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紫竹集(廖奔戲劇新論)

  • 作者:廖奔|責編:張凱默//邢舒然
  • 出版社:中國文聯
  • ISBN:9787519051983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51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紫竹集——廖奔戲劇新論》是一部戲劇評論集,分為曲史探隧、戲藪窺物、百年劇潮等篇,從戲劇歷史、戲劇文物、戲劇百年的發展變遷和戲劇作品進行了論述和闡釋。作者在戲曲史研究領域著述豐碩,對於戲劇起源、劇場史、戲曲文物、戲曲聲腔、宗教戲劇、民間演出都有著深入獨到的見解,是第三代戲曲史研究的領軍人物。其戲劇理論研究和戲劇評論視野弘闊、見解犀利,能夠追蹤時代、把握趨勢,也是當代最具影響力和指引力的批評家。本書是繼2010年《廖奔文存》之後十余年戲劇研究成果的匯總,囊括了他對於戲劇史的研究、對百年來戲劇的綜述和反思和對當代舞台和戲劇學成果的評點,彰顯了其致力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的學者情懷。

作者介紹
廖奔|責編:張凱默//邢舒然

目錄
曲史探邃
  汴京市井歌唱伎藝的興起
  南戲《張協狀元》作者系雙才人再探
  《事林廣記·願成雙賺譜》系誤標名
  唱賺形態及其歷史演進
  道情與金元全真道士詩詞
  全真教與金元北曲共生關係考
  王國維與百年戲曲史路徑
  ——兼談唱賺的歷史定位
  此「瘦馬」非彼「瘦馬」
  ——也說《天凈沙·秋思》
  皇天後土
  ——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戲藪窺物
  北宋雜劇藝人肖像雕磚的發現
  誤讀的諸宮調「重大發現」
  ——侯馬二水金墓曲辭解
  金代磁州窯系標宮調、牌調曲辭瓷器探析
  金代磁州窯系瓷器詞曲研究
  磁州窯元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論考
  磁州窯《五女圖》瓷枕元雜劇故事畫考釋
  磁州窯瓷枕上的元雜劇投影
  唐宋金元瓷器詩詞曲論
百年劇潮
  新舊劇論爭的世紀回望
  百年「戲改」
  踏出中國現代戲劇的軌跡
  ——歐陽予倩的求索之路
  新文化人士與舊劇泰斗
  ——從歐陽予倩的特殊文化身份看20世紀戲劇變革
  中國戲劇變革中的紅色戲劇
  輝煌的抗戰戲劇
  新時期戲劇反觀
  百年現實主義戲劇:創作與理論的共振
  中國演劇體系的探索及其終結
  21 世紀中國文化與學術性向
  西方漢學/戲曲學的建構
藝海掇珠
  長賦戲劇 東南一幟
  ——論周長賦劇作
  孟冰話劇《黃土謠》序
  電影《白鹿原》的敘事側傾
  ——鏡頭語言對小說敘事過程的選擇與放棄
  聲光色電 奇情異彩
  ——看揚州木偶劇《嫦娥奔月》柳色青青看《柳青》
  ———部探討文學真諦的成功話劇
  小人物與大變革
  ——看常州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
  時代現巨變 人間蘊真情
  ——看西安話劇院《長安第二碗》

  一座劇院與一座城市
  ——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70周年
學苑叩貝
  重讀張庚戲劇美學
  ——張庚先生誕辰110周年祭
  厚重紮實的戲曲理論總結
  ——評《郭漢城文集》
  戲劇本體 審美特性 實踐理性
  ——譚霈生戲劇思想探邃
  追尋黃梅戲源頭
  ——《黃梅戲起源》序
  呂茹《話本小說與戲曲敘事的互動研究》序
  車文明《中國古代劇場史》序
  走進齊如山和他的時代
  ——贊《齊如山文集》出版
  戲曲積累的實績
  ——賀《中國當代百種曲》出版
  感人的文化堅守精神
  ——評《中國京劇百科全書》
  學術的積累 文化的傳承
  ——祝賀「古本戲曲叢刊」浩大學術工程竣工古典戲曲理論文獻整理的重大收穫
  ——評郭英德、李志遠《明清戲曲序跋纂箋》
  秦腔與地方戲劇種的發軔
  中國戲劇表演體系概念之我見
附錄一 插圖目錄
附錄二 表格目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