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格心理學(經典理論和當代研究原書第6版美國名校學生喜愛的心理學教材)

  • 作者:(美)霍華德·S.弗里德曼//米利亞姆·W.舒斯塔克|責編:蔣雪雅|譯者:王芳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680093
  • 出版日期:2021/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1
人民幣:RMB 13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闡述了人格心理學的8個基本理論取向(精神分析、自我、生物學、行為主義、認知、特質、人本-存在-積極心理學、人-情境交互作用),並致力於在8個理論取向間做到一致與平衡。人類的複雜性源於各種因素,每個取向對於理解人格都有幫助。
    書中詳細介紹了各理論學派創始人的個性品質及理論形成的歷史背景,讓讀者能從歷史的角度看人格心理學的發展,幫助讀者在收穫知識的同時,對「人」的思考更加全面、科學。
    本書新版囊括了大量現代研究,包羅萬象,引人入勝,如基於媒體及網路大數據進行的人格研究、精神分析的現代案例、促進人格理解的腦科學研究、社會認知取向的人格研究、文化與人格的相關內容等,方便讀者對感興趣領域的新興發展進行深入探索。

作者介紹
(美)霍華德·S.弗里德曼//米利亞姆·W.舒斯塔克|責編:蔣雪雅|譯者:王芳

目錄

前言
作者簡介
第1章  什麼是人格
  1.1  人格與科學
    人格理論從何而來
  1.2  人格理論觀點概覽
    1.2.1  人格心理學研究的八大取向概述
    1.2.2  各個理論取向的人格觀點是迥然不同的嗎
  1.3  人格心理學簡史
    1.3.1  戲劇與自我展示
    1.3.2  宗教
    1.3.3  進化生物學
    1.3.4  測評
    1.3.5  現代理論
  1.4  人格研究中的基本問題:潛意識、自我、獨特性、性別、環境和文化
    人格是一個有用的概念嗎
  1.5  情境下的人格
第2章  人格測量與研究
  2.1  測量人格
    2.1.1  信度
    2.1.2  結構效度
  2.2  偏差
  2.3  各種人格測量
    2.3.1  自我報告測驗
    2.3.2  Q分類測驗
    2.3.3  他人評定
    2.3.4  生理測量
    2.3.5  行為觀察
    2.3.6  訪談
    2.3.7  表達性行為
    2.3.8  檔案分析和傳記研究
    2.3.9  投射測驗
    2.3.10  人口統計學和生活方式信息
    2.3.11  社交媒體在線網路分析和大數據
    2.3.12  是否存在一種測量人格的方法
  2.4  哪些方法無法測量人格
  2.5  研究設計
    2.5.1  個案研究
    2.5.2  相關研究
    2.5.3  實驗研究
  2.6  人格測驗的倫理
第3章  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論
  3.1  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
    3.1.1  潛意識和治療技術
    3.1.2  心理結構
  3.2  性心理髮展
    3.2.1  口唇期
    3.2.2  肛門期
    3.2.3  生殖器期

    3.2.4  潛伏期
    3.2.5  生殖期
  3.3  男性與女性
  3.4  防禦機制
    3.4.1  壓抑
    3.4.2  反向形成
    3.4.3  否認
    3.4.4  投射
    3.4.5  替代
    3.4.6  升華
    3.4.7  退行
    3.4.8  合理化
  3.5  跨文化問題
  3.6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貢獻和局限
  3.7  實驗心理學帶來的現代發展
    3.7.1  潛意識情緒和動機
    3.7.2  自由意志的錯覺
    3.7.3  記憶增強
    3.7.4  幼事遺忘
    3.7.5  記憶
    3.7.6  遺忘症
第4章  新精神分析和自我取向的人格理論
  4.1  卡爾·榮格——自我
    4.1.1  榮格理論的背景
    4.1.2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4.2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4.2.1  阿德勒與弗洛伊德理論的不同點
    4.2.2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4.3  卡倫·霍尼——文化和女性心理學
    4.3.1  反對陰莖妒羡
    4.3.2  基本焦慮
    4.3.3  自我
    4.3.4  神經症性的應對策略
    4.3.5  霍尼對精神分析的貢獻
  4.4  安娜·弗洛伊德和海因茲·哈特曼——自我論述
  4.5  客體關係理論
    4.5.1  瑪格麗特·馬勒的共生論述
    4.5.2  梅蘭妮·克萊恩和海因茨·科胡特的關係論述
    4.5.3  客體關係理論的貢獻
  4.6  埃里克·埃里克森——人生全程的自我認同和認同危機
    4.6.1  埃里克森生平
    4.6.2  自我認同形成和自我危機
  4.7  自我認同的現代理論觀點
    4.7.1  個人和社會認同
    4.7.2  目標和人生任務的作用
    4.7.3  可能自我和追尋有意義的生活
第5章  生物學取向的人格理論
  5.1  直接的遺傳效應
    5.1.1  自然選擇與功能主義
    5.1.2  安格曼綜合征

    5.1.3  行為基因組學
  5.2  氣質的遺傳效應
    5.2.1  活動性、情緒性、社交性、衝動性
    5.2.2  艾森克的神經系統氣質模型
    5.2.3  格雷的強化敏感性人格理論
    5.2.4  感覺尋求與成癮傾向
  5.3  雙生子作為數據來源
    5.3.1  弗朗西斯·高爾頓爵士的雙生子研究
    5.3.2  明尼蘇達大學的雙生子研究
    5.3.3  教養及非共享環境差異
    5.3.4  表觀遺傳學
    5.3.5  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
  5.4  性別認同與性取向
    5.4.1  生殖優勢
    5.4.2  激素與經驗
  5.5  生物因素的調節作用
    5.5.1  環境毒素的作用
    5.5.2  生理疾病的作用
    5.5.3  合法與非法藥物的作用
  5.6  環境創設的作用
    向性
  5.7  他人反應的作用
    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5.8  社會生物學
    灰姑娘效應
  5.9  達爾文主義與社會達爾文主義
    5.9.1  文化、納粹主義和「優越的種族」
    5.9.2  人類基因組與優生學
第6章  行為主義與學習取向的人格理論
  6.1  人格的經典條件反射
    6.1.1  刺激反應的條件化
    6.1.2  條件反射的行為模式
    6.1.3  消退過程
    6.1.4  神經質行為的條件化
    6.1.5  條件反射原理應用的複雜性
  6.2  行為主義取向的起源
    6.2.1  拒絕內省法
    6.2.2  恐懼條件反射和系統脫敏
  6.3  斯金納激進的行為主義
    6.3.1  用操作性條件反射來描述人格
    6.3.2  強化控制
    6.3.3  斯金納行為主義的烏托邦
  6.4  行為主義的應用
    內在過程、外在因果和自由意志
  6.5  其他學習取向的人格理論
    6.5.1  內驅力的作用
    6.5.2  社會學習理論:多拉德和米勒
    6.5.3  習慣層級
    6.5.4  驅力衝突
    6.5.5  育兒模式和人格

    6.5.6  現代的行為主義取向
  6.6  評價
第7章  認知與社會認知取向的人格理論
  7.1  認知取向的根源
    7.1.1  格式塔心理學的根源
    7.1.2  柯特·勒溫的場論
    7.1.3  認知風格變數
  7.2  認知與知覺機制
    7.2.1  圖式理論
    7.2.2  類別化
    7.2.3  注意控制
    7.2.4  注意的個體差異: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7.2.5  認知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7.3  人人都是科學家:喬治·凱利的個人建構理論
    7.3.1  人人都是業餘人格理論家
    7.3.2  角色建構庫測驗
  7.4  社會智力
  7.5  作為人格變數的解釋風格
    7.5.1  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
    7.5.2  習得性無助和習得性樂觀
  7.6  朱利安·羅特的控制點理論
    7.6.1  泛化期望和特定期望
    7.6.2  強化和心理情境的作用
    7.6.3  控制點
  7.7  阿爾伯特·班杜拉的社會認知學習理論
    7.7.1  自我體系
    7.7.2  觀察學習
    7.7.3  自我效能感
    7.7.4  自我調節過程
  7.8  如同電腦一樣的人
第8章  特質取向的人格理論
  8.1  特質取向的歷史
    8.1.1  榮格的內外傾理論
    8.1.2  統計學的應用
    8.1.3  Q數據、T數據、L數據和16 PF
  8.2  高登·奧爾波特的特質心理學
    8.2.1  文化的重要性
    8.2.2  機能對等
    8.2.3  共同特質
    8.2.4  個人稟賦
  8.3  當代特質取向:大五人格
    8.3.1  大五人格模型是如何發展的
    8.3.2  職業生涯和其他重要生活結果
    8.3.3  五個是多還是少
    8.3.4  艾森克的大三理論及其他
    8.3.5  艾森克理論的證據
  8.4  人格判斷
    8.4.1  人格判斷的一致性
    8.4.2  特質概念的局限性
  8.5  類型

  8.6  動機
    8.6.1  動機的測量
    8.6.2  特質的動機取向
  8.7  表達風格
    8.7.1  情感表達
    8.7.2  支配性、領導力與影響力
    8.7.3  表現力與健康
第9章  人本、存在和積極取向的人格理論
  9.1  存在主義
    現象學觀點
  9.2  人本主義
    9.2.1  創造力和心流
    9.2.2  與他人的關係定義我們的人性
  9.3  愛是生活的核心:埃里克·弗洛姆
    9.3.1  愛的藝術
    9.3.2  辯證的人本主義
    9.3.3  是否有證據支持弗洛姆的觀點,如「焦慮的時代」
  9.4  責任:卡爾·羅傑斯
    9.4.1  成長、內在控制和正在體驗著的人
    9.4.2  羅傑斯治療和成為你自己
  9.5  焦慮和恐懼
    9.5.1  焦慮、威脅和無力
    9.5.2  個人選擇
  9.6  自我實現
    9.6.1  榮格思想中關於自我實現的早期觀點
    9.6.2  高峰體驗
    9.6.3  自我實現的內在驅動力
    9.6.4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
    9.6.5  自我實現的測量
  9.7  幸福和積極心理學
    9.7.1  積極心理學
    9.7.2  美國悖論和享樂適應
    9.7.3  心盛與PERMA模型
  9.8  對存在-人本主義取向的進一步評估
第10章  人-情境交互作用取向的人格理論
  10.1  人際精神病學
    10.1.1  人際精神病學與精神分析理論的對比
    10.1.2  人格是一種人際交往模式
  10.2  動機和目標
    10.2.1  人學系統
    10.2.2  主題
    10.2.3  敘事取向
  10.3  現代交互作用取向的開端
    10.3.1  米歇爾的批評
    10.3.2  米歇爾的理論
    10.3.3  特質的效度
  10.4  情境的力量
    10.4.1  特質相關性及情境的「人格」
    10.4.2  跨情境的平均一致性
    10.4.3  鏡像神經元

    10.4.4  個人與社會情境
    10.4.5  尋找和創造情境
  10.5  縱向研究的重要性
    10.5.1  生命歷程取向
    10.5.2  準備狀態
  10.6  交互作用和發展
    難以預測的人類行為
第11章  性別差異
  11.1  男性和女性存在差異嗎
    性別差異的證據
  11.2  人格性別差異簡史
    19世紀的觀點
  11.3  性別差異的生物學影響
    11.3.1  孕期性激素對性別行為的影響
    11.3.2  性激素在青春期及之後的影響
  11.4  從八種理論視角看人格的性別差異
    11.4.1  精神分析取向
    11.4.2  新精神分析取向
    11.4.3  生物/進化取向
    11.4.4  行為主義取向
    11.4.5  認知取向
    11.4.6  特質取向
    11.4.7  人本主義取向
    11.4.8  交互作用取向
  11.5  性別差異的跨文化研究
  11.6  愛和性行為
第12章  壓力、調適和健康差異
  12.1  疾病傾向人格
    12.1.1  健康行為與健康的環境
    12.1.2  病人角色
    12.1.3  疾病引起的人格改變
    12.1.4  素質-應激
    12.1.5  人格障礙
    12.1.6  壓力、調適和健康研究的新近發展
  12.2  人格、冠心病傾向和其他疾病
    12.2.1  A型行為模式和易怒的掙扎
    12.2.2  放棄
    12.2.3  其他疾病
  12.3  人類白蟻
    12.3.1  盡責性
    12.3.2  社交性
    12.3.3  愉悅
    12.3.4  壓力下的「白蟻」
    12.3.5  心理健康
  12.4  責備受害者
  12.5  自愈型人格
    12.5.1  控制、投入和挑戰
    12.5.2  信任和奉獻
  12.6  自愈型人格的人本和存在主義觀點
    12.6.1  成長導向

    12.6.2  認同、道德和目標
    12.6.3  連續感
第13章  文化、宗教與族群
  13.1  群體影響
    文化效應
  13.2  人格與文化研究的歷史
    13.2.1  文化人類學的貢獻
    13.2.2  主位研究法與客位研究法
  13.3  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
  13.4  科學推斷的偏差
    13.4.1  以族群來區分群體的缺陷
    13.4.2  美國困境
  13.5  宗教
  13.6  社會經濟對人格的影響
    卡爾·馬克思和異化
  13.7  語言——一種文化影響
    13.7.1  語言和認同
    13.7.2  通過共享語言創造文化
    13.7.3  語言作為政治
    13.7.4  語言和思想
    13.7.5  雙語者
    13.7.6  語言和社會互動
    13.7.7  性別和語言
  13.8  文化和測驗
    13.8.1  文化無關和文化公平測驗
    13.8.2  刻板印象威脅
  13.9  人格與文化的通用模型
    13.9.1  將文化融入人格理論
    13.9.2  文化和人性
    13.9.3  文化和理論
  13.10  近來的研究方向
    13.10.1  情境誘發文化差異
    13.10.2  族群社會化
第14章  愛與恨
  14.1  仇恨人格
    14.1.1  仇恨的生物學解釋
    14.1.2  仇恨的精神分析觀點
    14.1.3  仇恨的新精神分析觀點
    14.1.4  仇恨和威權主義
    14.1.5  仇恨的人本主義觀點
    14.1.6  仇恨特質
    14.1.7  仇恨的認知觀點
    14.1.8  仇恨的學習理論
    14.1.9  仇恨的文化差異
  14.2  仇恨的評估
  14.3  愛的人格
    14.3.1  愛的精神分析解釋
    14.3.2  愛的新精神分析解釋
    14.3.3  愛的認知觀點
    14.3.4  愛的人本-存在主義觀點

    14.3.5  愛的文化差異
    14.3.6  特質與交互作用的觀點
  14.4  愛的歧途
第15章  人格何處尋
  15.1  人格的美麗新世界
    15.1.1  藥物與人格設計
    15.1.2  烏托邦世界與獎懲的濫用
    15.1.3  基因超人
    15.1.4  我可以改變自己的人格嗎
    15.1.5  人格心理學的一些應用
  15.2  再次審視人格研究的八種理論取向
    15.2.1  哪種觀點是正確的
    15.2.2  只有這八種取向嗎
    15.2.3  這些取向可以合併嗎
術語表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