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尚未完成的歷史(從子夜到白鹿原的中國新文學之變)

  • 作者:張宇奇|責編:鄭玥
  • 出版社:天津人民
  • ISBN:9787201196572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5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文學作品往往能夠發出一個時代的先聲,經典的文學作品往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反映時代的關注和人們的思考。本書作者精讀了茅盾的《子夜》、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柳青的《創業史》、陳忠實的《白鹿原》,透過中國新文學代表作品中的點滴細節, 在史詩般的文學敘事中全方位、多角度再現中國的百年巨變。作者特別圍繞「封建與反封建」這一主線,對歷史上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梳理,並將其放在一個更長的歷史進程中進行再思考,具有強烈的啟發意義。

作者介紹
張宇奇|責編:鄭玥
    張宇奇     文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發表《「中國社會性質論戰」再回眸》《王亞南與<資本論>》等作品。

目錄
序言
引論  中國現代進程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第一章  茅盾與現代中國之矛盾:《子夜》和「農村三部曲」
引言:重讀茅盾的時代意義
  第一節  上海—南京—地方:國民黨的「反封建」
  第二節  官、裁、編與股票交易所:國民黨如何動用金融手段「反封建」
  第三節  中國社會性質論爭:多重意識形態里的「封建」與「資本主義」
  第四節  老通寶與趙伯韜:土地資本與金融資本
第二章  丁玲與中國農村各階級的分析:重讀《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第一節  丁玲的「憂患」:《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寫作背景
  第二節  階級、富農:顧涌與土改路線
第三章  農村合作化與「梁生寶道路」:重讀《創業史》
  第一節  作為「勇氣」與「風險之作」的《創業史》
  第二節  「視差」下的敘述:「梁生寶道路」的意義
  第三節  供銷合作與農村集市:《創業史》中隱匿的商業資本
第四章  傳統的現代轉變:重讀《白鹿原》
  第一節  歷史與敘事:《子夜》與《白鹿原》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西方經驗與中國傳統
  第三節  新儒學鄉治論:基層組織化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