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智能信息社會法治創新探索(精)/光明社科文庫

  • 作者:董青梅|責編:楊茹
  • 出版社:光明日報
  • ISBN:9787519466732
  • 出版日期:2023/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49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為六個部分——智能信息社會中的法律推理、多元法律文化中的共通與對話、多元法律文化中的差異與競爭、智能信息時代的科技向善、智能司法的輔助創新與不足、遊學在雲時代的法律花園。第一部分從等腰三角形的訴訟結構設計的溝通、對話、論辯、對稱、平穩等法理出發,論述法律上化解矛盾和爭議的和平、理性的方式和途徑。智能信息社會提供了類案檢索技術,法律推理走向類案推理、可辯駁推理。第二部分講到哲學的最高追求是幸福、理性生活,法哲學還承擔著治愈傷害與重建幸福的使命,中國的中醫哲學能夠給法哲學些許啟示,西方理論中真誠的交往行動和對話理論,均是通往法哲學的理想之途。第三部分直面文化和法律中的有形與無形的衝突與競爭,識別、拒絕、應對,從而消解衝突趨向合作。第四部分是理性看待智能科技對法律的影響,既是天使也暗藏風險,智能科技與法律應該共同向善,使社會整體得以良善進步。第五部分是智能信息技術為預防性法律制度提供了技術條件,為具有東方智慧的柔韌調解牽線搭橋,科技助力訴訟、執行,以高效的方式實現正義,在實踐中取得的社會效益以及存在的問題、改進等。第六部分是智能教育與智慧育人,法學教育和法學學生在雲時代的學習課程、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的新要求與提升方式。法律人,就是協助他人防止糾紛、解決爭議。作為電子商務第一大國、數字經濟第二大國,智慧法院、移動微法院、在線調解等多元解紛方式已經開始嘗試全面推廣普惠大眾,我國在數字貿易、司法領域獲得規則話語權,是司法的新課題;智能信息時代的科技力量為司法與教學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作者介紹
董青梅|責編:楊茹
    董青梅,女,西北政法大學法治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政法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輿情評價協同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法系與文明研究院研究員,楓橋經驗與社會治理研究院研究員,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支持計劃「西北政法大學基層社會法律治理研究創新團隊」成員,陝西省「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九三學社陝西省委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陝西省九三學社智庫成員,陝西省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理事。先後在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西北政法學院研究生院學習,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台灣中正大學等校訪學。主要學術領域:法理學、西方法律思想、信息法學、法律文化。在《齊魯學刊》《西北大學學報》《法學雜誌》《理論導刊》《法律方法》《青海社會科學》《河北法學》《人民法院報》《法治周末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70余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智能信息社會中的法律推理
  一、邁向智慧司法中的類案推理
  二、法治治理中不同主體的法律推理
  三、司法行為中的干擾與推理糾偏
第二章  多元法律文化中的共通與對話
  一、憂鬱中的歡樂:治愈傷害與重建幸福
  二、真誠的交往行動和對話理論
第三章  多元法律文化中的差異與競爭
  一、格勞秀斯的強國法律命題證路
  二、走向對話與交往的法律共識
  三、智能信息時代保護中國經濟的法律轉型
第四章  智能信息時代的科技向善
  一、智能信息時代對法律方法的影響
  二、人權視角的e—knowledge獲取權
  三、社交網路對於個人隱私的挑戰
  四、智能信息時代新興法律問題
第五章  智能司法的輔助創新與不足
  一、預防性法律制度何以為宜
  二、注重關懷與溝通的在線調解
  三、步人互聯網時代的在線法院
  四、馬錫五審判方式對智能司法的價值
第六章  遊學在雲時代的法律花園
  一、法學知識與職業的跨領域整合
  二、法學教育中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
  三、智能信息時代法學專業的混合式學習
  四、智能教育與智慧育人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