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裝備材料失效分析(軍隊雙重建設教材)/工程材料叢書

  • 作者:編者:胡會娥//李國明|責編:王晶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47051
  • 出版日期:2023/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0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全書系統介紹裝備材料失效分析的思路及程序、基本理論與技術、常見的失效形式及典型的失效分析案例。第1?3章闡明失效及失效分析的內涵,從方法論的層面介紹失效分析的思路及程序,並介紹各種失效分析技術和方法及其選用原則;第4?7章從宏觀現象、微觀特徵、失效原因、分析方法、預防措施等多方面介紹常見的裝備材料失效形式,包括斷裂、疲勞、腐蝕、磨損等;第8章匯總各種失效分析案例。本書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利於指導讀者開展實際的失效分析。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材料專業教材,也可作為裝備維修、管理、建造與質檢崗位相關人員的輔助教材,以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編者:胡會娥//李國明|責編:王晶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失效與失效分析
    1.1.1  失效
    1.1.2  失效分析
  1.2  失效分析的意義
    1.2.1  失效分析的經濟特性
    1.2.2  失效分析的質量特性
    1.2.3  失效分析的管理特性
    1.2.4  失效分析的規範特性
    1.2.5  失效分析對學科的促進性
  1.3  失效分析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1.3.1  國外的失效分析研究現狀
    1.3.2  國內的失效分析研究現狀
    1.3.3  失效分析的發展趨勢
第2章  失效分析的思路及程序
  2.1  失效分析思路和邏輯方法
    2.1.1  失效分析思路的重要性
    2.1.2  構件失效過程的特點及原因
    2.1.3  失效分析思路的方向性及基本原則
    2.1.4  幾種失效分析思路簡介
    2.1.5  幾種常用的邏輯推理方法
  2.2  失效分析的程序
    2.2.1  接受任務並明確失效分析的目的要求
    2.2.2  調查現場及收集背景資料
    2.2.3  失效件的觀察、檢測和試驗
    2.2.4  確定失效原因並提出改進措施
  2.3  失效件的保護、取樣及試樣清洗、保存
    2.3.1  失效件的保護
    2.3.2  失效件的取樣
    2.3.3  試樣的清洗
    2.3.4  試樣的保存
第3章  失效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技術
  3.1  失效分析的基本技能
    3.1.1  斷口分析
    3.1.2  裂紋分析
    3.1.3  痕跡分析
    3.1.4  模擬試驗
  3.2  化學成分分析
    3.2.1  化學分析
    3.2.2  光譜分析
    3.2.3  微區化學成分分析
  3.3  力學性能測試
  3.4  組織結構分析
    3.4.1  金相檢驗
    3.4.2  電子顯微鏡分析方法
  3.5  無損檢測
  3.6  殘餘應力測試
  3.7  物化性能測試
    3.7.1  燃燒熱
    3.7.2  差熱分析

  3.8  腐蝕性能測試
    3.8.1  現場掛片試驗
    3.8.2  實驗室試驗
  3.9  耐磨性測試
第4章  靜載荷作用下的斷裂失效分析
  4.1  過載斷裂失效分析
    4.1.1  定義及斷口特徵
    4.1.2  影響過載斷裂失效特徵的因素
    4.1.3  扭轉和彎曲過載斷裂斷口特徵
    4.1.4  過載斷裂的微觀特徵
  4.2  材料致脆斷裂失效分析
    4.2.1  回火脆性斷裂失效
    4.2.2  冷脆金屬的低溫脆斷
    4.2.3  第二相質點致脆斷裂失效
  4.3  環境致脆斷裂失效分析
    4.3.1  氫致破斷失效的分析和判斷
    4.3.2  低熔點金屬的接觸致脆斷裂失效
    4.3.3  高溫長時致脆斷裂(熱脆)失效
    4.3.4  蠕變斷裂失效
  4.4  混合斷裂失效分析
第5章  疲勞斷裂失效分析
  5.1  疲勞斷裂失效的基本形式和特徵
    5.1.1  疲勞斷裂失效的基本形式
    5.1.2  疲勞斷裂失效的一般特徵
  5.2  疲勞斷口形貌及其特徵
    5.2.1  疲勞斷口的宏觀特徵
    5.2.2  疲勞斷口各區域的位置與形狀
    5.2.3  疲勞斷口的微觀形貌特徵
  5.3  疲勞斷裂失效類型與鑒別
    5.3.1  機械疲勞斷裂
    5.3.2  腐蝕疲勞斷裂
    5.3.3  熱疲勞斷裂
  5.4  疲勞斷裂失效的原因預防
    5.4.1  疲勞斷裂失效的原因
    5.4.2  疲勞斷裂的預防措施
第6章  腐蝕失效分析
  6.1  概述
  6.2  均勻腐蝕
  6.3  局部腐蝕
    6.3.1  點腐蝕
    6.3.2  縫隙腐蝕
    6.3.3  晶間腐蝕
    6.3.4  電偶腐蝕
    6.3.5  應力腐蝕
第7章  材料的磨損
  7.1  磨損概述
    7.1.1  磨損的定義
    7.1.2  磨損的分類
    7.1.3  磨損的評定方法
  7.2  黏著磨損

    7.2.1  黏著磨損的特點和分類
    7.2.2  黏著磨損的機理
    7.2.3  黏著磨損的模型
    7.2.4  影響黏著磨損的因素
  7.3  磨粒磨損
    7.3.1  磨粒磨損的定義與分類
    7.3.2  磨粒磨損的簡化模型
    7.3.3  磨粒磨損機理
  7.4  .沖蝕磨損
    7.4.1  沖蝕磨損的定義與分類
    7.4.2  沖蝕磨損理論
    7.4.3  薄片剝落磨損理論
    7.4.4  影響沖蝕磨損的主要因素
  7.5  接觸疲勞磨損
    7.5.1  接觸疲勞磨損理論
    7.5.2  影響接觸疲勞磨損的主要因素
  7.6  腐蝕磨損
    7.6.1  氧化磨損
    7.6.2  特殊介質腐蝕磨損
    7.6.3  電化學腐蝕磨損
  7.7  腐蝕磨粒磨損
第8章  失效分析案例
  8.1  變形與過載失效分析案例
  8.2  疲勞斷裂失效分析案例
  8.3  環境介質作用下的失效分析案例
  8.4  磨損失效分析案例
  8.5  疲勞失效分析案例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