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名老中醫張永洛學術思想與臨床治驗薈萃

  • 作者:編者:周冰//張翼//張永洛|責編:常地//賈清華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
  • ISBN:9787521442748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從古到今,中醫的著作浩如煙海,但都離不開《內經》的理論指導。兩千多年來,中醫一直沿著《內經》的原本思維定式發展下來。
    張永洛教授的主要學術思想源於《內經》與《周易》。在研讀《內經》與《周易》時,發現二者的思維方式與文學藝術的思維方式十分相似,都是形象思維。《周易》的「立象盡意」和中醫的「取象比類」都離不開「象」。象者,像也,像就是形象思維。俄國著名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說:「藝術是真理的直接關照,或者是形象的思維。」因為形象思維是一切藝術思維的特徵。中醫有藝術思維的性質,也有科學的效果。
    本書全面闡述了張永洛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希望對中醫醫師、中醫院校師生有所裨益。

作者介紹
編者:周冰//張翼//張永洛|責編:常地//賈清華
    張永洛,男,1942年生,山西省沁縣人,山西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中醫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西醫結合婦科學科帶頭人。1965年畢業於山西醫學院的臨床本科專業。1971?1972年在山西省衛生廳主辦的西學中班脫產系統學習中醫1年。1978年考入山西醫學院研究生班,攻讀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專業,並獲得醫學碩士學位,成為曾受到周總理接見的全國知名婦產科專家于載畿教授的首位碩士研究生,之後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婦科臨床工作。1995年晉陞為中醫學教授,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首次建立中西醫結合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並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培養研究生30余名。他教學認真,善用形象思維、善用比喻手段,使本來很枯燥的理論內容,變的形象生動,通俗易懂,頗受學生喜愛。

目錄
上篇  學術思想
  第一章  中醫是用形象思維表達科學理念的藝術
    第一節  中醫看病為什麼要復古尊經
    第二節  中醫的性質及學科歸類
    第三節  從《內經》與《詩經》思維方式的比較看中醫的學科性質
    第四節  《內經》的原始思維及類化特徵
    第五節  《內經》「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與米勒模擬實驗
    第六節  對當前探討中醫本質的思路與方法的質疑
    第七節  中醫理論中的弗氏心理學方法
    第八節  中醫的藝術認識方式與科學效果
    第九節  中醫理論的空間構架與藝術性質
    第十節  中醫——中和之醫
    第十一節  東西方藝術與中西醫特色之比較
    第十二節  中醫的自然美及藝術美
  第二章  中醫藥現代化
    第一節  中醫現代化的探索
    第二節  中醫現代化必須實現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的轉化
    第三節  用繁榮藝術的方法發展中醫
    第四節  中醫理論的兩象藝術結構與證內涵的變革
    第五節  從中醫藝術性質的角度看中醫現代化與國際化
    第六節  天人合一是一門中醫生態學
    第七節  加強中西醫結合,必須保持中醫特色
    第八節  加強對中醫院校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九節  加強青年醫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十節  加強中藥新葯研究與開發,開拓國際市場
下篇  臨床理論與治療經驗
  第一章  臨床理論研究
    第一節  臨床診斷思維方法
    第二節  中西醫結合為認識過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三節  試論祖同醫學對疾病預測的探索
    第四節  國人外貌體態的相似與易感疾病的關係
    第五節  略論《傷寒論》六經理論的形成過程
    第六節  中醫肺腎功能與金水相生的現代醫學基礎新探
    第七節  略論祖國醫學對性別原理的探索
    第八節  中藥方劑極值原理初探
    第九節  中醫誤診誤治的理論分析與對策
    第十節  《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葯群體計數分析
    第十一節  新生兒體重與宇宙陰陽節律
  第二章  婦產科疾病診治經驗
    第一節  《傅青主女科》冶法與用藥規律淺析
    第二節  試述中醫婦科幾種常見病的用藥規律——中醫婦科518首方劑淺析
    第三節  血瘀證診斷的誤區及其原因探析
    第四節  幾種與盆腔淤血綜合征容易混淆的疾病
    第五節  補陽還五湯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臨床觀察
    第六節  坤血康湯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56例臨床觀察
    第七節  薏苡仁對重度功能性痛經鎮痛作用的序貫試驗觀察
    第八節  痛經安湯對重度功能性痛經鎮痛作用的序貫試驗
    第九節  針灸中藥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觀察
    第十節  坤寧湯治療子宮出血的序貫試驗
    第十一節  「黃蜈散」I號方治療宮頸核異質細胞71例臨床分析

    第十二節  溫經湯冶療子宮內膜異位症45例臨床觀察
    第十三節  保胎湯治療先兆流產效果的序貫試驗觀察
  第三章  內科診治經驗
    第一節  女性白塞病病損部位及相關因素分析
    第二節  白塞病的中醫治療
    第三節  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白塞病療效分析
    第四節  參?四物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及對T細胞亞群的觀察
    第五節  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癲癇的療效觀察
    第六節  肩舒湯冶療肩周炎的序貫試驗
    第七節  促腎壯骨湯治療骨質增生的療效觀察
    第八節  調免升白湯治療白細胞減少症臨床療效序貫試驗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