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清代戲曲音樂史(上下)(精)

  • 作者:編者:路應昆|責編:竹崗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ISBN:9787523102664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741
人民幣:RMB 2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清代戲曲音樂史》是我國音樂理論界、史學界迄今所見唯一的一部戲曲音樂斷代史專著。清代是我國戲曲和戲曲音樂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崑腔盛極而衰,梆子腔、皮黃腔先後崛起,板腔體取代曲牌體成為主流的一系列重要變化均發生在這一歷史階段。對這一歷史階段的戲曲音樂研究,可謂意義重大,價值非凡。我國自「西學東漸」起隨著西方音樂的傳入以及普通學校音樂課程的開辦,中國人在學習、適應,乃至熟悉西方音樂的漫長過程中,卻與中國傳統戲曲音樂漸行漸遠,背道而馳,以致在當代中國音樂界和戲曲界形成了兩個頗具諷刺意義的怪圈:音樂界不懂戲曲,戲曲界不懂所謂的音樂。路應昆教授是我國目前被音樂、戲曲兩界一致公認的一位戲曲音樂理論家,將清代戲曲音樂進行全面深入地研究,並以斷代史的方式將其梳理成文,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上述「怪圈」,填補學術空白,為當代學界及後世留下可資持續研究的奠基性成果。

作者介紹
編者:路應昆|責編:竹崗
    路應昆,1953年生。1970年考入成都市五七藝校,后供職于成都市川劇院樂隊。1985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戲曲學碩士學位。1988?1992年供職于北京市藝術研究所。1992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戲曲學博士學位,1994年起先後供職於該院戲曲研究所、研究生部和音樂研究所。2002年起供職于中國傳媒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戲曲音樂、戲曲史。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清代亂彈研究》、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高腔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清代戲曲音樂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高腔研究》《16世紀以來崑曲在北京的傳承與演變》。出版專著《中國戲曲與社會》《高腔與川劇音樂》《戲曲藝術論》《北京高腔研究》(合著)等,發表論文數十篇。主講教育部視頻公開課《戲曲音樂入門》,主編教材《戲曲音樂入門》《戲曲欣賞》。曾參與大型項目《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任總編輯部編輯)、《中華藝術通史》(任明代卷主編)、《中國音樂詞典(增訂版)》(任戲曲音樂主編)等。

目錄
上編
  緒論
      一、歷史座標
      二、今存歷史資料和已有研究
      三、關於清代戲曲音樂的種類梳理
      四、關於清代戲曲音樂的歷史考證
      五、本書內容安排
  第一章  清前中期的崑腔
    第一節  崑腔的來歷及入清后的發展
      一、明代水磨崑腔的創製與流行
      二、入清后崑腔的發展
    第二節  清前期文人傳奇中的崑腔
      一、李玉和「蘇州作家群」的作品
      二、李漁的「十種曲」
      三、洪升的《長生殿》
      四、孔尚任的《桃花扇》
    第三節  清中期文人傳奇、雜劇中的崑腔
      一、文人的創作
      二、文人、藝人合力創作的《雷峰塔》
    第四節  宮廷戲曲中的崑腔
      一、作品編創
      二、曲牌使用及腔板處理
    第五節  民間戲班所唱崑腔
      一、藝人對文人之作的改造
      二、民間昆班吸收的「俗腔俗調」
    第六節  崑腔的伴奏
      一、唱腔伴奏
      二、吹打牌子
    第七節  曲譜、曲學和譜曲
      一、曲譜編訂
      二、曲學研討
      三、譜曲
  第二章  清前中期的南北曲俗唱
    第一節  南北曲俗唱的來歷及入清后的演化
      一、前代的南北曲俗唱
      二、入清后的南北曲俗唱
    第二節  南方的高腔
      一、南方目連戲所唱高腔
      二、華東及東南地區的高腔
      三、南方其他地區的高腔
    第三節  北京和北方其他地區的高腔
      一、北京的高腔
      二、北方其他地區的高腔
    第四節  其他南北曲俗唱種類
      一、閩中興化腔
      二、閩南泉腔和粵東潮腔
      三、湘、贛等地的低牌子和橫直牌調
  第三章  清前中期的小曲
    第一節  小曲的來歷及在清代戲曲中的使用
      一、前代的小曲

      二、清代戲曲中的小曲
    第二節  小曲在清代戲曲中的變異
      一、「弦索」之曲
      二、吹調和吹腔
    第三節  小曲在各地的流衍
      一、南方戲曲中的小曲
      二、北方戲曲沖的小曲
  第四章  清前中期的上下句腔
    第一節  上下旬腔的來歷及在清代戲曲中的使用
      一、前代的上下句腔
      二、清代戲曲中的上下句腔
    第二節  上下旬腔在各地的流衍
      一、南方戲曲中的上下句腔
      二、北方戲曲中的上下旬腔
  第五章  清前中期的梆子腔
    第一節  梆子腔的來歷及形態特徵
      一、清前期的梆子腔
      二、清中葉的梆子腔和板腔體的創建
    第二節  梆子腔的泛雜包容
      一、「梆子秧腔」
      二、西秦腔
    第三節  北方的梆子腔
      一、陝、甘、晉、豫、魯的梆子
      二、北京和北方其他地區的梆子
    第四節  南方的梆子和撥子
      一、南方的梆子
      二、撥子
  第六章  清中期的皮黃腔
    第一節  西皮的來歷
      一、「西曲」與西皮
      二、楚調與西皮
    第二節  二黃的來歷
      一、平板與二黃
      二、二黃與二簧
    第三節  皮黃的音樂特徵
    第四節  皮黃在各地的流衍
      一、南方的皮黃
      二、北方的皮黃
下編
  第七章  清後期的崑腔
    第一節  南方的崑腔
      一、江浙地區的崑腔
      二、南方其他地區的崑腔
    第二節  北方的崑腔
      一、北京及其周邊的崑腔
      二、北方其他地區的崑腔
    第三節  曲譜、曲學和譜曲
      一、曲譜編訂
      二、曲學研討
      三、譜曲

  第八章  清後期的南北曲俗唱
    第一節  南方的高腔
      一、華東及東南地區的高腔
      二、中南地區的高腔
      三、西南地區的高腔
    第二節  北方的高腔
    第三節  東南地區諸腔的變衍
  第九章  清後期的小曲
    第一節  南方戲曲中的小曲和吹腔
      一、華東及東南地區的小曲
      二、中南、西南地區的小曲
      三、吹腔在華東等地的演變
    第二節  北方戲曲中的小曲與其變異
      一、北方的「曲子」
      二、豫、魯等地的小曲變「大曲」
  第十章  清後期的上下句腔
    第一節  南方戲曲中的上下旬腔
      一、江浙地區的灘簧、淮調等
      二、湘、鄂、皖、贛諸地的打鑼腔等
      三、南方其他地區的上下句腔
    第二節  北方戲曲中的上下旬腔
      一、冀、晉地區的落子、秧歌等
      二、魯、豫地區的肘鼓子、拉魂腔、柳子等
  第十一章  清後期的梆子腔
    第一節  陝、甘地區的梆子腔
    第二節  晉、京、直隸地區的梆子腔
      一、山西的梆子
      二、京、津、冀的梆子
    第三節  豫、魯地區的梆子腔
      一、河南的梆子
      二、山東的梆子
    第四節  南方的梆子
      一、江、浙、贛、皖的梆子和撥子
      二、鄂、湘、粵的梆子
      三、川、滇、黔的梆子
  第十二章  清後期的皮黃腔
    第一節  北京的皮黃腔
      一、道成時期的北京皮黃
      二、同光宣時期的北京皮黃
    第二節  華東地區的皮黃腔
    第三節  中南、華南及東南諸地的皮黃腔
      一、湖北皮黃
      二、湖南皮黃與其流衍
    第四節  西南地區的皮黃腔
  終論
      一、昆、亂興衰
      二、舊腔沿用
      三、兩種「傳統」
全書譜例目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