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都市裡的漂泊與安住(新生代農民工社交媒體使用及社會認同)

  • 作者:王錫苓|責編:張建中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22440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2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第一手資料,運用傳播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相關知識,在媒介化視域下觀照新生代農民工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認同,認為:第一,京津冀新生代農民工運用社交媒體、人際交往建構社會網路,使其擁有了融入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和人脈支持;第二,地域認同是影響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認同的主要因素,並影響群體認同、職業認同和文化認同;第三,女性農民工除了經歷男性農民工身份錯位、社會認同等問題外,還要經受用人單位的性別刻板印象、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以及獨立意識的培養等一系列問題;第四,北京皮村新生代農民工運用社交媒體創建微信公眾號「皮村之友」作為其娛樂和學習平台,也構築了自我發聲、傳播群體形象的公共空間,塑造了一個昂揚奮發的新工人群像。

作者介紹
王錫苓|責編:張建中
    王錫苓,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傳播研究方法》《互聯網與欠發達地區社會發展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問題源起
  二  研究問題和研究意義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
第一章  京津冀地區新生代農民工群畫像
  一  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特徵
  二  京津冀三地新生代農民工的群體特徵
  三  他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
  四  他們的夢想和現實
第二章  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同
  一  社會認同的已有研究回顧
  二  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認知
  三  社會認同的面向
第三章  新生代農民工的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
  一  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研究的回顧
  二  打工服務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路
  三  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建構
第四章  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認同的路徑分析
  一  社交媒體嵌入新生代農民工的日常
  二  社會認同理論框架和研究假設
  三  建構社會認同模型
  四  社交媒體對社會認同的影響路徑
第五章  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自我認識
  一  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研究回顧
  二  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三  「依附意識」有弱化傾向
  四  女性自我認識的逐漸覺醒
第六章  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表達與形象建構
  一  媒介化理論及相關研究
  二  「皮村工友」的背景及其內容
  三  「皮村工友」的四個發展階段
  四  自我賦權之可能
  五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一  問卷部分
  二  深訪記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