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作者:(英)吉姆·巴戈特|責編:鄭華秀//傅勇//王洋|譯者:邢志忠
  • 出版社:上海科教
  • ISBN:9787542879059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2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建立在楊-米爾斯場論(Yang-Mills field theory)基礎上的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是人類理解物質世界的微觀結構及其相互作用力的集大成之作,它的點睛之筆當屬布勞特-昂格勒-希格斯機制(Brout-Englert-Higgs mechanism)。該機制保證了電弱規範對稱性的自發破缺,不僅使電磁力與弱核力從此分道揚鑣,以及絕大多數基本粒子因此獲得質量,而且預言了存在「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2012年 7月 4日,希格斯玻色子終於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現出原形。 2013年,昂格勒與希格斯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書遵循歷史發展的脈絡,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回顧了基本粒子物理學的百年家史,講述了尋找「上帝粒子」之旅中交織著成功與失敗的傳奇故事,展現了科學家無與倫比的探索精神、人文情懷和鮮明個性。

作者介紹
(英)吉姆·巴戈特|責編:鄭華秀//傅勇//王洋|譯者:邢志忠
    吉姆·巴戈特(Jim Baggott),生於1957年,英國科學史作家。牛津大學化學物理學博士,牛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博士后,英國雷丁大學化學講師。曾獲得葛蘭素。史克科學作家獎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授予的馬洛獎章。     巴戈特從事過多年的學術研究工作,二十多年來一直專註于科學、哲學和歷史類主題寫作。著有《量子空間:通往萬物理論的新途徑》《希格斯:上帝粒子的提出與發現》《完美的對稱:富勒烯的意外發現》;《原子:物理學界的第一次大戰和原子彈秘史,1939-1949》等書籍,並在《新科學人》《自然》等頂尖科學刊物上發表文章。     2013年,巴戈特在摩根·弗里曼主持的「穿越蟲洞」科學系列節目中首次亮相,之後多次參與英國和美國科學廣播節目的錄製,致力於科學普及。

目錄
作者序
溫伯格的序言
引言  形式與實質
第一部分  發明
  第一章  邏輯思想的詩篇
  第二章  並非一個充分的理由
  第三章  人們對它的反應會很遲鈍
  第四章  把正確的想法用於錯誤的問題
  第五章  我可以做這件事
第二部分  發現
  第六章  忽隱忽現的中性流
  第七章  它們一定是W粒子
  第八章 縱深遠投
  第九章  夢幻般的時刻
  第十章  莎士比亞之問
後記  質量的構成
術語表
參考文獻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