日益凸顯。《人機工程學原理及應用》作為高等院校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從實用的角度介紹了人機工程學有關理論和方法。本書分為兩篇。第一篇「人機工程學原理」分為七章。首先概述人機工程學的定義、起源與發展、學科體系及有關技術標準、方法。其次介紹人的基本特性,以此為基礎講解人在作業時如何協調人造物與人的特性關係,並應用於工位和界面設計。考慮到人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機關係,還介紹了人因可靠性分析和人機系統設計,用於研究生深入學習。最後介紹人機工程學近年來的一些發展動態。第二篇「人機工程學應用」分為兩章,包括裝備類、生活類產品設計案例。其目的是為讀者提供一些應用人機工程學的方法和思路,有助於讀者從系統的角度了解如何應用人機工程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本書以案例的形式介紹運用人機工程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每章有學習要點和思考題,並配置有關示例電子文件,便於讀者自學和複習。本書適用於48?56學時的課程,學校可根據自己的教學大綱選學教材內容。
    本書可供高等學校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本科生、研究生教學使用,也可供從事產品設計相關工作的科技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陳波//鄧麗//樊春明|責編:李玉暉//金傑

目錄
第1篇  人機工程學原理
  1  人機工程學概論
    1.1  器物與人的因素相適應
      1.1.1  引例
      1.1.2  人機工程學在設計中的作用
    1.2  人機工程學的學科體系與應用
    1.3  人機工程學的起源與發展
      1.3.1  人機工程學起源
      1.3.2  人機工程學發展
    1.4  人機工程設計與技術標準
      1.4.1  研究方法簡介
      1.4.2  人機工程設計概述
      1.4.3  國際技術標準
    1.5  電腦輔助人機分析方法簡介
      1.5.1  CATIA界面簡介
      1.5.2  學生宿舍洗漱間人機分析
    本章學習要點
    思考題
  2  人的基本特性
    2.1  人的物理特性
      2.1.1  人體的幾何特性
      2.1.2  人體的力學特性
    2.2  人的生理特性
      2.2.1  視覺器官特性
      2.2.2  聽覺器官特性
      2.2.3  其他感覺器官特性
      2.2.4  人的生理適應性
    2.3  人的心理特性
      2.3.1  人的心理過程
      2.3.2  人的個性心理
    2.4  作業時人體特性
      2.4.1  施力特性
      2.4.2  作業姿勢與施力
      2.4.3  運動特性
      2.4.4  持續警覺特性
      2.4.5  作業能力
      2.4.6  作業疲勞
    2.5  人體自然傾向性
      2.5.1  習慣
      2.5.2  精神緊張
      2.5.3  動作躲閃
    本章學習要點
    思考題
  3  作業空間與工位設計
    3.1  作業空間
      3.1.1  行動空間
      3.1.2  心理空間
    3.2  作業姿勢
      3.2.1  常見作業姿勢
      3.2.2  數字人體姿勢編輯

      3.2.3  伸及域與作業範圍
      3.2.4  作業姿勢與舒適度評價方法
    3.3  工位設計
      3.3.1  工位姿勢選擇
      3.3.2  工位尺寸設計
      3.3.3  工作座椅舒適性設計
      3.3.4  工位評價原則
      3.3.5  虛擬模擬評價方法
    本章學習要點
    思考題
  4  人機界面設計
    4.1  顯示裝置設計
      4.1.1  單個儀錶的設計
      4.1.2  信號燈設計
    4.2  操縱裝置設計
      4.2.1  操縱器的選用
      4.2.2  操縱器的設計原則
      4.2.3  常用操縱器設計
      4.2.4  操縱器編碼與識別
    4.3  人機界面布局設計
      4.3.1  顯示儀錶布局設計
      4.3.2  操縱器布局設計
      4.3.3  操縱與被操縱對象互動協調
    4.4  數字化人機界面設計
      4.4.1  數字化系統下作業者的認知行為
      4.4.2  數字化人-機界面相關因子優化原則
      4.4.3  數字化人-機界面布局方法
    本章學習要點
    思考題
  5  人因可靠性分析
    5.1  人因可靠性概述
      5.1.1  人因可靠性研究意義與發展歷程
      5.1.2  人因可靠性研究內容
    5.2  人為差錯
      5.2.1  人為差錯定義與分類
      5.2.2  人的可靠性
    5.3  人的認知行為描述
      5.3.1  S-O-R模型和信息處理模型
      5.3.2  階梯模型、SRK模型和通用認知模型
      5.3.3  COCOM模型與IDA模型
    5.4  行為形成因子
      5.4.1  行為形成因子含義
      5.4.2  行為形成因子分類方法與權重確定
      5.4.3  行為形成因子選取與使用
      5.4.4  行為形成因子評價方法
    5.5  人為差錯辨識
      5.5.1  外部人為差錯辨識
      5.5.2  內部人為差錯辨識
      5.5.3  壓裂作業人為差錯辨識
    5.6  人為差錯概率量化

      5.6.1  人為差錯概率量化方法分類
      5.6.2  認知可靠性和失誤分析方法CREAM
    本章學習要點
    思考題
  6  人機系統設計及分析
    6.1  人機系統設計
      6.1.1  人機系統設計概述
      6.1.2  人機功能分配設計
      6.1.3  人機界面匹配設計
      6.1.4  安全性設計
    6.2  人機系統分析
      6.2.1  連接分析法
      6.2.2  人機系統可靠性
    6.3  人機系統評價
      6.3.1  人機系統總體性能評價指標
      6.3.2  單性能指標評價方法
      6.3.3  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
      6.3.4  檢查表評價法
      6.3.5  工作環境指數評價法
    6.4  人機系統事故分析
      6.4.1  人機系統事故致因理論
      6.4.2  人機系統事故成因分析
      6.4.3  人機系統事故模式及規律
      6.4.4  人機系統事故控制
      6.4.5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分析
    本章學習要點
    思考題
  7  發展中的人機工程學
    7.1  人機工程學研究現狀
      7.1.1  國際人機工程學研究現狀
      7.1.2  國內人機工程學研究現狀
    7.2  現代人機工程學發展趨勢
      7.2.1  人機工程學與人工智慧、互聯網
      7.2.2  交互設計
      7.2.3  可用性工程與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方法
      7.2.4  用戶體驗設計
      7.2.5  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
      7.2.6  參與式人機工程設計
    7.3  現代人機分析技術簡介
      7.3.1  動作捕捉技術及相關係統
      7.3.2  眼動跟蹤技術
      7.3.3  腦電事件相關電位(EEG/ERP)分析系統
      7.3.4  行為分析系統
      7.3.5  腦-機介面(BCI)
    本章學習要點
    思考題
第2篇  人機工程學應用
  8  裝備類產品人機分析
    8.1  石油鑽機司鑽控制人機設計
      8.1.1  鑽井現場設計調查

      8.1.2  司鑽座椅位置設計
      8.1.3  司鑽員作業工位設計
      8.1.4  司控台顯示儀錶布局設計
      8.1.5  司控台操縱元件布局設計
    8.2  石油壓裂作業人因可靠性分析
      8.2.1  壓裂班組認知行為
      8.2.2  壓裂班組人因失誤影響因素
      8.2.3  壓裂作業人因失誤概率量化
    8.3  艙室人機界面布局設計與評估優化
      8.3.1  遺傳-蟻群演算法求解艙室操縱器布局優化
      8.3.2  面向艙室布局優化的上肢操作舒適性評估
    8.4  高鐵座椅舒適性分析
      8.4.1  人-椅系統
      8.4.2  坐姿動作捕捉
      8.4.3  虛擬模擬分析
      8.4.4  坐姿人體壓力分佈
    8.5  數控機床人機評價
      8.5.1  課題分析與前期準備
      8.5.2  人體操作姿態評估
      8.5.3  快速上肢評價
  9  生活類產品人機分析
    9.1  學生公寓人機尺寸設計
    9.2  自行車人機分析
      9.2.1  人機設計
      9.2.2  人機評價
    9.3  傢具產品人機分析
      9.3.1  客廳傢具人機分析
      9.3.2  餐廳傢具人機分析
      9.3.3  廚房傢具人機分析
      9.3.4  ?室傢具人機分析
      9.3.5  書房傢具人機分析
      9.3.6  陳列櫃人機分析
附錄
  附錄A  人機工程學主要國家技術標準
  附錄B  人體尺寸與身高的近似比例關係
  附錄C  部分常用人體尺寸數據
  附錄D  人體關節角度
  附錄E  環境中的人機因素
  附錄F  操縱元件有關數據
  附錄G  家居推薦尺寸
  附錄H  國外人機工程軟體功能對比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