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另一場新文化運動(五四前後梁啟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 作者:周月峰|責編:劉書廣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40905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6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以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面相來表述全體,在中外學界都很流行。新文化運動就是如此,既存研究多以《新青年》及北大師生輩的聲音來概括整個運動,而忽視其多元並進的一面。在當年具有重大影響的「梁啟超系」,也有其自身的新文化運動。他們希望「以解放求改造」,創造一種既不同於中國文化也不同於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實現再造文明,其目標和方式都與北大師生輩有所不同。同時,該群體並非既存言說中新文化運動的外在對立物,而是新文化運動的構成性力量,參與且形塑了時代的思潮。後來被歷史記憶所抹去的,也不單隻是他們的文化觀點與作為,更重要的是抹去了這一構成性作用。本書側重思想的過程與肌理,以「梁啟超系」這一群體的故事為主線,重訪「另一類」新文化理念,呈現了全新的「另一場新文化運動」。

作者介紹
周月峰|責編:劉書廣
    周月峰,浙江大學歷史學本科、碩士,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講師。曾編著《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杜亞泉卷》等。主要研究領域為清末至五四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社會。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緒論:復調的五四
  第一節  復調的五四
  第二節  誰是「梁啟超系」?
  第三節  「另一場新文化運動」
  第四節  思想的「肌理」
第二章  立異以求同:《新青年》的競爭者
  第一節  「不談政治」與創辦「學燈」
  第二節  意外的交鋒:一篇劇評引發的敵意
  第三節  「痛罵」《新青年》:意氣的批評者
  第四節  立異以求同:《學燈》與《新青年》關係的改善
第三章  誰是朋友?誰是敵人?——藍公武與《新青年》同人的互動
  第一節  政論與思想:《國民公報》的轉向
  第二節  「吾輩」與機關報:響應《新青年》
  第三節  誰是敵人:批評錢玄同
  小結
第四章  走向革命之一:張東蓀的總解決方案
  第一節  「非破壞不能革新」:五四前後張東蓀的轉變
  第二節  「新式之結合」:對青年的希望
  第三節  「階級競爭」:更新的力量與更新的結合
  第四節  「總解決」及其預備
  小結
第五章  走向革命之二:社會主義的新文化運動
  第一節  轉向新文化運動
  第二節  喚醒各界:面向平民的文化運動
  第三節  社會主義:文化運動的方針
  小結
第六章  歐遊求曙光:重新認識中西的意象
  第一節  求曙光
  第二節  柏格森與倭伊鏗
  第三節  悲觀與樂觀
  第四節  新的計劃
第七章  從革命到改良:刪去「解放」的《改造》
  第一節  整頓《解放與改造》
  第二節  沒了「解放」的《改造》
  第三節  從高談主義到研究問題
  第四節  從反政治到談政治
  小結:走向改良
第八章  型範未定:化合中西的再造文明之路
  第一節  未必先有預定的型範
  第二節  化合中西的制度試驗
  第三節  新心理與舊文化
  小結
第九章  築基礎與造勢力:文化運動的政治走向
  第一節  纏繞中的文化與政治
  第二節  築基礎:面向社會中堅分子的文化改造
  第三節  改黨造黨:「專從文化方面,另造一種新勢力」
  小結
第十章  總論
  一  「調節橫流」:與《新青年》派之關係

  二  形塑新文化運動的建設性力量
附論  錯位的戰場:孫中山與胡適的新文化運動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別有懷抱:革命方略下的「新文化運動」
  第三節  孫中山與胡適「新文化運動」的錯位
  第四節  胡適敘述中的孫中山與新文化運動
  第五節  結論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