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先秦兩漢宗教文學史/中國宗教文學史

  • 作者:劉湘蘭|責編:張賀然//常青|總主編:吳光正
  • 出版社:北方文藝
  • ISBN:9787531744306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24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名為《先秦兩漢宗教文學史》,是道教文學史的淵源篇。道教為中國唯一在本土歷史文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宗教。先秦時期形態各異、紛繁複雜的原始宗教是其成長的淵藪。在先秦典籍中,這些原始宗教通過多種文體記載得以流傳,既有主于抒情的詩歌、楚辭,也有重在敘事的史書、小說;既有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進行解釋的神話,也有對哲理進行思辨的諸子學說。可以說,在現存的先秦文獻中,原始宗教的痕跡與影響無所不在。然而,由於先民的認知及思辨水平有限,他們對宗教的記載重在宗教實踐與儀軌,而缺少理論的歸納與總結。
    本書系統、詳細地闡釋了先秦及兩漢時期我國的宗教文學發展脈絡,作者對古籍進行了嚴謹考證,使本書成為研究先秦兩漢時期宗教文學方面的重要參考著作。

作者介紹
劉湘蘭|責編:張賀然//常青|總主編:吳光正
    劉湘蘭,湖南攸縣人。2005年于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學「逸仙優秀學者」。學術專長為中國古代敘事文學、漢魏六朝文學、中國古代文體學、中國古代宗教文學。代表作有《中古敘事文學研究》(專著),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多篇文章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人大複印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轉載。主持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2項、省部級及其他項目6項。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先秦兩漢原始宗教形態簡述
  第二節  原始宗教與原始神話、巫術之關係
  第三節  實用與審美:宗教韻文之風格
  第四節  說理與敘事:散體文的宗教敘述
  第五節  從原初神話到道教神話:道教文學之形成
  第六節  出土文獻的宗教文學價值
第二章  原始宗教祭儀與文體、文學形態之發展
  第一節  甲骨卜辭:宗教文學之源
  第二節  《尚書》中的原始宗教信仰與文學性
  第三節  先秦宗教祭儀與文體分類之萌芽
  第四節  先秦宗教祭儀對祝禱文體形態之影響
  第五節  先秦祝禱文體的功能對應特徵
第三章  《山海經》與上古神話
  第一節  《山海經》:遠古的巫書與神話集
  第二節  《山海經》中的巫風與祭儀
  第三節  古帝神話與原始宗教領袖
  第四節  上古祭山儀式與昆崙山神話
  第五節  日月神話與原始宗教中的巫祭儀式
第四章  《周易》卦爻辭的文學性及對道教文學之影響
  第一節  《周易》卦爻辭及其反映的社會生活
  第二節  《周易》卦爻辭「立象以盡意」的比、興手法
  第三節  《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及敘事特點
  第四節  《周易》對道教文學的影響
第五章  《老子》《莊子》對道教及其文學之影響
  第一節  道教對《老子》思想的接受與改造
  第二節  《老子》的文學特色及對道教丹道詩的影響
  第三節  道教對《莊子》思想的接受與改造
  第四節  《莊子》寓言及其對道教敘事文學之影響
  第五節  早期道教關於混沌、道、老子三位一體觀念的建構
第六章  《詩經》中的原始宗教與神話
  第一節  《詩經》中的祭祀樂歌
  第二節  《商頌》《周頌》與祖靈崇拜
  第三節  《大雅·生民》與原始宗教中的「感生神話」
第七章  楚辭與楚巫文化
  第一節  楚辭與楚巫文化
  第二節  《九歌》與楚地巫祭之歌
  第三節  《離騷》中的神話
  第四節  《招魂》《大招》與古代招魂儀式
  第五節  《天問》《遠遊》與游仙文學之形成
第八章  秦漢詩賦與游仙、郊祀思想
  第一節  秦漢時期的游仙詩
  第二節  武帝求仙與《郊祀歌》
  第三節  《郊祀歌》游仙思想與宗教儀式
  第四節  《大人賦》中的游仙思想
  第五節  漢代郊祀賦中的神仙思想
第九章  《淮南子》中的神話與早期道教
  第一節  劉安與《淮南子》
  第二節  《淮南子》神話創作特色
  第三節  女媧神話之流變

  第四節  「嫦娥奔月」神話之流變
  第五節  《淮南子》的文學特色
第十章  《列仙傳》及漢代仙人碑傳
  第一節  《列仙傳》成書年代考述
  第二節  《列仙傳》中的神仙群體
  第三節  《列仙傳》開創的仙傳創作模式及文學價值
  第四節  《仙人王子喬碑》《肥致碑》及《仙人唐公房碑》之簡述
  第五節  征實追虛——三仙人碑傳的文體特質
  第六節  東漢仙人碑與仙傳相關情節之考察
  第七節  仙人碑傳「征實追虛」文體特質的文學意義
第十一章  漢代對《老子》的宗教性改造
  第一節  嚴君平與《老子指歸》
  第二節  《老子指歸》的哲理散文特色
  第三節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的作者與成書年代
  第四節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的註釋手法及文學價值
  第五節  《老子想爾注》的作者及成書年代
  第六節  《老子想爾注》的文學特色
第十二章  《老子變化經》《老子銘》與老子神話之建構
  第一節  前道教時期老子形象的漸變
  第二節  《老子變化經》成書的宗教背景
  第三節  《老子變化經》建構老子神話之政治背景
  第四節  《老子變化經》中的「白鹿」意象及其宗教指歸
  第五節  《老子變化經》與老子神話之確立
  第六節  《老子銘》對老子神化現象的傳播與反思
第十三章  漢代讖緯文學與早期道教
  第一節  讖緯與國家宗教之形成
  第二節  讖緯中的神靈體系
  第三節  讖緯學說與早期道教的形成
  第四節  《河圖》中的昆崙山神話
  第五節  《河圖》對《山海經》所述「異域」的引申與闡釋
  第六節  讖緯文獻的文學價值
  第七節  讖緯學說中的詩學思想
第十四章  道教形成的標誌之作:《太平經》
  第一節  《太平經》的文學特色
  第二節  《太平經》以「文氣」為核心的文原論
  第三節  《太平經》推崇「正文」與「真文」的文章功用論
  第四節  《太平經》反對「邪偽文」與「浮華文」的文章批評論
  第五節  《太平經》強調章句應守「本文」的經典釋讀論
  第六節  《太平經》道教文學理論體系之意義
第十五章  道教形成的標誌之作:《周易參同契》
  第一節  《周易參同契》的作者及創作年代
  第二節  《周易參同契》文體雜糅的文本形態
  第三節  《周易參同契》的「隱喻」創作手法·46l
  第四節  《周易參同契》對後世丹書在創作上的影響
結語
附錄
  附錄一:甲骨卜辭圖片
  附錄二:東漢《肥致碑》正面拓本
  附錄三:東漢《仙人唐公房碑》
  附錄四:《老子變化經》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