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現代兒童詩歌的審美流變/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系研究叢書

  • 作者:張國龍//江雪|責編:魏碩|總主編:劉勇//李怡//李浴洋
  • 出版社:文化藝術
  • ISBN:9787503974540
  • 出版日期:2023/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32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兒童詩歌作為現代白話詩之一種,包含「兒歌」和「兒童詩」兩種品類。其多以童年思維的顛覆性,創生出別具一格的詩意。秉持真、善、美、趣,彰顯童年經驗的審美品格。此種童年審美旨趣,源自五四時期「人的發現」——尤其是兒童主體生命價值的發現,並構成了或隱或顯的童心審美價值。然而,隨著時局的變動和文學觀念的變遷,現代兒童詩歌不斷偏離五四時期形成的童心審美傳統,演變為追求道德教育的實用性、傳遞時代精神的工具性、苦難呼號中的怨悱與諷刺之氣等多種審美取向。此外,探索歌唱的審美藝術形式、追求現實之美的藝術技巧和讚賞關真童心的浪漫風格等,亦構成了中國現代兒童詩歌審美流變的多元景觀。

作者介紹
張國龍//江雪|責編:魏碩|總主編:劉勇//李怡//李浴洋

目錄
緒論  兒童詩歌為何?何為?
  第一節  兒童詩歌的審美尺度
  第二節  兒童詩歌類型辨正
    一、兒歌
    二、兒童詩
  第三節  兒童詩歌的審美特徵思辨
    一、顛覆性:童年思維的審美創造
    二、真、善、美、趣:兒童詩歌的審美底色限的最國「理兒
    三、童心觀照下的陌生化表達
第一章  「兒童本位」對兒童詩歌審美觀念的衝擊
  第一節  「兒童本位」與兒童詩歌的現代生成
    一、「兒童本位」論與「兒童本位」審美觀
    二、「擬兒歌」:作為一種新詩可能性的現代兒童詩歌
    三、兒童接受:兒童詩歌文體的共識
  第二節  基於「兒童本位」的內宇宙探索與童心浪漫風格
    一、「兒童本位」觀下童趣的真情與想象
    二、「兒童本位」觀下自然物趣的奇妙體驗
    三、樂觀浪漫的童心崇拜風格
第二章  「兒童本位」觀偏移與兒童詩歌多元旨趣的交織
  第一節  童心表現的兩極化:清新的審美旨趣與庸俗化的趨勢
    一、表現物趣,活潑而快樂
    二、「偽童心」與低級趣味
  第二節  教育旨歸與兒童詩審美的實用價值傾向
  第三節  兒童詩歌的革命話語與求真、寫實的精神追求
    一、愛國奮進與苦難表現中的求真、寫實
    二、昂揚的革命鬥爭精神和蓬勃生長的力量
    三、「紅色兒歌」的通俗明快
  第四節  兒童詩歌注重「唱」的形式之美
    一、注重「唱」的形式與兒童詩歌文體互涉
    二、兒童詩歌中「唱」的遊戲愉悅感
    三、歌唱中的記憶、力量與兒童詩歌的民間轉向
第三章  「救亡」中的「現實之美」與童心想象
  第一節  抗日之聲與兒童的社會生活
    一、控訴和反抗,在戰爭創傷中構建民族意識
    二、兒童在抗日救亡的公共生活中發揮能動性
    三、兒童的未來生長性與公共生活的新氣象交織,構成前進的節奏
    四、強烈的政治熱情蘊藉于生活之中,情緒單純,愛憎分明
  第二節  現實之美:兒童敘事詩的審美追求
    一、「現實之美」的表現
    二、追求「現實之美」的根源
  第三節  別具一格的童心想象
    一、童心與美的世界:戰時郭風的童話詩創作
    二、從蒲風到郭風:一條隱匿的童心想象線索
    三、傳統的延續與新感覺的捕捉
第四章  餘論:新與舊之間——轉折時期的現實之聲
  第一節  歌頌新生活:憧憬與熱切的希望
  第二節  苦難現實中的譏諷與怨憤
    一、棄兒之歌:流浪兒童的控訴
    二、兒童諷刺詩歌:譏誚與不平之氣
  第三節  轉折時期童心審美的延續與新變

    一、童話詩中兩種想象的審美
    二、回歸兒童生活的童心探索
  第四節  物的審視與道德審美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