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合成生物學與食品製造(精)/食品科學與技術前沿叢書

  • 作者:編者:劉延峰//陳堅|責編:伊雙雙|總主編:陳堅
  • 出版社:輕工
  • ISBN:9787518445226
  • 出版日期:2023/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89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合成生物學在食品製造中的相關研究與應用,圍繞植物蛋白肉、細胞培養肉、人造蛋與人造奶、新食品蛋白資源、嬰幼兒配方乳粉中活性組分的生物製造、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製造、食品生物製造風險評估以及食品生物製造中危害物質分析進行總結和探討。全書共9章。第一章主要從合成生物學技術概述、合成生物學技術與食品製造的融合發展趨勢、食品合成生物學技術概述、食品細胞工廠設計與構建、功能性營養素生物合成優化與控制和食品製造過程風險甄別與安全評價等方面,介紹了食品合成生物學技術。第二?五章分別介紹了植物蛋白肉、細胞培養肉、人造蛋與人造奶和新食品蛋白資源,總結了相關的研究與應用。第六章重點介紹了嬰幼兒配方乳粉中活性組分的生物製造,著重介紹母乳寡糖、唾液酸、乳鐵蛋白、脂肪酸和結構脂肪以及維生素的生物製造。第七章從關鍵黃酮合成基因的挖掘、複雜式黃酮從頭合成途徑的設計與組裝和高效黃酮分泌系統的研發等方面總結了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製造。第八?九章介紹了食品生物製造過程危害物質風險評估與分析。

作者介紹
編者:劉延峰//陳堅|責編:伊雙雙|總主編:陳堅

目錄
第一章  合成生物學與食品製造概述
  第一節  合成生物學技術體系及其在食品製造中的應用
    一、合成生物學
    二、食品合成生物學
  第二節  合成生物學與食品製造研究趨勢
    一、人造肉
    二、「人造奶」和「人造蛋」
    三、營養化學品
    四、風味化合物
    五、食品安全評價與生物安全防護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植物蛋白肉
  第一節  概述
    一、植物蛋白肉發展背景
    二、植物蛋白肉與傳統肉的區別
    三、植物蛋白肉行業發展現狀
    四、植物蛋白肉發展意義
  第二節  植物蛋白肉的組成
    一、植物蛋白
    二、碳水化合物
    三、?
    四、色素
    五、調味物質
    六、脂肪
    七、風味物質
    八、其他營養物質
  第三節  植物蛋白肉生產技術
    一、擠壓技術
    二、剪切室技術
    三、紡絲技術
    四、3D列印技術
    五、調味和增色
  第四節  植物蛋白肉的機遇與挑戰
    一、消費者接受度
    二、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細胞培養肉
  第一節  概述
    一、細胞培養肉的優勢
    二、細胞培養肉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三、細胞培養肉生產流程和技術挑戰
  第二節  種子細胞的高效獲取
    一、種子細胞的類型
    二、胚胎幹細胞系的建立
    三、誘導多能幹細胞系的建立
    四、間充質幹細胞的分離和純化技術
    五、肌肉乾細胞的分離和純化技術
  第三節  動物幹細胞體外高效增殖及乾性維持
    一、幹細胞增殖的方式及機制
    二、動物幹細胞體外培養技術

    三、乾性維持技術
  第四節  動物幹細胞定向誘導成肌和成脂分化
    一、動物幹細胞定向誘導成肌分化技術
    二、動物幹細胞定向誘導成脂分化技術
  第五節  細胞培養肉食品化加工
    一、細胞培養肉塑形技術
    二、細胞培養肉增色技術
    三、細胞培養肉調味技術
  參考文獻
……
第四章  人造蛋與人造奶
第五章  新食品蛋白資源
第六章  嬰幼兒配方乳粉中活性組分的生物製造
第七章  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製造
第八章  食品生物製造風險評估
第九章  食品合成生物學危害物質分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